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3篇
  免费   111篇
  国内免费   343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47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49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92篇
  2013年   73篇
  2012年   74篇
  2011年   95篇
  2010年   64篇
  2009年   70篇
  2008年   97篇
  2007年   54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66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60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2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探讨分析抗雌激素药物的尿中代谢产物的检测和鉴定。方法:采用GC/MS技术检测和鉴定抗雌激素药物他莫昔芬的尿中代谢产物,建立常规检测抗雌激素药物他莫昔芬阳性尿样的方法,对抗雌激素药物他莫昔芬的尿中代谢产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抗雌激素药物他莫昔芬的尿中代谢产物主要为Met.C,分子量417,分子式C27H31NO3。结论:采用GC/MS技术检测和鉴定抗雌激素药物他莫昔芬的尿中代谢产物准确可靠,抗雌激素药物他莫昔芬的尿中代谢产物主要为Met.C。  相似文献   
992.
黄土高原退耕还林(草)政策的实施有效改善了区域生态环境,然而其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以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近郊凤翔镇和远郊鲁家沟镇为例,采用重复测定方差分析、主响应曲线分析和相关分析等解析2镇1998—2015年农村经济结构及收入变化对退耕还林(草)政策实施的响应特征,确定退耕还林(草)政策实施驱动的土地利用变化与农村收入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1)退耕还林(草)政策实施解释了2镇70.4%的农业收入结构差异,因政策的实施推动了小麦等夏粮作物向玉米、马铃薯等秋粮作物的转变,进而影响了农业收入结构的变化;(2)退耕还林(草)政策对农村经济结构的影响弱于对农业收入结构的影响,它解释了2镇54.1%的农村经济结构差异,近郊凤翔镇农村经济收入明显高于远郊鲁家沟镇。退耕还林(草)政策对以农业为主导产业的远郊鲁家沟镇农村经济结构影响相对较小,近郊凤翔镇工业、服务业和商业餐饮业等非农产业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比重随着农业收入比重的降低而有所提高;(3)退耕还林(草)政策的实施带动了该区种植业结构的转变,这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凤翔镇和鲁家沟镇农村集体收入之间的差距;(4)退耕还林(草)政策实施过程中,梯田面积、玉米和马铃薯等秋粮作物种植面积的增加提高了农村居民纯收入。研究认为退耕还林(草)在实施过程中需考虑地域差异,依据区域经济发展状况进行相应调整,在推动种植业发展的同时还应兼顾林业、牧业和一些非农产业发展,最终实现生态环境恢复与农村经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993.
付春  唐雪  杨瑶君  江纳 《广西植物》2021,41(11):1905-1919
WRKY转录因子是植物信号网络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作为植物中最大的转录因子家族之一,在植物的多种应激反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该文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中粒咖啡WRKY蛋白家族的理化特性及其分子进化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1)CcWRKY蛋白氨基酸数量在103~994个之间,均无信号肽,推测其为非分泌性蛋白; 其二级结构以无规则卷曲为最主要的结构元件,三级结构主要分为6类,其中以CcWRKY15、CcWRKY25、CcWRKY37和CcWRKY42为主要成员的D类结构最稳定。(2)保守结构域及进化树分析结果显示,中粒咖啡WRKY基因家族含有49个成员,其中的10个成员归为WRKY第Ⅰ家族,34个成员归为WRKY第Ⅱ家族,5个成员归为WRKY第Ⅲ家族。(3)中粒咖啡 WRKY47基因与其他物种的系统进化分析结果显示,WRKY47与烟草亲缘关系最近,与非洲油棕(Elaeis guineensis)亲缘关系最远,说明WRKY47蛋白在生物进化过程中比较保守。该研究结果可为中粒咖啡WRKY基因家族分子功能的深层次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对进一步探究中粒咖啡WRKY基因的功能、进化以及分子育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4.
蔚县盆地地处泥河湾盆地(广义)的东南端,是更新世人类活动的重要区域。2017-2018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等在盆地内开展系统的旧石器考古调查,新发现并确认了27处旧石器地点。相关地貌、地层对比显示,新地点年代可大致分为中更新世和晚更新世晚期两个阶段,文化遗物分别埋藏于泥河湾河湖相堆积和黄土堆积中。中更新世石制品类型包括石核、石片、石器和断块等,原料以火山岩为主,均采用锤击法进行剥片和修理石器;晚更新世晚期遗址包括石核、石片和细石叶等,原料以白云岩和燧石居多,火山岩次之,以硬锤锤击法为主要剥片技术,软锤技术少量发现。对石制品初步分析表明,蔚县盆地中更新世地点表现出了一套与阳原盆地早-中更新世不同的原料及石制品组合,且在蔚县盆地晚更新世晚期存在小型石片石器和细石器两种工业。本次调查扩大了泥河湾盆地古人类活动的地理范围与文化内涵,为揭示泥河湾盆地(广义)早期人类的迁徙与适应行为提供了有价值的线索。  相似文献   
995.
