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5篇
  免费   67篇
  国内免费   4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31.
目的:对城市社区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分类方法进行研究。方法:通过查阅中国知网相关文献资料,对所搜集到的文献资料加以整理、总结以及分析。结果:对于城市社区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分类的方法有多输入优序图法、专家咨询法、焦点组谈法、文献法、经济学评价方法等,在实际应用中可以结合城市社区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特点来进行具体选择。结论:运用上述多种方法都可以满足城市社区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分类要求,并在这个基础上完善城市社区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补偿机制的建设。  相似文献   
32.
<正>背景:使用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PPV23)的好处是有争议的。作者研究了PPV23在年龄大于等于60岁人群中预防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临床效果。方法 :研究是在西班牙的塔拉戈纳地区,从2008年11月1日到2011年12月30日,年龄≥60岁人群中选取27 204人作为队列研究的人群基础。主要结果来自肺炎球菌CAP(有菌血症和非菌血  相似文献   
33.
目的:了解社区居民对基因检测服务的知晓、需求状况及需求意愿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典型抽样方法,对杭州市下城区1647户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调查人群对基因检测知晓率为21.8%,需求率为12.7%,有需求意愿的占到61.9%。有无家庭成员患病(OR=1.619,95%CI=1.279-2.049)、对基因检测服务知晓情况(OR=2.368,95%CI=1.782-3.146)、有无家族遗传史(OR=2.784,95%CI=1.685-4.600)年龄(x2=27.210,P<0.001)、对婚前基因检测的认可度(x2=23.185,P<0.001)等五个因素对社区居民基因检测服务需求意愿有显著影响。结论:社区居民对基因检测服务需求意愿较强,但是知晓率、需求率均偏低。有待加强相关方面的宣传、教育、培训等工作。  相似文献   
34.
目的比较主要医院感染(HAI)病原菌与社区感染(CAI)株的耐药性,指导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收集永康市第一人民医院2003年1月至2006年6月所有标本中分离的主要HAI菌及其CAI株,分别统计其药物敏感试验。采用美国Dade Behring Microscan Walkaway 40全自动细菌鉴定及药敏测试仪及其配套药敏鉴定板测定MIC值。全国医院感染监测网软件和χ2统计分析。结果主要HAI菌为前4种革兰阳性(G )菌依次是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屎肠球菌、溶血葡萄球菌,前5种革兰阴性(G-)菌依次是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阴沟肠杆菌。HAI株耐药率普遍高于CAI株,不同的细菌耐药率各具特点。不论HAI株还是CAI株,G 菌对万古霉素的耐药率最低,G-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均较低,且两者耐药率差异均无显著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4种HAI株对大多数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明显高于CAI株,其余5种细菌HAI株仅对少数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高于CAI株。结论HAI菌株耐药性比CAI菌株强,临床应区分感染性质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有针对性控制感染,从而减少抗菌药物的滥用和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相似文献   
35.
院内获得性肺炎(Nosocom ial pneumon ia,NP),系指在医院内获得感染的肺炎,是主要的院内感染疾病[1]。我国NP的发生率为3%~16%,占医院内感染的29.5%,为首位[2]。重症监护病房(ICU)院内感染率比普通病房高[3],其中又以下呼吸道感染最常见,病死率高达40%[4],这与呼吸道插管、气管  相似文献   
36.
WRKY和NPR1是系统获得抗性(SAR)信号转导途径中的2类重要转录因子。简要讨论了WRKY和NPR1在水杨酸(SA)诱导的SAR信号转导途径中的相互作用,以及进一步认识这种相互作用机制对提高植物自身抗性的广泛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7.
AZI1(AZELAIC ACID INDUCED 1)基因位于拟南芥4号染色体上,编码产物是脂质转移蛋白(lipid transfer protein, LTP)家族的一个成员。该基因在系统获得抗性(systemic acquired resistance, SAR)中具有重要功能,名称来自它可以被壬二酸(azelaic acid, AzA)诱导。已有的研究结果显示,在拟南芥中由AzA和甘油-3-磷酸(glycerol-3-phosphate, G3P)诱导的SAR反应需要AZI1和DIR1,这两个脂质转移蛋白有助于G3P的积累。为了确定AZI1蛋白是否具有抗真菌活性,本工作构建了原核表达载体pET28a-AZI1,利用大肠杆菌BL21(DE3)受体细胞制备了没有信号肽的AZI1重组蛋白。Western免疫印迹分析发现通过半乳糖苷类似物IPTG诱导表达的AZI1重组蛋白主要以包涵体的形式存在。体外抑菌实验以及激光共聚焦显微观察结果表明,用镍离子亲和层析树脂纯化的AZI1重组蛋白对灰霉菌、赤霉菌、棉花枯萎病菌和酿酒酵母细胞的生长/分裂均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8.
保护区的建立对大熊猫的保护发挥了有效作用,但却限制了社区对资源的使用。20世纪80年代引进的"社区共管"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保护区封闭式管理的弊端,促进了生态保护与社区经济的协调发展。而大熊猫保护区大多位于中西部偏远贫困山区,对生态干扰比较大的贫困社区却基本没有被纳入社区共管试点范围。作者在20年岷山保护区社区调研资料的基础上,参阅了国内外重要文献资料,并对岷山北、中和南部13个保护区最靠近大熊猫栖息地的社区进行了系统调研,发现了现有社区共管的成效和不足。最后,提出了以大熊猫保护区区域生态文明建设为总目标,以"保护区为主导—地方政府为后盾—社区为主体—高校院所参与—企业拉动"为内涵,五位一体"携手共建",并有协调员制度配合的运行管理模式。本模式已在四川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试行,实现周边社区全覆盖,在制度化、常态化和量化管理方面初获成效。  相似文献   
39.
目的探讨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病原菌的分布及其耐药性,为临床合理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ICU病房370例VAP患者的临床资料,了解其病原菌的构成及其药物敏感性。结果共分离出病原菌412株,其中革兰阴性菌301株(73.06%),前四位分别为鲍氏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革兰阳性菌70株(16.99%),前三位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肺炎链球菌;真菌41株(9.95%),以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药敏结果显示,鲍氏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对大部分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较高,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对左氧氟沙星、阿米卡星、妥布霉素、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耐药率较低;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对青霉素G的耐药率90%,对左氧氟沙星、利福平、呋喃妥因、替考拉宁、利奈唑胺和万古霉素的耐药率较低。结论 G-杆菌是ICU中导致VAP的主要病原菌,且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率较高,抗菌药物治疗应以病原学和耐药性监测结果为依据。  相似文献   
40.
目的 比较分析深圳市社区健康服务运行机制改革试点措施的最新进展及实施效果。方法 对深圳市未实施社区健康服务中心改革试点的TR1区、TR2区以及改革试点地区RE3区共计65家社区健康服务中心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社区健康服务中心改革试点地区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P=0.003)、中级职称及以上人员(P=0.000)比例均高于非试点地区,学历及职称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008—2009年改革试点地区双向转诊人次增长率高于非改革试点地区。结论 社区健康服务中心运行机制改革试点进一步促进了社区健康服务中心与举办医院之间在人员、技术和管理等方面的协作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