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2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5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21.
高产虾青素红法夫酵母的紫外线诱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虾青素(3,3'-二羟基-β,β'-胡萝卜素-4,4'-二酮)是一种类胡萝卜、素类物质,具有巨大的开发价值。本文通过单一紫外线、紫外线-氯化锂复合处理,结合选择性平板的筛选作用,对菌株G26进行诱变育种。实验结果表明:紫外线照射3~9min,法夫酵母的死亡率在70%~95%之间;当死亡率为78.57%时,正变率达到最大值71.43%。经多次单独紫外线处理,以及紫外线-氯化锂复合诱变,获得稳定高产突变株G49,虾青素产量达到10 321μg/L,含量为713.8μg/g DCW,较出发菌株G26分别提高31.48%和20.47%。  相似文献   
22.
那是在几十亿年前,地球上没有生命存在,大气中和地球表面上只有氢、氯、硫化氢和一些简单的碳水化合物,唯独没有氧气。随着地球的演化,在雷电和太阳光紫外线的作用下,逐渐形成一些较复杂的有机化合物。同时,水在具有高能量的紫外光和雷电的作用下,发生光分解和电解,形成少量的自由态氧。  相似文献   
23.
目的:提高原始菌株鬼臼毒素的产量,以期组织工业化生产,从而扩大鬼臼类化合物的资源。方法:以交链孢霉Ty为研究对象,进行紫外线和He-Ne激光复合诱变,再对所获得高产菌株进行发酵条件的优化。结果:筛选到一株鬼臼毒素高产菌株Ty4-16-13,产量达4.213μg/L,比原始菌株提高96%。结论:诱变后的菌株经7次传代,产量较稳定,可用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24.
本文应用植物资源学的研究方法,对目前国内市场上常见的防晒剂进行了调查,并对其所用的药用植物进行了初步研究,结合<本草纲目>中的所记载有行滞祛斑、面色滋润的中草药和中草药中有防晒效果的植物进行了研究,初选出此类植物27种,隶属于16科.就其主要形态特征、地理分布、防晒化学成分、药用功效和资源利用部位等进行较为详细的说明,旨在初步弄清我国防晒药用植物资源种类和分布,并对开发利用这些资源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5.
紫外线与光修复交替处理春雷霉素产生菌得到了高产突变株,再结合自然分离选出了US95^#。该菌株不但产量高,还具有稳定的遗传性能,并在大罐良好发酵工艺控制和条件下,罐发酵水平在春雷霉素生产上有了重大突破,发酵水平比历史最高水平提高12.9%。  相似文献   
26.
紫外线辐照聚苯乙烯微孔板用于酶免疫测定的研究与表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重组人钙调素(rhCaM)、亲环素(rhCyP)、心磷脂和双链DNA(dsDNA)为包被抗原,建立了检测针对上述4种抗原自身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并对聚苯乙烯微孔板(PS)紫外线(UV)辐照前后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发现:PS板经UV-辐照后,可显著改善酶免疫分析的测定效果,自身抗体的测定敏感度和重复性均有显著提高.原子力学显微镜(AFM)表征结果则提供了改善酶免疫分析的直接证据,抗原分子均匀平铺于UV-辐照的PS基底表面,而未经辐照的PS板则抗原分子的吸附率低,且分布不均并有成团聚集现象.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表明,PS板经UV-辐照后,基底表面发生了氧化并引入了含氧的活性基团,O/C元素比较辐照前提高了6.9倍,改善了对抗原生物分子的亲水和化学反应性能,此亦即UV-辐照PS板改善对抗原分子固定效果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7.
目的和方法:采用人体皮肤成纤维细胞,观察了紫外线照射后细胞TGF-β表达与HSP70表达水平的相关性.结果:①经不同剂量的紫外线B照射后,GF-βmRNA表达与HSP70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906);②应用抗TGF-βⅡ型受体抗体后,在紫外线B照射后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的TGF-β含量与细胞HSP70表达水平呈负相关(r=-0.995).结论:在紫外线B照射诱导人皮肤成纤维细胞表达HSP70的反应过程中TGF-β参与其信号转导.  相似文献   
28.
增强的紫外线-B辐射对几种作物和品种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在温室条件下,以每日2.2kJ/m^2(CK)、8.82kJ/m^2(T1)和12.6kJ/m^2(T2)紫外线-B辐射(UV-B,280~320nm)剂量研究了5个黄瓜(Cucumis satious L.)品种,7个番茄(Lycopsicon esculentum Mill)品种及大豆[Glycine max(L.)Metr.]、菜豆(Phaseolus vulgaris L.)和黄河密瓜(Cucumis melo L.)的生长反应。辐射处理25d后,测定了株高(PH)、叶重(LDW)及总生物量(TDW)、叶面积(LA)、特定叶重(SLW)、上胚轴长度(EL)和番茄品种的子叶节周长(GCN)。结果表明,种间和种内差异显著。但是大多数品种及种的反应指数为负值,并呈现强度负相关效应,说明UV—B辐射抑制了它们的生长发育,但大豆的反应指数在低剂量的处理下为正值反而促进其生长。UV—B胁迫下,大多数种类的上胚轴延伸明显受阻,特定叶重增加,叶面积和生物量减少,番茄的子叶节膨大。作物对UVB辐射的种内和种间反应是作物遗传特性上的差异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不同所致。  相似文献   
29.
潘雅裴  黄秀美  胡惠华 《蛇志》2006,18(4):338-338
紫外线(Ultraviolet radiation,UV)照射消毒是一种简便、易行的光照消毒法。多数综合性医院的重症室均普遍采用此方法进行空气消毒。医院重症室预防感染管理的基本要求之一是:每日须用紫外线进行空气消毒1~2次,每次30~60 min。消毒时必须注意保护患者暴露皮肤及眼部,防止紫外线  相似文献   
30.
泥鳅和大鳞副泥鳅卵雌核的紫外辐射灭活条件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紫外线对泥鳅和大鳞副泥鳅卵雌性原核进行干法灭活以及在合成卵巢液、TC-199溶液、Ringer氏溶液和Holtfreter氏溶液中灭活,结果表明:当辐射剂量为90-180mJ/cm~2时,卵子在四种溶液中的单倍体诱导率均较高。合成卵巢液组的最佳辐射剂量为120-180mJ/cm~2;TC-199和Ringer氏溶液组的最佳辐射剂量为120mJ/cm~2;原液使用Holtfreter氏溶液效果欠佳,干法灭活效果最差。在上述各辐射剂量下,畸形苗经染色体组鉴定92%为雄核发育单倍体。综合评价,灭活效果依次是:人工合成卵巢液>TC-199溶液>Ringer氏溶液>Holtfreter氏溶液>干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