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76篇
  免费   513篇
  国内免费   2689篇
  2024年   52篇
  2023年   253篇
  2022年   279篇
  2021年   262篇
  2020年   239篇
  2019年   232篇
  2018年   213篇
  2017年   237篇
  2016年   223篇
  2015年   300篇
  2014年   473篇
  2013年   413篇
  2012年   514篇
  2011年   437篇
  2010年   444篇
  2009年   447篇
  2008年   917篇
  2007年   368篇
  2006年   337篇
  2005年   405篇
  2004年   255篇
  2003年   299篇
  2002年   272篇
  2001年   228篇
  2000年   164篇
  1999年   128篇
  1998年   120篇
  1997年   120篇
  1996年   104篇
  1995年   81篇
  1994年   73篇
  1993年   63篇
  1992年   88篇
  1991年   62篇
  1990年   81篇
  1989年   57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22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15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11篇
  1959年   3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4篇
  1955年   1篇
  1953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981.
研究了鼎湖山生物圈保护区苗圃(幼苗)、马尾松、混交林和季风常绿阔叶林(季风林)土壤CO2排放和CH4吸收的一些特征及其对模拟N沉降增加的响应.结果表明,土壤CO2日(白天)平均排放量的大小顺序为(平均值±标准误)苗圃(258±62mg·m-2·h-1)>季风林(177±42 mg·m-2·h-1)>马尾松林(162±39 mg·m-2·h-1)>混交林(126±30 mg·m-2·h-1).土壤CH4日(白天)平均吸收量的大小顺序为马尾松林(-0.15±0.02 mg·m-2·h-1)>季风林(-0.08±0.01 mg·m-2·h-1)>混交林(-0.07±0.01 mg·m-2·h-1)>苗圃(-0.05±0.01 mg·m-2·h-1).低N(50 kg N·hm-2·a-1)和中N(100kg N·hm-2·a-1)处理对苗圃、马尾松林和混交林样地土壤CO2日平均排放量的影响均不明显,高N(150 kg N·hm-2·a-1)处理对苗圃土壤CO2的日平均排放量也无显著影响,但倍高N(300kg N·hm-2·a-1)处理显著促进苗圃样地土壤CO2的排放.然而,所有N(低N、中N和高N)处理均显著促进季风林土壤CO2日平均排放量,且这种促进作用随N处理水平的升高而增加.N处理显著促进季风林和马尾松林土壤对CH4吸收速率,但对混交林土壤CH4吸收则无明显的影响.在苗圃样地,除倍高N外,N处理对土壤CH4吸收速率也无显著作用,但倍高N处理使苗圃土壤发生功能转变,即从CH4汇转变为CH4源.  相似文献   
982.
生态城市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   总被引:82,自引:2,他引:80  
吴琼  王如松  李宏卿  徐晓波 《生态学报》2005,25(8):2090-2095
生态城市是依据生态学原理提出的一类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的城市。目前生态城市理论研究主要应用在城市的规划、设计和管理上。生态城市建设的评价是衡量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成效的主要依据。在对生态城市理论和内涵详细分析的基础上,采用专家咨询的定性和定量信息构建了扬州生态城市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包括了城市复合生态系统中社会、经济、自然3个子系统,反映生态城市的内涵和衡量生态城市各子系统的状态、动态和实力。为对各级指标进行综合,提出了全排列多边形图示指标评价方法,评价生态城市在各个规划时段的建设成效。评价结果表明,扬州生态城市的综合发展能力市在2005规划年将达到0.44,在2010规划年将达到0.64,在2020规划年将达到0.85。评价方法简单直观,代数计算结果考虑了各级指标临界值对综合指标的放大和紧缩效应,反映了整体大于或者小于部分之和的系统整合原理。  相似文献   
983.
百合花瓣总RNA提取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以亚洲百合品种Pollyanna和东方百合品种Sorbonne为试材,在比较异硫氰酸胍法、SDS/酚法与CTAB-L i Cl法提取总RNA效果的基础上,针对百合组织中富含多糖的特点,在Sorbonne提取RNA中加入特殊除多糖步骤,改进了CTAB- L i Cl法.结果表明,改进CTAB- L i Cl法能有效去除多糖,提取到的RNA2 8S r RNA亮度约为18S r RNA的2倍,A2 6 0 / 2 80介于1.8~2 .0之间,A2 6 0 / 2 30为2 .0 ,Pollyanna RNA产率为36 .3μL·g- 1 ,Sor-bonne RNA产率为10 .2 μL·g- 1 ,经RT- PCR获得了特异性条带,说明用改进CTAB- L i Cl法从百合花瓣中提取到的RNA质量好、产率高、完整性强,完全适合于进一步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相似文献   
984.
烟粉虱生物型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褚栋  毕玉平  张友军  娄蕴萍 《生态学报》2005,25(12):3398-3405
烟粉虱B em isia tabaci(G ennad ius)是一种取食植物汁液的重要农业害虫,同时也是许多植物病毒最重要的传播介体之一。烟粉虱被认为是由许多具有明显遗传分化的不同种群即生物型组成的复合种,其中B型烟粉虱是一种入侵性最强的生物型,几乎在世界各地均有分布。由于不同生物型的烟粉虱在寄主范围、传毒能力、地理分布、抗药性等许多生物学方面存在差异,因此对烟粉虱生物型的鉴定及其遗传分化研究对于该害虫的可持续控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烟粉虱生物型的鉴定方法包括生物学鉴定、酶谱鉴定以及分子标记鉴定的方法,其中使用的分子标记包括RAPD、AFLP、rDNA-ITS1、m tDNA CO I以及SSR等标记。目前,不同生物型的烟粉虱尤其B型烟粉虱的分类地位仍然存在争议。介绍了不同生物型烟粉虱的生物学差异、鉴定方法及其遗传分化研究的最新进展,同时探讨了不同生物型烟粉虱的分类地位和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85.
