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5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1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9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31.
主动脉球囊反搏(IABP)是临床上一项极为有效的血流动力学支持手段,它是将一定容积的球囊放置于主动脉部位,球囊导管与体外压力泵相连,内部填充氦气,由体表心电图进行自动程序控制,使球囊充盈与排空限定在特定的时限。球囊充气发生在舒张压早期主动脉瓣刚刚关闭时,使主动脉内舒张压增高,提高冠状动脉的灌注,改善心肌供血。球囊排空发生在舒张压末期,主动脉瓣开放前的瞬间,降低左室射血阻抗,减低心脏的氧耗,使左室的每搏排血量和射血分数增高。但由于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5%,其中11%为严重并发症,如栓塞、肢体缺血、全身感染等,加之术后长时间卧床制动易出现体位不适而致焦躁不安使IABP不能有效工作,因此细致全面的护理措施,能帮助病人减少并发症,顺利渡过置管期,尤其对急性心梗伴心源性休克的病人,可显著降低死亡率,同时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32.
前庭功能的中枢组胺能神经调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Bergquist F  Dutia MB 《生理学报》2006,58(4):293-304
组胺能药物已经长期用于治疗人类的平衡紊乱,但对于它们在前庭系统中作用的机制还缺乏了解。在本文中,我们综述了关于脑内(特别是脑干前庭核中)的组胺能神经传递,以及组胺在脑可塑性——“前庭代偿”(一种单侧外周前庭损伤之后发生的行为学恢复)中作用的新近文献。我们在综述组胺能类药物促进前庭代偿证据的同时,也讨论了这类药物临床应用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讨有氧运动对大鼠胸主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影响的机制。方法:12只SD大鼠随机分为有氧运动和对照两组(n=6),经过8周每天1 h的游泳训练后(每周5天),测定比较2组间大鼠胸主动脉舒张功能的改变。结果:有氧运动组一氧化氮(NO)和前列环素PGI2途径胸主动脉舒张功能的Rmax值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结论:有氧运动对大鼠胸主动脉舒张功能的有益影响,主要是由NO和PGI2途径介导的。  相似文献   
34.
目的:对比分析鼻内窥镜下手术与自唇龈沟切开剥离术治疗鼻前庭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n=36)采用鼻内窥镜下经鼻前庭径路切除囊肿,对照组(n=42)采用传统的自唇龈沟鼻前庭囊肿摘除术;对比两组的手术情况及术后情况。结果:对比两组手术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min)、平均出血量(ml)、伤口平均愈合时间(d)、面部肿胀程度、术后伤口疼痛情况、术后半年面部麻木酸胀感,治疗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随访6-24个月,均无复发。结论:鼻内窥镜下手术治疗鼻前庭囊肿,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患者痛苦小、术后恢复快、无复发的优点。  相似文献   
35.
目的:总结老年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外科治疗经验,探讨手术方式的选择,以提高手术疗效。方法:2008年9月至2011年5月对31例老年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行手术治疗,根据夹层破口位置、累及范围、主动脉根部病变情况采取相应术式,W-heat手术2例,David+全弓置换+支架象鼻术3例,Bentall+全弓置换+支架象鼻术9例,改良Wheat+全弓置换+支架象鼻术1例,升主动脉+全弓置换+支架象鼻术16例。同时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4例,心包剥脱术1例。结果:全组体外循环(221±43)min,平均心肌阻断(132±41)min,深低温停循环(47±12)min。术后并发症12例(38.7%),其中2例死亡,8例治愈(66.7%),2例术后出现肾功能衰竭家属放弃治疗。全组病人出院前复查主动脉CTA,见升主动脉、弓部人工血管血流通畅,支架位置正常,无明显移位。支架远端降主动脉假腔闭合率87.1%。随访2~35个月,术后近期死亡1例(3.2%),无再次手术者。结论:对老年StanfordA型主动脉夹层这一高危人群,术中根据其病变部位施行最佳的外科手术方式,可明显降低死亡率,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36.
