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3篇
  免费   85篇
  国内免费   15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75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52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31.
甘肃鼢鼠Eospalax cansus是生活在我国黄土高原地区的地下鼠,是一种缺氧耐受的模型鼠,具有多种机制来适应其特殊的生活环境。为了比较慢性间歇性低氧后与地面常氧状态下甘肃鼢鼠的心脏功能,将18只甘肃鼢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常氧)和实验组(慢性间歇性低氧)检测其心脏功能。结果表明,低氧适应后实验组的心率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平均颈动脉压力、左心室收缩压较对照组极显著升高(P0.01);左心室内压最大上升速率和左心室内压最大下降速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明甘肃鼢鼠存在一定低氧适应机制,在低氧刺激下其心脏代偿功能得到发挥,从而减轻缺氧对其心脏的损伤。  相似文献   
132.
棕色田鼠与甘肃鼢鼠咀嚼肌结构和功能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李晓晨  王廷正 《兽类学报》1999,19(4):308-314
为了解棕色田鼠与甘肃鼢鼠对食物的适应机制, 对它们的咀嚼肌及相关的骨学特征做了比较解剖, 并运用生物力学原理分析下颌运动方式及食物加工过程的咀嚼效率。结果表明, 两个种的下颌的咀嚼均以水平面的前后向运动为主, 研磨加工植物纤维。相应地, 咀嚼肌、牙齿及相关的骨骼形态也具有一系列与此运动方式和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征, 如彼此平行的左右侧颊齿列、沟槽状的下颌关节窝以及咬肌的排列位置前移等。此外, 两个种具有几乎相同的门齿切割效率和臼齿咀嚼效率。两个种的上述相似特征与它们有着相似的食物结构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33.
首次记述了大山口低等四足类动物群中的两栖类。其中走廊泰齿螈(Ingentidenscorridoricus gen.et sp.nov.)和祁连兄弟迟滞螈(Phratochronis qilianensis gen.et sp.nov)为石炭蜥目迟滞鳄科(Anthracosauria, Chroniosuchidae)的新成员。前者个体较大,具为数众多的犬齿状齿和齿骨表面的齿骨沟,冠状骨无齿,下颌表面纹饰蜂窝型;后者个体较小,侧生型齿,上颌仅有3个粗大的犬齿状齿。石油似卡玛螈(Anakmacops petrolicus gen.et sp.nov.)是中国二叠纪离片椎目(Temnospondyli)的唯一代表。头骨中等大小,吻部扁平,前颌孔被前颌骨和锄骨包围,内鼻孔长大,锄骨表面粗糙,内鼻孔内缘光滑。这3个新属种的发现丰富了大山口动物群的组成,进一步证实了它与俄罗斯晚二叠世脊椎动物群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34.
甘肃草本植物区系的一条分界线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对甘肃产5科161属531种草本植物(不包括栽培属种)进行了鉴定和登记,且对它们进行了统计分析和区系地理研究,从种数与纬度的关系图中得出,北纬36°05′一线为甘肃草本植物区系中的一条可能的分界线。  相似文献   
135.
木耳属真菌rDNA特异性扩增片段的RFLP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木耳属8个种25个菌株的ITS和28SrDNA5’端两个区域分别进行了PCR扩增和限制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研究。ITS-RFMP研究结果表明,HaeⅢ可将黑木耳与其它种区分开,MspⅠ可将盾形木耳、角质木耳、琥珀木耳和黑木耳4个种区分开,而供试的HaeⅢ、TaqⅠ、HinfⅠ和MaPⅠ这四种限制酶均不能将皱木耳、大木耳、网脉木耳及毛木耳4个种区分开,表明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较近;结果还表明,ITS—rDNA拷贝在毛木耳和琥珀木耳种内是异质性的,而在黑木耳种内是同质性的。285rDNA-RFLP研究结果表明,供试的4种限制酶中,仅MspⅠ可将盾形木耳和角质木耳区分开,而不能将其它种区分开,这显示了28SrDNA序列在木耳属不同种间的保守性。  相似文献   
136.
甘肃鼢鼠种群年龄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李晓晨  王廷正 《兽类学报》1992,12(3):193-199
本文根据甘肃鼢鼠(Myospalax cansus)头骨无机盐含量与其已知年龄大小存在的正相关系, 采用头骨干重作为划分该种年龄的指标,并选择体重、体长、头骨颅全长及额宽检验头骨干重鉴定年龄的可靠性。结果表明:头干重是鉴定甘肃鼢鼠年龄的较为准确的可行指标。  相似文献   
137.
杂交瘤抗体的出现,使McAb在治疗中的应用已成为可能,但仍有许多的问题需要解决。虽然已有许多啮齿类McAb已用于临床,但过敏反应及抗抗体应答却是人们普遍关心的一个问题。特别当需多次注射抗体时,这个问题便显得更加严重。  相似文献   
138.
孙学刚 《植物研究》1997,17(4):357-358
灌木,高约1.5m;当年生小枝被淡黄灰色丝状长柔毛,去年生枝多少被毛;芽光滑无毛。叶圆形、宽椭圆形或倒卵圆形,长1.5-2.5(-3) cm,宽1.2-2cm,先端圆形,基部圆形或近圆形,全缘,腹面暗绿色,无毛,背面淡绿色,密被丝状长柔毛,侧脉5-7对,网脉在背面明显;叶柄长0.2-0.4cm,被丝状长柔毛。花枝长1-1.2cm,被丝状长柔毛,具2-3枚正常叶  相似文献   
139.
五指山猪生物学特性、易地繁育及遗传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五指山猪是我国濒临灭绝的珍稀品种,为保护和利用这一特有种猪基因资源,我们开展了易地繁育和生物学特性及遗传多样性的研究。通过对其生长发育规律、繁殖生理、血液生理生化、遗传标记、DNA指纹图谱等项的观察和测试,发现五指山猪具有体型小、性成熟早、耐近交繁殖、遗传性较稳定、肉质好等特点。白细胞分类中淋巴细胞占77%,白细胞抗原(SLA) 血清学分型中,与其它品种之间存在有差异性。 用人源小卫星探针33.6和鸡小卫星探针cMS18,对五指山猪及长白猪和枫泾猪进行DNA指纹图比较分析,发现五指山猪的DNA指纹图相似系数,大大高于其它已研究过的正常体型猪种,说明它经历过较高程度的近交;以猪的生长激素(GH)cDNA为探针,用EcoRI、EcoRV、PstI等酶切基因组DNA进行RFLP分析时,五指山猪均出现了一条深色带,而长白猪和枫泾猪未发现。表明五指山猪在生长激素位点上与正常体型猪种亦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40.
将台湾冬瓜的种子接种于pH值为7.2的1/2MS培养基上预培养,5d左右种子即可萌发,萌发率为100%,幼苗生长正常。切取预培养15-20d的无菌幼苗的茎尖和带腋芽的茎段接种于MS 1mg/LNAA 4mg/L6-BA培养基上,10d左右在茎尖和茎段(带腋芽)切口处长出愈伤组织,30d左右在愈伤组织处分化出丛生芽,丛生芽的诱导频率接近95%,繁殖系数25.6。将小芽切下转入不加任何生长调节剂MS培养基上,培养几天后芽逐渐长大,并在芽的基部长出白色根系。选取生长健壮的试管苗经过炼苗后移栽到大田中,生长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