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6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10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ALG-SiO2杂化凝胶固定化多酶体系催化CO2转化甲醇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甲酸脱氢酶(FateDH)、甲醛脱氢酶(FaldDH)和醇脱氢酶(ADH) 3种脱氢酶为催化剂,以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甙酸(NADH)作为电子供体,通过3步连串反应将CO2转化为甲醇。采用正硅酸甲酯原位水解方法将二氧化硅掺杂于海藻酸(ALG)溶胶中,通过双交联制备出新型ALG-SiO2杂化凝胶。与ALG凝胶相比,ALG-SiO2结构更加紧密,酶的泄漏率大大降低,酶活性得以很好保持。将酶包埋于ALG-SiO2后,存放60 d以后或重复使用10次以上,酶活性都能保持80%以上,与之相比,包埋于ALG凝胶中的酶活性几乎完全丧失。  相似文献   
112.
城市河湖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以北京市“六海”为例   总被引:30,自引:2,他引:28  
张凤玲  刘静玲  杨志峰 《生态学报》2005,25(11):3019-3027
健康的城市河湖才能发挥生态环境功能,体现景观和人文价值。城市河湖健康评价是城市河湖科学管理和生态恢复的前提和基础。对城市河湖生态系统健康概念和内涵进行了探讨,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以北京“六海”为例,对各子湖的健康状况进行比较评价。结果表明,中海和南海处于不健康向临界转化的状态,其余4个湖均处于不健康状态;水环境质量、水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以及水滨空间结构是影响“六海”健康水平的制约因素;除南海外,各湖的健康程度都处于很差的级别。中海和南海的整体生态环境好于其余4湖,对健康和临界状态的隶属度之和接近0.6,可恢复程度处于中等水平;其余4湖对健康和临界状态的隶属度之和均小于0.3,恢复困难。对“六海”的生态恢复和科学管理提出建议:①控制点源、面源污染,改善入湖和湖水水质;②改善“六海”的水文条件;③恢复水生态系统结构和水滨空间。  相似文献   
113.
广义岭回归在家禽育种值估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讨论了岭回归方法应用于混合线性模型方程组中估计家禽育种值的方法,其实质是将传统的混合线性模型方程组理解为一种广义岭回归估计,为确定遗传参数的估计提供了一种途径;同时,以番鸭为例,考虑了一个性状和两个固定效应,采用广义岭回归法对公番鸭育种值进行了估计,并与最佳线性无偏预测法(BLUP 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广义岭回归方法和BLUP 法估计的育种值及其排序非常接近,其相关系数和秩相关系数分别达到了0.998~(**)和0.986~(**),且采用广义岭回归法预测的误差率低(在±10%以内);表明在混合线性模型方程组中使用广义岭回归估计动物育种值的方法具有可行性,并可省去估计遗传参数的过程,使BLUP 法在动物选育中的应用更具实用性.  相似文献   
114.
Interspecific hybridization has been frequently observed in the mangrove genus Sonneratia. However, no natural hybridization has been reported between Sonneratia alba and S. griffithii to date, despite their overlapping distribution in the coast of Andaman Sea. In this study, cysteine proteinase inhibitor gene (cpi) from the nuclear genome, and two intergenic spacers (trnL-trnF and trnV-trnM) from the chloroplast genome, were sequenced to determine whether natural hybridization took place between the two species. Our results revealed two distinct types of cpi sequences from the putative hybrid matching those acquired from S. griffithii and S. alba, respectively. Sequencing of the chloroplast trnL-trnF and trnV-trnM regions showed that S. alba differed from S. griffithii by one nucleotide in each region, and the putative hybrid had the identical sequences with S. griffithii. Molecular data demonstrated clearly that there indeed existed natural hybridization between S. alba and S. griffithii, and that S. griffithii was the maternal parent in this hybridization event.  相似文献   
115.
