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9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 毫秒
41.
本文用超声心动图测量正常人和高血压病患者二尖瓣环位移,探讨该方法评价左室舒张功能价值。结果表明:高血压病组舒张期二尖瓣环位移最大幅度低于正常组,左房收缩引起二尖瓣环位移及At/T比值均高于正常组,两组At/T与A/E之间均存在良好线性关系,At/T诊断左室舒张功能异常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是93%和86%。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对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术后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8月-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76例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观察并比较患者手术前后膝关节HSS评分、膝关节疼痛目测类比评分(VAS)、膝关节屈曲活动度(ROM)的变化情况。结果:患者术后膝关节HSS评分、膝关节疼痛评分VAS及ROM均明显高于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HSS评分、膝关节疼痛VAS评分、膝关节ROM、胫骨平台后倾角(PSA)以及股骨前髁偏距(ACO)与术后膝关节HSS评分呈正相关关系,而内翻畸形角度与术后膝关节HSS评分呈负相关关系,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能够改善骨关节炎患者的膝关节功能,并且术前膝关节HSS评分、膝关节疼痛VAS评分及PSA与术后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治疗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及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选取我院骨科收治的行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86例,根据就诊顺序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予以术后常规治疗,实验组43例予以丹红注射液治疗。治疗后,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清IL-6、IL-8及TNF-α水平的变化,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以及膝关节功能的活动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实验组的总有效率及HSS评分更高(P0.05),血清IL-6、IL-8、TNF-α的水平,感染和粘连的发生率较低(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能够提高膝关节置换术的临床疗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使患者的膝关节功能尽快恢复,这可能与其降低血清IL-6、IL-8及TNF-α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44.
摘要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联合舒芬太尼对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患者血流动力学、脑保护效应和 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3月到2021年8月期间来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THA患者90例。将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例数分别为30例。麻醉诱导前,低剂量组(0.25 μg/kg)、中剂量组(0.50 μg/kg)和高剂量组(1.00 μg/kg)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输注 10 min。观察三组血流动力学、脑保护效应指标、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镇痛情况。结果:中剂量组气管插管即刻(T1)~手术结束时(T3)时间点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高于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P<0.05)。高剂量组及中剂量组的术后2 h、术后 6 h、术后12 h、术后24 h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 (VAS )评分均低于低剂量组(P<0.05),且高剂量组低于中剂量组( P<0.05 )。高剂量组、中剂量组术后3 d血清S100β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低于低剂量组,且高剂量组低于中剂量组(P<0.05)。高剂量组、中剂量组术后3 d的脑氧摄取率(CERO2)高于低剂量组,且高剂量组高于中剂量组(P<0.05)。高剂量组、中剂量组术后3 d CD3+、CD4+、CD4+/ CD8+高于低剂量组(P<0.05)。高剂量组、中剂量组术后3 d CD3+、CD4+、CD4+/ CD8+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低剂量组和中剂量组的更高(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联合舒芬太尼应用于老年THA患者,可获得较好的镇痛效果,且右美托咪定具有剂量差异,0.50 μg/kg及 1.00 μg/kg可获得相当的免疫功能恢复程度,0.50 μg/kg的患者血流动力学更稳定,而1.00 μg/kg的患者脑保护效应更好,但不良反应高,综合考虑,认为0.50 μg/kg右美托咪定相对更为安全。  相似文献   
45.
摘要 目的:基于三维超声心动图对比分析扩张型心肌病(DCM)与二尖瓣关闭不全(MI)左室构型和收缩功能的研究。方法:收集我院2018年1月至2021年7月就诊患有左心室(LV)扩张的患者100例,其中DCM患者57例,MI患者43例。LV大小大致相仿,DCM组(43±5)mm/m2,MI组(42±5)mm/m2。另选取同时期50例健康受试者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超声心动图及三维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指标主要包括左室大小(LVID)、左室后壁厚度(PWT)、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舒张末期室间间隔厚度(IVS)、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收缩末期容积(LVESV)、相对室壁厚度(RWT)、LV质量指数(LVMI)、三维左室射血分数(3D-LVEF)、三维舒张末期血流速度(3D-EDV)、二维或三维超声心动图球形指数(2D-SI/3D-SI)。结果:DCM组和MI组LVEDD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CM组比MI组患者心功能分级III/IV和心力衰竭的发生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CM组和MI组患者的LVEDD、LVEDD指数、LVEDV、LVEDV指数、3D-EDV、3D-EDV指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DCM组和MI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CM组和MI组患者的LV长度、LV长度指数、LVMI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MI组高于DC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CM组和MI组患者的LVESV、LVESV指数、2D-SI、3D-SI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DCM组高于M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CM组3D-LVEF、RWT均低于对照组和M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分析显示,3D-SI在评估左室扩大患者的左室重构方面优于其他变量,3D-SI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75,95%CI为0.816-0.920,3D-SI>0.62对于DCM和MI区分左室构型的特异性(81.66%)和敏感性(92.09%)较高。DCM和MI患者的3D-LVEF和3D-SI均呈线性负相关(r=-0.719,P=0.000;r=-0.682,P=0.000)。DCM和MI患者3D-SI检测心力衰竭的ROC曲线下面积均大于3D-LVEF的ROC曲线下面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与MI患者相比,尽管LV大小大致相仿,但DCM患者的左室几何形状更接近球形,且收缩功能更差。收缩功能与3D-SI显著相关,3D-SI较好地描述了左室重构,可能是LV扩张患者心力衰竭的较强指标。  相似文献   
46.