人类周期性活动对物种多样性的影响及其预测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刘会玉  林振山  张明阳 《生态学报》2005,25(7):1635-1641
人类活动通过作用于栖息地而影响着物种的种群动态,从而影响着物种多样性的变化。首次提出了不同时间尺度人类周期性活动干扰下的多物种竞争动力模式,模拟了千年时间尺度,物种多样性对人类周期性活动的响应过程,开展了人类周期性活动所导致的物种多样性的量的变化的预测研究。有关模拟和预测结果表明:在人类周期性活动的作用下,物种多度变化对栖息地变化的响应也做准周期振荡;同时人类活动强度越大,物种多度振荡的幅度也越大;并且在栖息地减少过程中,人类周期性活动对物种多样性的影响幅度要小于栖息地扩充过程中的。在一个完整的周期内,并没有物种的灭绝,只是物种的多度和强弱关系变化很大。当人类周期性活动仅持续1/4个周期时,最强的几个物种将灭绝,而其它物种做准周期振荡,但振幅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986.
目的根据NDV的F基因保守区设计1对引物.用RT-PCR方法扩增出鸽Ⅰ型副粘病毒JS株融合蛋白基因(F基因)的部分片段,并测序。结果表明,JS株与现今国际上已发表的NDV的LaSota株F基因的同源性为96.6%,与F48E9株F基因的同源性为94.0%。  相似文献   
987.
南方4种草本植物对铝胁迫生理响应的研究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不同的植物对铝胁迫的生理响应不同, 因而对铝毒的耐性也不相同。设置5种铝浓度,进行砂培法处理,研究了4种我国南方红壤广泛分布的草本植物——牵牛(Pharbitis nil)、望江南(Cassia occidentlis)、光头稗(Echinochloa colonum)和合萌(Aeschynomene indica)的种子萌发、光合色素、脯氨酸含量、丙二醛(MDA)含量、可溶性糖(SS)含量、质膜透性(MP)、过氧化氢酶 (CAT) 活性以及过氧化物酶 (POD)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铝对4种植物的生理特性都有明显的影响。4种植物的种子在10 000 mg·L-1 Al3+处理条件下都不能萌发。2 000 mg·L-1 Al3+处理都不利于4种植物的生长,与对照相比,2 000 mg·L-1 Al3+处理时4种草本植物叶绿素和叶绿素总含量显著降低(p<0.05);MDA含量和MP显著增加(p<0.05);脯氨酸含量极显著增加(p<0.01);POD和CAT活性极显著降低(p<0.01)。中低铝(80和400 mg·L-1)处理时,牵牛和合萌与对照相比,MP和MDA含量降低,POD和CAT活性升高;望江南的反应与牵牛和合萌的反应相反;光头稗在80 mg·L-1 Al3+处理时,与牵牛和合萌的变化一致,在400 mg·L-1 Al3+处理时,则相反。植物在中低铝处理条件下,通过维持较高的POD和CAT活性和脯氨酸、叶绿素含量,较低的MP和MDA含量来增加其对铝的耐性。  相似文献   
988.
海绵细菌B25W最佳产抗培养基及发酵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从辽宁海域的繁茂膜海绵(Hymeniacidonperleve)中分离到1株解淀粉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amyloliquefaciens),定名为海绵细菌B25W。它产生的抗生素用白色念珠菌(Candidaalbicans)为指示菌,通过单因子和均匀设计实验,发现菌株最佳产抗摇瓶发酵培养基:玉米面0.34%,豆饼粉1.66%,葡萄糖0.1%,ZnSO40.04%,MgSO40.02%,KH2PO40.04%;发酵条件:种龄12h,接种量10%,发酵时间20h,初始pH6.0,250mL三角瓶内含25mL培养基,往复式摇床,116次/min,振幅11cm,培养温度28℃。应用二剂量法(以制霉菌素为标样)测定B25W抗生素的相对效价为13680u/mL,比优化前效价(8444u/mL)提高了62%。  相似文献   
989.
溶藻细菌的生态学作用及其生物量检测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有害藻类水华已成为当今世界水体普遍存在的环境问题,溶藻细菌作为水华和赤潮防治的可能生物,引起了众多科研人员的关注。介绍了溶藻细菌的研究概况,重点对溶藻细菌的生态学作用及其生物量的检测方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990.
黄色隐球酵母生产辅酶Q10发酵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黄色隐球酵母L3302提取辅酶Q10,经过氮源、碳源、初始pH、发酵温度等的研究分析,得到最佳的发酵条件。通过最优化实验确定培养基:蔗糖和葡萄糖各1.25g/L;酵母膏和玉米浆各0.3g/L;pH值6.5,温度28℃,接种量5%,装液量为50mL/500mL;生长因子以蛋白水解液为优。按此发酵条件上罐发酵,得到菌体生长量为12.8g/L发酵液,辅酶Q10的产量为1.82mg/100mL发酵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