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745篇
  免费   984篇
  国内免费   7851篇
  2024年   128篇
  2023年   488篇
  2022年   526篇
  2021年   630篇
  2020年   593篇
  2019年   581篇
  2018年   433篇
  2017年   536篇
  2016年   569篇
  2015年   668篇
  2014年   1123篇
  2013年   890篇
  2012年   1088篇
  2011年   1239篇
  2010年   1272篇
  2009年   1360篇
  2008年   1637篇
  2007年   1230篇
  2006年   1183篇
  2005年   1186篇
  2004年   1246篇
  2003年   1188篇
  2002年   1076篇
  2001年   981篇
  2000年   781篇
  1999年   676篇
  1998年   591篇
  1997年   511篇
  1996年   492篇
  1995年   448篇
  1994年   381篇
  1993年   311篇
  1992年   303篇
  1991年   261篇
  1990年   216篇
  1989年   231篇
  1988年   96篇
  1987年   63篇
  1986年   75篇
  1985年   95篇
  1984年   55篇
  1983年   50篇
  1982年   35篇
  1981年   39篇
  1979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3年   5篇
  1954年   1篇
  1953年   1篇
  1950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
预防仔猪腹泻无抗性基因工程菌株的构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原来含热不稳定肠毒素B亚单位基因质粒DNA为载体,插入lacZ基因,构建了一个既能表达LT-B亚单位又能表达B-半乳糖苷酶的含四环索抗性基因的重组体。在该重组DNA的四环素抗性基因内再插入K 88粘附因子抗原基因,从而灭活了四环素抗性基因。经测定该重组体能表达LT-B和K88两种抗原,lacZ基因取代四环素抗性基因,成为良好筛选标记。所构建的重组质粒能稳定存在。  相似文献   
32.
数量性状受多基因控制且其表现型受环境影响较大。为了更加有效地分析数量性状的表现,本文构建了数量性状的基因模型。由于该模型既包含了基因的加性作用,也涉及到显性偏差和上位性偏差,从而能够比较全面地刻划数量性状群体的分布形态。文章还给出了辨识模型参数的方法及一些性质的讨论。通过对一系列实例的计算并与Castle-Wright公式的结果进行了比较。本文所构建的模型产生的误差明显比Castle-Wright公式的小。可见该模型确实能够提供更多有用的信息。  相似文献   
33.
中国九个人群耵聍的遗传多态性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翁自力  金锋 《人类学学报》1990,9(3):236-243
报道了九个人群的耵聍位点基因。计算表明中国各族人群在耵聍位点上的遗传分化程度非常大,固定指数F_(ST)=0.22。本文根据耵聍基因频率在我国和邻近地区的分布趋势,认为亚洲东北地区应是干型基因的起源地,目前世界上耵聍位点基因频率分布格局主要是基因扩散的结果,而非选择作用造成的。  相似文献   
34.
甘蓝型油菜芥酸和二十碳烯酸含量的基因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定富  刘后利 《遗传学报》1990,17(2):103-109
以甘蓝型油菜的4种纯合芥酸基因型之间所有可能的6个杂交组合的P_1、P_2、F_1、P_2、B_1和B_2世代为材料,用生统遗传学方法研究了芥酸和二十碳烯酸的基因作用形式及效应。发现无论亲本是单基因差异还是二基因差异,F_1和F_2代的芥酸含量都接近中亲值,F_1略大于中亲值和F_(20)世代均值分析表明,芥酸含量的遗传符合加性显性模型,加性效应占绝对优势,显性效应不显著。用数量遗传学方法估计的芥酸基因数与已知的结果相近。  相似文献   
35.
36.
中国含笑属新植物(英文)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Species M. foveolatae Merr. ex Dandy simillima, sed differt ramulis petiolisque sparse pilosis, foliis subtus subglabris vel pubescentibus, floribus albis. Arbor 8—16 m alta, gemmis cylindricis, circ. 1.3 cm longis, brunneo-tomen-tosis, ramulis fusco-brunneis vel flavo-brunneis, sparse pilosis ct lenticellatis. Folia coriacea, oblonga vel late oblonga, 16—20 cm longa, 8.5—10.5 cm lata, apice cuspidata basi rotundata vel obtusa, supra glabra, subtus subglabra vel pubescentia;  相似文献   
37.
胡三觉  翁志成 《生理学报》1988,40(5):437-443
在大鼠尾部,重复压力刺激皮肤感受野,当间隔时间小于2min时,多觉型伤害性感受器的单位放电数随间隔时间的缩短而减少。压力与辐射热交叉刺激同一感受野,随后刺激的放电数也显著减少。皮下注射致痛剂引起持续性放电的背景上,分别向感受野施加按压、辐射热或电针刺激,随着放电增多后出现一个放电减少的过程。刺激支配尾部的交感神经则使减少的放电显著增多。结果表明,多觉型伤害性感受器受到刺激兴奋后有个感受性降低的过程。本文讨论了这一过程在按摩、针灸缓解痛机制中的可能作用。  相似文献   
38.
用EcoRI部分降解枯草芽孢杜菌8a5染色体DNA,琼脂糖疑胶电泳分离纯化各降解片段,用转化法逐一测定各降解片段的转化活性。实验结果证明,a-淀粉酶基因本身可作为选择性标记用于a-淀粉酶基因的分离。用Hind III降解的λ-DNA 作为分子量对照,确定能高效转化淀粉酶基因的DNA片段大小约4.3kb.本实验获得的a-淀粉酶基因的转化率为1×104转化子/μg DNA.  相似文献   
39.
基因工程的目的之一是增加在细胞中所需的基因产物的表达量。首先用大量生产的宿主有大肠杆菌和一些其他的细菌。但是当细菌作为宿主时存在着几个问题,例如多肽糖基化缺陷、寄主蛋白酶造成的产物降解及缺乏分泌等。采用哺乳类动物细胞可排除上述问题,但要大量生产,仍然存在着许多与培养系统的复杂性及效率有关的问题。  相似文献   
40.
发育过程中田菁根瘤超微结构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有人作过木本的大花田菁根瘤的显微观察。近来对毛里塔尼亚田菁茎瘤形成和结构也有报道。在我国栽种比较广泛的普通田菁(Sesbania canabina)根瘤的超微结构尚缺乏详细资料。β-多羟基丁酸盐(pH B)颗粒在很多细菌、放线菌和蓝绿藻中均有发现,在根瘤菌和固氮拟菌体内也大量存在。关于 pH B 的生理作用,大多数认为与固氮时所需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