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72.
治疗性乙肝疫苗研究及疗效考核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们采用治疗性乙肝疫苗(免疫复合物型和佐剂型)分别对145例各型乙型肝炎进行治疗,结果显示:乙肝主要指标ALT复常率、HBV-DNA及HBeAg阴转率,免疫复合物组分别为92.9%、50%和41.9%;佐剂组分别为94.1%、42.8%和35.2%,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T细胞亚群中CD+4/CD+8细胞平均比值明显提高。试验表明:免疫复合物型疫苗和佐剂型疫苗对慢性肝炎,尤其是慢性活动性肝炎有较好疗效,而免疫复合物型优于佐剂型。本制剂无毒副作用,为生物制剂治疗乙型肝炎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73.
rHB-DTaP联合疫苗中抗-HBs抗体应答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在乙肝、白喉、破伤风、无细胞百日咳(rHB-DTaP)四联疫苗的研制过程中,我们采用基因工程乙肝疫苗(CHO),精制白喉、破伤风类毒素和无细胞百日咳菌苗原液,按不同的稀释液,不同的加入顺序以及不同的含量等制备四联疫苗,并以单价基因工程乙肝疫苗(rHB)做对照,进行小鼠试验,接种4周后采血检测抗-HBs水平。结果表明,不同配方的四联疫苗中rHB与DTaP均无干扰,相容性好;抗-HBs免疫应答水平与单价苗(rHB)无显著性差异(P>0.05),使用生理盐水制备的rHB-DTaP其抗-HBs免疫应答水平较醋酸盐缓冲液者高(P<0.05),rHB-DTaP中的抗-HBs免疫应答水平与rHB原液的加入顺序无关(P>0.05);rHB含量以20μg/ml为宜。  相似文献   
74.
将出生时接种过重组酵母乙肝疫苗的131名HBsAg阴性母亲的新生儿,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接种COMVAX^TM,另一组接种单价乙肝疫苗和单价流感嗜血杆菌偶联疫苗,出生时第一针乙肝疫苗接种后,应用2,4,13月程序免疫,在2,4月免疫后,接种COMVAX^TM组和对照组新生儿中无一例发生重度副反应,接种COMVAX^TM组新生第一针免疫前(2月)和二针免后一个月(5月)的抗-HBs阳转率分别为53.73%和95.00%,抗全GMT分别为104.10和56.29,均与接种单价组无显著差异,第二针免疫后一个月接种COMVAX^TM组96.00%新生儿抗-PRP抗体达到长期保护临界值(1.0ug/ml)水平,而接种单价流感嗜血杆菌疫苗组新生儿为95.20%,结果表明,对于健康母亲所生的新生儿,接种COMVAX^TM疫苗,抗-HBs和抗-PRP抗体阳转率及滴度均不低于接种单价疫苗组。  相似文献   
75.
PELA微球乙型肝炎疫苗的免疫原性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将疫苗包裹在可生物降解的微球中则一种极有潜力的新型疫苗载体系统。用聚-DL-乳酸-聚乙二醇共聚物(PELA0为材料,包裹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0,缓释微球疫苗,以皮下注射或口服的方式免疫BALB/c小鼠,研究其免疫原笥。同时以乙肝常规铝佐剂疫苗免疫两剂作为对照。结果表明,皮下注射单剂微球疫苗后,在第14周,小鼠血清IgG滴度可达到与铝佐剂疫苗组相当的水平,维持较高的滴度;此外,口服微球疫苗组  相似文献   
76.
乙肝疫苗对中小学生的保护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了解中小学生乙肝病毒的感染率及乙肝疫苗的保护效果,用固相放免方法检测1 134名小学生和358名中学生的HBsAg和抗-HBs。判定:S/N≥2.1;以≥10 mIU/mL为阳性。乙肝疫苗接种率,市区小学生高于郊区学生(χ2=54.58,P<0.01),HBsAg的阳性率呈下降趋势,检测到的1 134名小学生中,抗-HBs阳性率平均在89.2%。HBsAg阳性率随乙肝疫苗接种率的增高而下降,但市区学生(2.65%)与郊区学生(2.76%)差异无显著意义(χ2=1.35,P>0.05)。近期加强接种了重组乙肝疫苗的中学生,抗HBS-抗体阳性率97.7%。随着乙肝疫苗接种率和抗-HBs阳性率的增高,HBsAg阳性率呈下降趋势。在乙肝高发区,尽管推行了乙肝疫苗全程免疫规划,但从长远的免疫策略考虑,有必要制定加强免疫计划。  相似文献   
77.
目的:了解住院分娩产妇乙肝病毒表面抗原( HBsAg)检测及其所生新生儿首针乙肝疫苗及时接种情况,为进一步完善新生儿乙型肝炎的免疫预防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2012年坊子区设有产科的医院每月上报的产妇HBsAg 检测和新生儿首针乙肝疫苗接种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坊子区2012年设有产科的医疗机构共报告住院分娩产妇2975名,产前HBsAg筛检2881名,筛检率为96.84%,各医疗机构筛检率在96.55%和97.50%之间;检出HBsAg阳性者66例,阳性率为2.29%,各医疗机构阳性率在0.00%和5.52%之间。新生儿共2975名,其中常住者所生新生儿2612名,流动者所生新生儿363名,常住和流动的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率分别为96.13%和94.21%,及时接种率分别为93.87%和90.36%,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2.98、3.67,P>0.05)。122名未及时接种首针乙肝疫苗的新生儿系患各种疾病所致。结论坊子区2012年设有产科的医院对住院的孕产妇产前HBsAg筛查率较高,其所生的新生儿24 h内乙肝疫苗及时接种率较高。  相似文献   
78.
目的:研究低出生体重儿乙肝疫苗免疫持久性与安全性。方法:选择86例低出生体重儿作为研究组,另选取86例正常出生体重儿作为对照组,分别对两组接种全程酵母乙肝疫苗后的抗-HBs阳性率、抗体平均滴度进行检测,并观察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接种全程乙肝疫苗后3年内的抗-HBs的有效阳性率分别是74%和72.1%(P0.05),抗体平均滴度分别是214.2 mIU/mL与210.8 mIU/mL(P0.05);6年内的抗-HBs的有效阳性率分别是82.6%和81.4%(P0.05),抗体平均滴度分别是178.6 mIU/mL与170.4 mIU/mL(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接种第1针、第2针乙肝疫苗后均未发现发热、体温波动与败血症等不良反应。结论:免疫后数年内,低出生体质量对乙肝疫苗抗体的持久性没有影响,也不影响乙肝疫苗抗体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79.
2013年11~12月,中国多地曝出疑似"疫苗致死"案例,引发关注,人们甚至对接种乙肝疫苗产生怀疑.为此,本刊特邀请知名疾病预防与流行病调查专家对此次事件进行了比较深入、客观的分析.  相似文献   
80.
<正>乙肝病毒慢性感染是全球性卫生问题。在试图控制感染的过程中,全球乙肝疫苗接种计划已经确立下来。沙特阿拉伯是乙肝病毒感染的地方性流行区,在1989年就建立了HBV免疫计划,此项交叉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