目的:观察坑道作业人员服用脂菌营养包联合高钙锌奶后疲劳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方法:选择某坑道施工单位作业人员100名,年龄18~41岁,按照工种分层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50名,对照组每日饮用高钙锌奶(含Ca 150 mg/100 g、Zn 1.2 mg/100 g)2次,每次227 mL;试验组每日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脂菌营养包2次,每次1包。连续服用12周并在干预前后收集膳食营养素摄入、人体成分、疲劳评分、肌氧饱和度等指标,比较两组及干预前后的指标数据。结果:共有93名受试者完成研究(对照组45名、试验组48名),脱失率为7%。主观疲劳评分显示,躯体疲劳评分中试验组在干预后较干预前(P<0.001)和对照组(P=0.028)均显著降低,总疲劳评分中试验组在干预后也显著降低(vs干预前P<0.001、vs对照组P=0.032);人体成分分析检测结果显示,试验组在干预后体脂率显著下降(vs干预前P=0.045、vs对照组P=0.048);肌氧饱和度监测显示,做同等强度运动时,干预后对照组(P=0.021)和试验组(P=0.006)在运动开始时(1s)肌氧饱和度较干预前均显著升高,在运动21 s进入肌氧稳定期后试验组肌氧饱和度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47)。结论:脂菌营养包联合高钙锌奶更能显著缓解坑道作业人员肌肉疲劳,对精神疲劳缓解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996.
997.
日本已知时代最早的古近纪哺乳动物化石产自九州西部熊本县天草(Amakusa)地区始新世地层赤崎(Akasaki)组以及鹿儿岛县甑岛(Koshiki Islands)相当层位的中甑(Nakakoshiki)组。初步研究显示这两个组产出的哺乳动物分异度较高,包括9个目的至少18种动物。赤崎动物群有3种trogosine裂齿类、2种冠齿兽科全齿类、1种等脊貘科奇蹄类、2种dichobunoid偶蹄类、1种下齿兽科踝节类、1种西瓦兔猴科灵长类、1种未定食虫类以及2种可能的梳趾鼠类。中甑动物群包括1种冠齿兽科全齿类、2种小型雷兽科奇蹄类、1种高冠的下齿兽科踝节类、2种啮齿类和1种细齿兽科食肉类。这两个日本哺乳动物组合很接近早-中始新世界线。由于出现了trogosine裂齿类和雷兽,它们的时代要晚于伯姆巴动物群,极有可能与亚洲大陆阿山头期哺乳动物群相当。这两个动物群还包含了在亚洲大陆没有发现过的几个新种,并具有独特的哺乳动物组合。  相似文献   
998.
报道了产自贝加尔湖区中中新世Aya洞穴的戈壁古仓鼠(Gobicricetodon)一新种G.filippovisp.nov.。该种以较小的个体和牙齿上的一些原始特征区别于该属其他种类。先前的研究认为Gobicricetodon与近古仓鼠(Plesiodipus)同属于戈壁古仓鼠亚科,然而,它们与欧亚大陆一些置于古仓鼠亚科(Cricetodontinae)内的属在牙齿形态上的高度相似性表明其亲缘关系。为了理清Gobicricetodon和Plesiodipus与Cricetodontinae之间的系统发育关系,也为了阐明这一类群属和属以上级别的分类,使用Mesquite2.72软件作了分支系统学分析。结果获得了3个主要的分支类群,Gobicricetodon,Plesiodipus,Mixocricetodon和Tsaganocricetus同属于其中的一个分支。令人惊奇的是,一些欧洲古仓鼠(Cricetodon)的种,包括其模式种C.sansaniensis也在这一分支内。此外,支序分析还显示上述类群可能起源于欧亚大陆西部的Cricetodon支系。分析的另一项结果指示,Cricetodon属显然是一个多系类群,需要进一步划分为多个属。  相似文献   
999.

分析了目前出院病人随访工作中,在所有病人是否全面随访,随访在医院一对一营销中的地位等方面存在的误区,提出针对不同的随访目的设计不同的随访内容,构建立体的出院病人随访管理工作体系,提高沟通技巧,是改进随访工作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1000.
 物种丰富度的分布格局及其形成机制是生态学研究的热点。以往的研究主要描述丰富度的格局, 而对其形成机制研究较少, 且主要集中于探讨单个因子或过程的影响。物种丰富度同时受到多个因子和过程的综合作用, 面积、温度及物种分布区限制被认为是控制山地物种丰富度海拔格局的主要因素, 三者同时沿海拔梯度而变化, 同时作用于丰富度的海拔格局。幂函数种-面积关系(SAR)、生态学代谢理论(MTE)及中域效应假说(MDE)分别基于以上3个因素, 从机制上解释了物种丰富度 的海拔格局。探讨这些假说的相对影响对研究物种丰富度的大尺度格局及其形成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方差分离方法有利于分解不同因素的影响, 为此, 该文以秦岭太白山的植物物种丰富度为例, 采用方差分离和逐步回归方法, 分析了SAR、MTE及MDE对物种丰富度海拔格局的影响。结果表明, 太白山的植物物种丰富度沿海拔梯度呈单峰分布格局, 但丰富度峰值存在类群差异; 对太白山所有植物物种丰富度的垂直格局而言, SAR、MTE及MDE分别解释了其物种丰富度随海拔变化的66.4%、19.8%和37.9%, 共同解释了84.6%, 在消除其他因素的影响后, SAR和MTE的独立影响较高(分别为25.5%和17.7%), 而MDE的独立影响不显著; 分类群研究则发现, 苔藓植物丰富度的海拔格局主要受MDE的影响, 蕨类植物丰富度的海拔格局同时受到SAR、MTE以及MDE的影响, 而种子植物物种丰富度的海拔格局主要受SAR和MTE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