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7篇
  免费   135篇
  国内免费   439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49篇
  2021年   57篇
  2020年   49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51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85篇
  2013年   68篇
  2012年   64篇
  2011年   84篇
  2010年   63篇
  2009年   94篇
  2008年   84篇
  2007年   65篇
  2006年   63篇
  2005年   86篇
  2004年   77篇
  2003年   57篇
  2002年   56篇
  2001年   54篇
  2000年   56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41篇
  1997年   49篇
  1996年   53篇
  1995年   59篇
  1994年   60篇
  1993年   53篇
  1992年   34篇
  1991年   32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981.
记述中国三节叶蜂科异三节叶蜂属1新种:环腹异三节叶蜂Alloscenia tricincta,sp.nov.,编制了异三节叶蜂属中国种类检索表,新种模式标本保存在中南林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模式昆虫标本室。  相似文献   
982.
苯胺、硝基苯和三硝基甲苯生物降解研究进展   总被引:36,自引:0,他引:36  
苯胺、硝基苯和TNT类化合物是广泛应用的化工原料 ,目前它们已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 ,并危及人体的健康。利用微生物处理环境中污染物的方法目前倍受青睐。迄今为止 ,人们已经找到了很多环境污染物的降解微生物。综述了降解苯胺、硝基苯和TNT的微生物及其降解机理 ,并指出DNA改组等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为彻底治理环境污染指明了出路  相似文献   
983.
Yi FX  Sun P  Huang SL  Liu WL  Guo ZG 《生理学报》1999,51(4):425-429
包括血管内皮细胞在内的多种细胞和组织存在腺苷三磷酸双磷酸酶,但心内膜内皮细胞是否含有apyrase尚无报道。本文旨在研究牛心内膜内皮细胞apyrase的特性。以无机磷释放法检测培养牛心内膜内皮细胞(BEEC)apyrase的活性,公认的apyrase抑制剂叠氮钠呈浓度依赖性地抑制apyrase活性;另一种apyrase抑制剂氟化钠也明显抑制apyrase活性地抑制活性而Na^+/K^+-ATPas  相似文献   
984.
应用妊娠 6~ 8周的人工流产蜕膜组织为材料进行离体人工蜕膜细胞培养 ,观察两种化学结构完全不同的特异性钙调素拮抗剂——三氟拉嗪、蝙蝠葛碱衍生物 ,以及 Ca2 + 螯合剂—— EGTA和 Ca2 +载体—— A2 3187对蜕膜细胞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 :三氟拉嗪、蝙蝠葛碱衍生物与 EGTA对蜕膜细胞活力的抑制作用与药物的浓度及其作用时间密切相关 ,随着浓度加大及作用时间延长而增强。≥ 1 5 μmol/L的三氟拉嗪或≥ 2 5 μmol/L的蝙蝠葛碱衍生物 ,或2 mmol/L的 EGTA均可明显抑制蜕膜细胞活力。三氟拉嗪和蝙蝠葛碱衍生物作用 96小时后分别使细胞活力降至对照组的 8.7%和 1 2 .0 % ,EGTA作用 72小时后降至对照组的 2 8.6%。6μmol/L的 A2 3187可一定程度地刺激细胞活力上升 ,但这种刺激效应随作用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减弱。EGTA可增强三氟拉嗪对细胞活力的抑制作用。由此推测 ,Ca2 + -钙调素系统可能直接参与子宫蜕膜的发育和维持 ,并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这可能也是钙调素拮抗剂抗早孕的主要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985.
三裂叶豚草和普通豚草的染色体核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祖元刚  沙伟 《植物研究》1999,19(1):48-52
本文对产自中国东北地区和南昌市的三裂叶豚草和普通豚草进行了染色体观察与核型分析,两种豚草的染色体数目分别为2n=24和2n=36,与前人的报导一致,染色体核型未见到报导。  相似文献   
986.