摘要 目的:观察术中保温联合早期系统化康复训练对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患者凝血功能、康复效果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8月~2021年8月期间收治的80例老年THA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早期系统化康复训练,观察组患者接受术中保温联合早期系统化康复训练,对比两组术中低体温发生率、凝血功能、康复效果和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的术中低体温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8周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术后7 d凝血酶原时间(PT)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 及凝血酶时间( TT) 、纤维蛋白原(FIB)均升高(P<0.05),观察组术前、术后7 d PT、APTT、TT、FIB组内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7 d PT、APTT、TT、FIB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术后6个月躯体职能、角色职能、情绪职能、认知职能、社会职能评分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术中保温联合早期系统化康复训练可促进老年THA患者康复,有效保护机体凝血功能,促进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7.
摘要 目的:对比持续髂筋膜间隙阻滞(FICB)采用超声引导内侧或外侧入路在全髋关节置换术(THA)中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6月~2021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THA患者97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外侧组和内侧组,例数分别为48例和49例。对比两组围术期指标,术后阻滞相关指标、疼痛介质、应激反应指标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术中出血量、舒芬太尼使用量、术后拔管/手术/住院/第一次下床活动、复苏室停留等状态时间组间对比无差异(P>0.05),内侧组术后48h 视觉疼痛模拟(VAS)评分小于外侧组(P<0.05)。两组穿刺注药时间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内侧组置管时间短于外侧组,导管重新固定例数少于外侧组,置管深度长于外侧组(P<0.05)。两组术后24h的 P物质(SP)、前列腺素E2(PGE2)、神经肽Y(NPY)、5-羟色胺(5-HT)均升高,但内侧组低于外侧组(P<0.05)。两组术后24h皮质醇(Cor)、C反应蛋白(CRP)、去甲肾上腺素(NE)均升高,但内侧组低于外侧组(P<0.05)。外侧组、内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经超声引导内侧与外侧入路FICB均可为THA患者提供良好的镇痛阻滞,促进患者术后恢复,内侧入路在减轻疼痛刺激、应激反应、置管操作等方面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探讨手术时机的选择对股骨颈骨折患者行关节置换术后髋关节功能的影响,为临床骨科手术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 分析117 例在我院接受关节置换术的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时机不同,将患者分为急诊组和择期组,比较两组手 术效果,评价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结果:急诊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均优于择期手术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P<0.01);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1 个月,急诊组患者的Harris 评分高于择期组,差异有统 计学意义(P<0.01);术后3 个月,两组Harri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股骨颈骨折患者行急诊手术不但缩短手术时间、 降低术中出血量,而且术后对患者的髋关节功能影响较小,有利于恢复。  相似文献   
49.
目的:对342例经皮球囊二尖辫成形术(Percutaneous Balloon Mitral Valvuloplasty,PBMV)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进一步探讨PBMV的适应证及总结二尖瓣反流并发症的预防.方法:我院2000年1月至2009年12月行PBMV的二尖瓣狭窄患者342例中,男性69例(20.18%),女性273例(79.82%).年龄18-63岁,平均(35.20±11.47岁).收集术前、术后超声心动图和临床评估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wilkins评分为9-11分与评分≤8分的相比、常规扩张法与逐渐扩张法组相比、完美组与可接受组相比发生二尖辩关闭不全比率均明显增加,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二尖瓣反流是PBMV中主要的并发症,严格掌握适应证和仔细的术中操作,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0.
摘要 目的:探讨术前修正衰弱指数(mFI)联合血清前列腺素E2(PGE2)、白细胞介素-17A(IL-17A)预测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谵妄(POD)的临床研究。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7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收治的276例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根据是否发生POD分为POD组和非POD组。计算术前mFI,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PGE2、IL-17A水平。分析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POD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mFI和血清PGE2、IL-17A水平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POD的预测价值。结果:276例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POD发生率为17.03%(47/276)。与非POD组比较,POD组mFI和血清PGE2、IL-17A水平升高(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糖尿病、脑卒中、mFI、PGE2、IL-17A为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POD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mFI联合血清PGE2、IL-17A预测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POD的曲线下面积(AUC)大于mFI、PGE2、IL-17A单独预测(P<0.05)。结论:mFI和血清PGE2、IL-17A水平升高与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POD独立相关,mFI联合血清PGE2、IL-17A预测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POD的价值较高,可能成为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POD的辅助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