目的:观察血栓抽吸术与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IABP)联用在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疗效。方法: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塞(AMI)行急诊冠状动脉造影提示大量血栓征象、并行血栓抽吸术患者9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术前行IABP后联合血栓抽吸;对照组仅进行血栓抽吸。观察两组患者的BNP及心功能参数。结果:术后24小时两组BNP有普遍升高趋势,对照组升高更明显(P<0.01),术后2周普遍回降,实验组下降更明显(P<0.01);2周后实验组的心脏指数(CI)、每搏指数(SI)、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SvO2)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于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联合使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和血栓抽吸术,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心肌缺血情况,增加冠脉灌注,有利于患者心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37.
乙醇干扰斑马鱼胚胎发育中底索和背主动脉的形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类胚胎期乙醇暴露对心血管系统有严重致畸作用. 用不同浓度的乙醇处理斑马鱼胚胎, 发现能够干扰其胚胎循环系统的建立, 半数有效浓度(EC50)为182.5 mmol/L. 乙醇短暂暴露实验显示圆顶期为敏感时间窗, 400 mmol/L乙醇短暂暴露3 h能够导致43%的胚胎产生循环障碍. 我们排除了乙醇对斑马鱼造血系统影响, 通过血管内皮细胞分子标记(Flk-1)进行原位杂交显示, 乙醇干扰了躯干部体轴血管的建立, 而对头面部血管没有影响. 用动脉和静脉的分子标记(ephrinB2ephB4)进行原位杂交以及半薄切片显示, 乙醇主要干扰斑马鱼背主动脉的形成, 而对体轴静脉没有明显影响. 进一步研究表明, 乙醇影响斑马鱼底索的发育, 因缺少底索分泌的Radar和Ang-1等血管形成因子, 间接地影响了背主动脉的形成和稳定. 这些结果为研究乙醇对人类心血管系统发育的影响提供了线索.  相似文献   
38.
我们以前的实验显示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离体主动脉磷酸肌醇蓄积在无激动剂存在的基础状态下就显著增高。根据G蛋白偶联受体固有活性假说,推测SHR主动脉中介导肌酸磷脂水解的主要受体-α1D和α1B-肾上腺素受体的第三细胞内环可能存在点突变。本实验通过PCR-SSCP鉴定,表明上述突变并不存在。从而提示SHR主动脉磷酸肌醇蓄积基础水平增加并非因α1D和α1B-肾上腺素受体第三细胞内环区域突变所引起的受体固有活性所致。  相似文献   
39.
单侧前庭神经切断后猫运动方式的改变和补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久荣 《生理学报》1997,49(1):18-24
本工作首次将一种运动分析系统,即视觉自动电视摄相信息处理系统(opticalautomaticTV-imageprocessor,E.L.I.T.Esystem)用于动物运动方式的定量分析,比较了猫一侧前庭神经切断前后在跨越转动横梁测试中运动方式的变化。结果如下:在横梁静止条件下,猫述后行走的初始身高明显下降,步距变短,步 频降低,呈缓慢的蹒中山步态,继而各参量逐渐增加,分别在术后45和70d恢复  相似文献   
40.
陈灵红  周兆年 《生理学报》1997,49(3):249-254
本文通过建立培养的牛主动脉内皮细胞体外低氧复氧模型,观察低氧和复氧时胞内钙浓度的改变与存活率的关系。结果显示,随低氧时间延长内皮细胞存活率下降,低氧后再复氧存活率进一步降低。低氧时无钙溶液孵育降低细胞的存活率,但复氧时无钙溶液孵育则增加细胞的存活率。低氧2h胞内钙浓度从99nmol/L降对69nmol/L,无钙时胞内钙进一步降低,低氧4h再复氧40min,胞内钙浓度恢复至正常。提示细胞内钙浓度平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