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4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5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91.
ABA和乙烯在草莓采后成熟衰老中的作用   总被引:37,自引:1,他引:36  
  相似文献   
92.
多胺对香蕉果实乙烯发生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多胺对香蕉果实乙烯发生的影响蒋跃明,张东林,李月标,陈芳,刘淑娴(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广州510650)EFFECTSOFPOLYAMINESONTHEETHYLENEEVOLUTIONOFBANANAFRUITSJiangYue-ming;Z...  相似文献   
93.
亚精胺对李果实乙烯产生和呼吸速率的影响(简报)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亚精胺对李果实乙烯产生及呼吸速率有抑制作用,抑制效应随浓度的增高而增强;多胺生物合成抑制剂地氯汞苯甲酸则刺激乙烯的产生和果实的呼吸,前者抑制而后者加速果实的软化。  相似文献   
94.
应用开顶式熏气装置,研究了0.796 m g/m 3 O3 浓度下,四叶期春小麦(Triticum aestivumL.)叶片内胁迫乙烯产生和多胺含量的变化及其调控。结果表明:O3 使胁迫乙烯的产生呈现先升后降的变化。CoCl2 能强烈抑制胁迫乙烯产生。胁迫初期,精氨酸脱羧酶(ADC)活性增强,当叶片伤害加重后,ADC活性下降。对氯汞苯甲酸(PCMB)能抑制ADC活性,并使腐胺(Put)含量减少,而亚精胺(Spd)和精胺(Spm )含量稍有增加。CoCl2 对叶片ADC活性影响不大,未见Put的积累,Spd 和Spm 含量急剧增加,且一直保持较高水平,叶片所表现的伤害也较轻。较高浓度的Spd 和Spm 能抑制O3 对植株的伤害,Spd 和Spm 的抑制作用大于Put。由此认为,多胺含量变化是植物体对O3 胁迫适应的调节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5.
乙烯利处理菜豆叶枕外植体,能显著提高对抗的脱落及其离区纤维酶的活力。蛋白质和核酸合成的抑创剂环己酰亚胺和放线菌素D,对乙烯利促进的脱落与离区纤维素酶活力不仅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且具有严格的时间顺序。提示乙烯利促进脱落的生理效应与其诱导高区纤维素酶合成时基因表达的转录和翻译过程有密切关系。此外,外植体经乙烯利处理后再分别不同时间加IAA,并根据测定其抑制乙烯利诱导的纤维素酶活力变化,与不同时间加放线菌素D的实验结果相同,推断IAA对乙烯利促进脱落的拮抗作用可能是在乙烯利诱导纤维素酶合成的转录过程。  相似文献   
96.
活性氧在外源乙烯诱导内源乙烯产生过程中的作用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4  
外源乙烯在一定的条件下明显抑制了超氧化物岐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提高了超氧化物阴离子自由基O2和过氧化氢(H2O2)的产率,从而有效地诱导了内源乙烯产生的增加;外源O2和H2O2对乙烯产生的促进作用外源活性氧清除剂对乙烯产生的抑制作用也为此提供了证明,乙烯对植物生理过程的调节机制之一就是通过影响活性氧清除酶活性,从而调节各种活性氧在休丙的平衡。  相似文献   
97.
植物生长调节物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绿色植物的生长和发育不仅需要适宜的温度(气温、土温、日平均最高和最低温度)、光照强度和每日光照时数,必要的水分和氧气、二氧化碳以及氮、磷、钾等肥料元素,而且还受体内的多种微量的高效生理活性物质植物激素的调节。植物的激素含量常用毫克/升(mg/L)甚至更小单位表示。这就是说,只相当于植物鲜重的百万甚至千万分之几。更形象一些说,可看作将一匙蔗糖洒人一个面积为100m2、深为1m2的鱼塘中去的稀释度。可是,令人难解的是,这些微量的小分子物质竟然能在植物各器官间传递重要信息,指令生长和发育的方向和速度。如对黄瓜苗…  相似文献   
98.
香石竹花瓣对乙烯的敏感性与蛋白质合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因转录抑制剂α-amanitin和蛋白质合成抑制剂cycloheximide完全抑制了香石竹(Dianthuscaryophyllus L.cvs.White Sim and Sandrosa)花瓣对乙烯反应的症状,包括花瓣卷曲和细胞膜离子渗漏增加。观察到花中蛋白质合成能力随着花的衰老而降低,花对乙烯的敏感性随花的衰老而增加。但是用乙烯合成抑制剂aminooxyacetic acid(AOA)预处理切花,则改变了花对乙烯敏感性的变化趋势。常用的香石竹品种D.caryophyllus L.cv.White Sim花经AOA处理后,对乙烯的敏感性随着花的衰老而下降。这些结果揭示花对乙烯的敏感性可能受蛋白质合成能力影响。  相似文献   
99.
【目的】近年来随着人类活动的增加,温室气体尤其是大气CO_2浓度升高造成的虫害爆发已成为国际上关注的焦点,因此,研究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上桃蚜取食行为的变化对大气CO_2浓度升高的响应意义重大。【方法】本研究以拟南芥和绿色桃蚜Myzus persicae为研究对象,利用野生型拟南芥Col-0,茉莉酸途径信号传导缺失突变体(jar1)、水杨酸途径信号传导缺失突变体(npr1)、乙烯途径信号传导缺失突变体(ein2-5)为材料,以大气CO_2浓度升高为影响因子,利用刺吸式电位仪(EPG)记录了桃蚜在不同处理的拟南芥上的取食波形。【结果】研究结果发现:CO_2浓度升高缩短了Col-0和jar1植株上蚜虫首次刺探时间和首次到达韧皮部的时间,却延长了npr1和ein2-5上蚜虫首次到达韧皮部的时间,降低了jar1植株上蚜虫总的刺探时间且增加了其总的取食韧皮部时间,但没有改变其它基因型植株上蚜虫总的刺探和取食时间;同时增加了野生型植株上蚜虫的刺探频率,却没有影响其它基因型植株上的刺探频率。【结论】CO_2浓度升高降低了野生型植株和jar1植株抗性,有利于蚜虫到达韧皮部;却增加了npr1和ein2-5上的植物抗性,从而不利于蚜虫到达韧皮部。  相似文献   
1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