李杨  潘珉  何锋  宋任彬  杜劲松 《生态学报》2017,37(8):2809-2817
海菜花通常被认为是对富营养化水体较为敏感的沉水植物,但近年来研究认为其对富营养化水体也有较好的净化作用。目前,海菜花在滇池回植取得一定进展,但回植时能否直接利用富营养化湖泊底泥为底质或是需要添加养分含量较少的土壤改良底泥未有明确的结论。通过对比不同底质上海菜花的光合生理参数表明:种植40d时,在湖沙和大理洱海底泥上种植的海菜花光合能力最好,红壤上种植的海菜花净光合速率仅为洱海底泥上种植海菜花的63.6%,其最大荧光(Fm)和可变荧光(Fv)比洱海底泥上种植的海菜花分别降低52.5%和58.8%,反应中心捕获的用于电子传递的能量(Eto/RC)仅为洱海底泥上种植海菜花的59.7%,光系统Ⅱ(PSⅡ)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Fv/Fm)、性能指数(PI_(ABS))和反应中心数量(RC/CSo)也最低,叶片的单位反应中心耗散的能量(DIo/RC)是洱海底泥上种植海菜花的2.48倍,表明在红壤上种植的海菜花叶片的光合能力较低。种植80d时,不同底质上种植的海菜花的光合生理指标发生了一定改变,其中红壤上种植的海菜花光合能力大幅提升,净光合速率和性能指数等均有提高,与洱海底泥上种植的海菜花已无明显差异;然而红壤上种植的海菜花虽然在80d时的光合性能恢复,但其叶片长度已受到影响,明显低于其他底质上的海菜花的叶片长度。与此同时湖沙上种植的海菜花的光合能力在其他底质上种植的海菜花均有所增加的情况下明显下降,其净光合速率明显低于其他底质上种植的海菜花,单位面积的活性反应中心数量显著降低。结合分析不同底质的理化性质,在种植初期红壤呈酸性可能是导致海菜花叶片光合能力低的原因,之后红壤长期处于厌氧环境使得土壤pH升高后光合能力恢复正常,但其叶片的长度在短期内未有明显增加,表明其光合产物的累积受到了影响;而湖沙上种植的海菜花后期光合能力减弱可能是由于后期水体中养分耗尽导致的。因此,在回植海菜花过程中,可直接利用富营养化湖泊中的底泥,养分含量丰富的底泥不会成为其生长的限制因素,而酸性土壤可能还会限制其生长。  相似文献   
116.
为探究引种无瓣海桑对厦门海湾产生的生态影响问题, 采用样方法对福建省厦门市人工引种15 年的无瓣海桑—秋茄林种群特征和幼苗更新扩散情况进行实地调查。结果表明: (1)调查样方中, 正常生长、受2016 年严重台风影响致树顶半枯和树顶全枯的无瓣海桑植株数量分别占无瓣海桑种群大小的78.3%、4.0%和17.7%。正常生长、树顶半枯和树顶全枯的秋茄植株数量分别占秋茄种群大小的87.3%、4.2%和8.5%。正常生长和树顶半枯的无瓣海桑比例小于相应生活力状况的秋茄比例, 而树顶全枯的无瓣海桑比例大于树顶全枯的秋茄比例。(2)无瓣海桑种群个体高度分布在3—6 级。而秋茄种群个体高度分布在1—4 级。(3)在7 种不同类型样地调查幼苗扩散情况, 均未发现无瓣海桑幼苗或各级小树, 而秋茄在7 种类型样地中均有幼苗自然生长, 在林缘、光滩和混交地段3 种类型样地中均发现白骨壤幼苗,并且秋茄和白骨壤幼苗有多个立木级。综上可见在极端恶劣环境影响下, 外来种无瓣海桑比乡土种秋茄更没有适应和恢复能力。无瓣海桑在该研究地天然更新和扩散极其困难, 对乡土红树植物的天然更新成林和扩散未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17.
