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6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217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52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45篇
  2016年   56篇
  2015年   63篇
  2014年   81篇
  2013年   75篇
  2012年   92篇
  2011年   76篇
  2010年   65篇
  2009年   73篇
  2008年   86篇
  2007年   81篇
  2006年   72篇
  2005年   78篇
  2004年   62篇
  2003年   74篇
  2002年   74篇
  2001年   82篇
  2000年   67篇
  1999年   54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 毫秒
101.
“十一五”以来,在科技部、农业部等国家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全国各有关单位和广大科技人员的共同努力,农作物种质资源在考察收集、繁殖更新、编目入库、深入鉴定、种质创新、广泛利用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02.
中国野生鸭茅种质资源锈病抗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鸭茅是一种著名的温带牧草,容易感染锈病。本研究从植株感病率、感病严重度、病情指数和反应指数4方面对国内37份鸭茅种质资源(野生资源35份)进行锈病的病情调查及抗病性研究。研究初步揭示了鸭茅锈病的发病规律,研究结果显示02-106、02-107、90-130、02-115等4份材料对鸭茅锈病具有较好抗性,可作为育种材料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03.
《生物技术世界》2010,(4):11-11
我国第一个以耐盐植物为主的种质资源数据库在山东省科学院生物所建成。该数据库涵盖了自1953年以来世界上各相关研究单位公开发表的耐盐植物信息,涉及99638个分类种。同时,与数据库相对应的,耐盐植物种质资源实体库正在建设中。  相似文献   
104.
贵州喀斯特山区野生葡萄实生苗抗旱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4份2生年喀斯特山区野生葡萄实生苗为试材,通过塑料大棚盆栽试验研究了自然干旱胁迫下野生葡萄幼苗的外观形态特性和生理指标变化规律,探讨其抗旱性及其抗旱机理.结果表明;(1)4份野生葡萄的抗旱性存在明显差异,以葛藟葡萄'小七孔-3'的抗旱性最强,毛葡萄'天河潭-2'的最差.(2)干旱胁迫期间,'小七孔-3'的1级旱害症状出现时间比'天河潭-2'晚12d,且旱害指数始终小于其他3份种质.(3)抗旱性强的野生葡萄叶片相对含水量、可溶性蛋白含量高于抗旱性差的株系,而其叶片水分饱和亏、细胞膜透性、丙二醛(MDA)含量变化则相反,且材料间差异随着干旱程度的增强而增加;(4)野生葡萄叶片相对含水量与其旱害指数间呈极显著负相关,而其水分饱和亏、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含量与旱害指数间呈极显著正相关;细胞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含量增加是导致葡萄旱害的首要因素.研究发现,在干旱胁迫下,抗旱性强的野生葡萄叶片膜系统稳定,水分散失较少,细胞电解质外渗较低,渗透调节物质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加,从而维持了正常的生理代谢活动.  相似文献   
105.
92份棉花资源遗传多样性的SSR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选用均匀分布于棉花全基因组的132个SSR标记,对精选的92个棉花品种(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共扩增出494个多态性条带,每个引物平均3.69个.等位基因变异的多态性信息含量(PIC)在0.010 0~0.871 4之间,平均为0.546 6.采用NTSYS-pc软件计算品种对间的相似系数, 92个品种之间的成对相似系数平均为0.729 2±0.135 0,变幅在0.411 8~0.957 5之间,其中陆地棉种内48.94%的品种对相似系数≤0.800 0,海岛棉种内50.91%的品种对相似系数≤0.800 0,表明此自然群体的遗传基础较为宽泛.根据Jaccard's相似系数所得的UPGMA聚类图和系谱追溯的结果显示,此群体中品种的选育过程复杂,血统来源多样,存在较高程度的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106.
黄瓜DAMD反应体系的建立及种质遗传资源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L16(45)正交试验,研究Mg2+、dNTPs、Taq酶、引物和模板DNA对黄瓜DAMD(direct amplificationof minisatellite region DNA)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的DAMD反应体系包括1×Taq酶缓冲液、1.5 mmol/LMg2+、0.25 mmol/L dNTPs、1.2 UTaq酶、2.0μmol/L引物和10~80 ng模板DNA,总体积20μL.采用该体系并结合温度梯度PCR,确定了15种小卫星核心DNA引物的适宜退火温度.利用这些引物对20份不同类型的黄瓜材料进行扩增,引物平均检测到10.2个位点,平均多态性位点7.3个,平均多态性百分率71.4%.PCA分析表明,20份材料明显可分为3个区域,第I区包含绝大部分华南型黄瓜,第II区包含绝大部分华北型黄瓜,第III区为野生型黄瓜.此结果与SSR标记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证明本实验构建的DAMD反应体系的稳定性及DAMD标记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7.
离体筛选抗枯萎病辣椒新种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个辣椒(Capsicum annuum L.)自交系子叶诱导产生的愈伤组织为材料,辣椒枯萎菌粗毒素为选择剂,筛选抗枯萎病辣椒新种质.结果表明,枯萎菌粗毒素对辣椒子叶愈伤组织诱导、生长及不定芽分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随着粗毒素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增强;在枯萎菌粗毒素质量浓度为0.60 g·L-1条件下,筛选、鉴定并获得了抗枯萎病辣椒体细胞变异无性系,且成功再生抗性植株.从而证明,离体筛选抗枯萎病辣椒新种质的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8.
老芒麦遗传多样性及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的研究对我国北方草原及青藏高原高寒草甸的退化草地改良、发展草地畜牧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老芒麦在形态学、细胞学、蛋白质和DNA分子水平上的遗传多样性研究概况,并总结了国内老芒麦的育种研究进展。目前国内外专门针对不同老芒麦种质材料(accession)或居群(populations)遗传多样性的研究鲜见报道,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与披碱草属(Elymus)及其近缘小麦族物种的系统进化研究方面;其次,我国仅有6个老芒麦国家审定品种,且育种手段较单一、落后,育成品种优势集中在产量和适应性上,缺乏对抗逆性种质的筛选培育。  相似文献   
109.
小麦光温敏雄性不育相关基因的DDRT-PCR分析及功能预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小麦光温敏雄性不育系BS210为试材,分别在北京顺义(可育环境)和安徽阜阳(不育环境)两种诱导育性表现的生态环境下种植,并于雌雄蕊分化期、药隔形成期、花粉母细胞形成期、四分体期和单核期5个时期提取小穗组织的RNA,利用DDRT-PCR方法分离不育系在光、温因子诱导下的差异表达mRNA,并通过反向Northern 进行验证.对获得的20条差异表达的EST进行了测序和BLAST分析,得到了4个候选基因的片段,对其进行5′Race 扩增、序列分析及功能预测.结果表明:它们分别与水稻的DNA修复重组蛋白基因rad50、小麦穗部表达的LRR重复序列型类受体激酶基因、玉米叶片坏死斑点L1s1基因的序列相似性分别为89%、89%和88%,另外还筛选到1个未知功能的新基因片段,它和rad50分别在可育和不育环境下表达的mRNA具有相同的5′端编码区,但3′端非编码区  相似文献   
110.
通过踏查法对江西婺源县蜡梅属资源进行调查,阐述了婺源县蜡梅属植物的分布、形态特征、群落学特点和开发利用状况.并提出要加强当地蜡梅的就地保存工作,用人工栽培来取代对野生资源的掠夺,以确保资源的永续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