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正>《中国科学》是见证我国科学研究事业成长、进步和提高的主要窗口.在我国,办好《中国科学》中文版,不仅是同一专业学者学术交流的需要,也是通过母语在多专业层面之间传播科学,便于广大读者了解中国以及世界科技发展前沿和动态的需要,是历史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为集中展示我国生命科学重要研究机构的系统性成果,更好地宣传我国代表性科研团体的整体风貌,《中国科学:生命科学》中文版推出"中国知名大学及研究院所专栏",以学术机构为单元推介和交流我国生命科学领域  相似文献   
42.
童村(满族,外文名Tung Tsun),1906年6月26日生于奉天(今沈阳)一个满族官宦家庭,他的父亲是清廷主管东北三省学政的官员,非常重视子女教育,因而他弟兄3人都学有所成.他在沈阳小学毕业后,考入北京汇文中学,1926年入燕京大学医预科,1930年获理学士学位,1929年入北平协和医学院,1934年获医学博士学位.毕业后在协和医学院任教.1940年被选送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进修,1941年、1942年分别获公共卫生学硕士和博士学位.  相似文献   
43.
20世纪末,人们开始注意到动物行为研究在物种保护中的作用。然而,关于动物行为与物种保护的研究才刚刚开始,人们还不甚了解就地(in situ)保护或者迁地(ex situ)保护动物时需要考虑的行为学因素。中国野生动物保护事业起步较晚,尤其缺少行为学理论与动物保护方面的研究和实践。  相似文献   
44.
Xu B 《生理科学进展》2008,39(2):97-100
编者按 胥彬教授是我国一位著名的药理学家,他致力于抗癌药物的开发与研究,取得显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享有国际声誉.胥教授虽已年届八旬,但仍不断学习新知识,继续为抗癌事业做贡献.他积极的人生态度和宽容豁达的人生境界,令人钦敬.  相似文献   
45.
Deng XX 《生理科学进展》2004,35(4):289-293
邓希贤教授是一位优秀的生理学家。他曾较长时间致力于科研与管理工作双肩挑,并做出了突出成绩。他晚年又倾心于科普事业,为青少年教育作出了自己的贡献。邓希贤教授不畏艰险,乐于奉献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相似文献   
46.
江帆 《化石》2016,(2):52-56
正经过数年辛勤的建馆和布展工作,落户于北碚区的重庆自然博物馆新馆2015年11月9日正式对外开放。新馆开放短短数月,观众"爆棚"且佳誉不断,堪称重庆市科技、科普和文化事业的一大盛事。文化惠民,观众量创新高重庆自然博物馆新馆项目于2008年立项,2009年12月开工建设,2013年9月启动陈列布展,新馆占地面积216亩,主馆建筑面积3.1万平方米,展区面积1.7万平方米,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自然博物馆之一。一期工程已完成主馆和前广场建设,总投资4亿元。新馆建成开放以来,本  相似文献   
47.
《上海生物医学工程》2007,28(4):252-253
国际医疗设备交流会与展览会是医疗设备信息的发源地、企业形象宣传的发布地,也是产品进入市场的开垦地。参观与参展国际医疗设备展览会是获得种类信息的重要的途径之一。有利于拓展思路,较全面地了解国际医疗器械产业产品发展趋势,了解不同国家医疗卫生事业的需求,以便创新更多更好适于人类健康卫生事业发展所需的医疗器械产品。为便于读者对2008年国际医疗设备会议与展览会有所了解,以便选择  相似文献   
48.
杀虫微生物的研制是保证农业、林业、环保以及保健事业发展的一项行之有效的生物技术,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研究工作取得可喜的成就,特别是杀虫微生物遗传工程的研究取得迅速的发展。本文综述性地介绍四方面内容即<1>杀虫微生物研究概况及其意义;<2>杀虫细菌的生态、生产及动力;<3>杀虫微生物的分子遗传学与基因工程:<4>1987年的杀虫微生物研究在中国,着重介绍第三方面,最后,小结。  相似文献   
49.
世纪之交,国内外许多环保志愿者有幸结识梁从诫先生,得到先生的指导、帮助,目睹先生的特别风采,我就是这众多幸运者之一。1999年8月,我首次见到梁先生,此后,和他多  相似文献   
50.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2014,(9):I0003-I0003
<正>《中国科学》是见证我国科学研究事业成长、进步和提高的主要窗口.在我国,办好《中国科学》中文版,不仅是同一专业学者学术交流的需要,也是通过母语在多专业层面之间传播科学,便于广大读者了解中国以及世界科技发展前沿和动态的需要,是历史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为集中展示我国生命科学重要研究机构的系统性成果,更好地宣传我国代表性科研团体的整体风貌,《中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