为了解外来红树植物无瓣海桑对重金属的吸附能力, 以期为其科学引种和合理规划滩涂红树林造林提供科学依据, 选取珠海夹洲岛两片恢复背景和林龄相同的无瓣海桑(Sonneratia apetala)和秋茄(Kandelia candel)人工林, 比较研究裸滩和两种人工林土壤、两种红树植物体和林区内3 种不同生活型底栖动物体内Cd、Pb、Cr、Cu、Zn 的含量。结果发现: (1)无瓣海桑人工林土壤中仅Cr 含量略低于秋茄人工林, 其余4 种重金属含量均高于秋茄人工林。(2)5 种重金属在无瓣海桑体内含量的加权平均值大小排列为: Zn > Pb > Cu > Cr > Cd, 而秋茄为: Zn > Cu > Cr > Pb > Cd。(3)无瓣海桑对Pb、Cu 和Zn 的累积量高于秋茄, 而对Cd 和Cr 的累积量低于秋茄。(4)无瓣海桑对5 种重金属的富集系数大小排序为: Pb > Cd > Cu > Zn > Cr, 而秋茄为: Cd > Cu > Zn > Cr > Pb。无瓣海桑对Pb 的富集能力最强, 对Cr 的富 集能力最弱; 而秋茄对Cd 的富集能力较强, 对Pb 的富集能力最弱。(5)植食性褶痕相手蟹(Sesarma plicata)重金属的含量与红树植物叶子同一元素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1), 而底表类中国耳螺(Ellobium chinense) 和底栖类褐蚶(Didimarca tenebricum)体内重金属的含量与林区土壤重金属的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 < 0.01)。这些表明了外来红树植物无瓣海桑对重金属的吸附能力明显不同于乡土红树植物秋茄, 人工林区底栖动物体内重金属含量不仅与沉积环境中重金属含量有关, 而且还与底栖动物自身的生活型和食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8.
1995年7月至1998年8月,在山东长岛自然保护区的车由岛进行了海鸬鹚繁殖习性的观察,初步掌握了海鸬鹚的择偶,营巢,产卵,孵化,育雏等繁殖习性,探讨了影响海颅鹚捕食的因素,并报道了海鸬鹚在山东省的繁殖区。  相似文献   
119.
深圳福田红树林无瓣海桑+海桑群落N、P、K累积和循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深圳福田红树林无瓣海桑 +海桑群落的 N、P、K元素的累积和循环。结果表明 ,该群落 N、P、K元素的现存累积量分别为 :3 8694.92、 5 848.62、 5 0 861 .47mg/m2 ,其中地下部分分别占 2 8.5 9%、41 .77%、 42 .0 8%。该群落氮、磷、钾元素生物循环中 ,年吸收量分别为 :1 3 2 40 .0 95、 1 887.70 5、 2 0 73 6.1 1mg/m2 ;年归还量分别为 :62 70 .5 85、 979.1 75、 63 5 3 .948mg/m2 ;年存留量分别为 :6969.5 1、 90 8.5 3、 1 43 82 .1 62 mg/m2 ;周转期分别为 :7a、6a、9a。群落各组分的氮含量最高 ,磷含量最低。  相似文献   
120.
海桑科的系统进化及地理分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瑞江  陈忠毅 《广西植物》2002,22(3):214-219
对海桑科植物的系统学进行了分析 ,并对海桑属的两个组进行了修订 ,即以柱头头状为主要特征的海桑组和柱头蘑菇状为主要特征的无瓣海桑组。结合海桑科海桑属植物的古孢粉学、细胞学以及古气候等资料 ,可以推论出海桑科植物的起源时间为早始新世 ,起源地点为特提斯海岸 ,3条可能的主要扩散途径是从起源中心向南沿着岛屿扩散到澳大利亚 ,向西扩散经过印度扩散至非洲 ,向北沿着海岸向日本散布。第四纪的冰川作用对海桑科植物的现代分布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