细胞外Ca2+对爪蟾脑片神经元微抑制性突触后电流的调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Wang H  Cai HR 《生理学报》2003,55(5):599-606
应用盲法膜片钳全细胞记录技术,以爪蟾视顶盖神经元微抑制性突触后电流(miniature inhibitory postsyn-aptic currents,mIPSCs)为指标,观察了细胞外Ca^2 对爪蟾脑片神经元突触后mIPSC的调制。结果表明:用细胞外无钙或无钙含乙二醇双乙胺醚-N,N′-四乙酸(EGTA)(200nmol/L—2mmol/L)溶液灌流,均可使mIPSCs的发放频率降低;非特异性钙离子拮抗剂氯化铬(100μmol/L)也可使mIPSCs的频率降低;内质网钙泵抑制剂thapsigargin(TG)以及内质网ryanodine受体(RyR)激动剂ryanodine均可使mIPSCs频率升高,内质网RyR拮抗剂普鲁卡因则可降低mIPSCs的频率;磷脂酶C抑制剂U73122也可降低mIPSCs的频率,对三磷酸肌醇(inositol 1,4,5-triphosphate,IP3)水平有抑制作用的咖啡因亦可显著地降低mIPSCs,甚至完全抑制mIPSCs。从而表明:对突触前神经元及其末梢,细胞外钙离子可通过细胞膜上的钙通道进入细胞内,使细胞内钙浓度升高,突触前神经末梢释放出更多的神经递质。进而可能使突触后mIPSCs的频率增加;突触前细胞内钙储池上的Rya和IP3R均可介导钙从其中释放,并也可使突触前细胞内的钙离子浓度升高,进而可能使突触后mIPSCs的发放频率增加。  相似文献   
987.
为进一步拓展硕士研究生课程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手段,在促进教学效果提升的同时,使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得到加强,应用“三阶段教学法”对工业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进行改革。通过第一阶段理论知识的巩固与学习,使学生的知识基础得到加强,促进自主学习能力、总结提炼能力的提升;通过第二阶段前沿知识的捕捉与探索,启发学生的科研和创新思维,促进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通过第三阶段工程应用的分析与设计,培育学生工程思想,开阔学生专业视野,促进工程设计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的提升。在教学实践中,对每个阶段教师应重点关注的问题进行总结与反思,力求更加精准地掌控教学过程,对学生实施更加个性化的教学管理。在成绩评定办法中,通过强化过程性考核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使总评成绩能够全面地反映学生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988.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也是老年人痴呆最常见的原因,其病因目前尚未阐明。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A7 (ATP-binding cassette transporter A7,ABCA7)在脑中有较高的表达水平,参与脑内脂质代谢、吞噬作用以及免疫反应等过程。自从全基因组关联研究将ABCA7确定为AD的风险基因以后,越来越多的来自体内外和基于人的研究证实,ABCA7是早发和迟发型AD最重要的风险基因之一。本文对ABCA7在AD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进行综述,以期为AD的防治提供新的治疗靶点和途径。  相似文献   
989.
牯岭凤仙花(Impatiens davidii)为中国特有的珍稀观赏花卉, 野生种群较小, 同时依赖特殊的传粉者三条熊蜂(Bombus trifasciatus)授粉, 为特化传粉植物, 传粉资源为限制其种群扩散的重要因素。该研究基于63条牯岭凤仙花分布数据、54条三条熊蜂分布数据、19个环境气候因子, 运用最大熵(MaxEnt)模型模拟预测当前及未来(2050s、2070s) 3种气候代表性浓度路径情景RCP2.6、RCP4.5、RCP8.5下牯岭凤仙花和三条熊蜂的潜在分布区域。结果表明: 影响牯岭凤仙花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为最暖季度降水量。当前气候条件下, 牯岭凤仙花与三条熊蜂具有较高的地理分布重合度、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合度, 共同分布区域占比高达99.09%, 较大程度上保证了牯岭凤仙花的传粉资源; 在未来3种气候情景下, 牯岭凤仙花分布区域向东北、华北扩张, 适生面积增加6.60-22.19万km2; 三条熊蜂适生区整体略微北移, 适生面积增加4.48-15.50万km2; 两者共同分布区域占牯岭凤仙花适生区域比例降低1.40%-9.00%, 表明未来牯岭凤仙花适生区可能受到气候变化和传粉资源缺失共同影响。  相似文献   
990.
摘要 目的:研究三阴乳腺癌(TNBC)新辅助化疗(NACT)的预后与Ki-67、TOPK的表达情况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4年3月至2016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并行NACT的TNBC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免疫组化法检测肿瘤组织中Ki-67和TOPK的表达,分析两者的表达与患者临床资料的关系,应用COX回归模型进行生存分析,分析影响TNBC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在治疗情况方面,91.11 %(82/90)的患者接受了≥4个周期的NACT治疗,84.44 %(76/90)的患者接受了手术治疗,术后pCR为22.22 %(20/90),ORR为75.56 %(68/90)。为期5年的随访中,90例患者中共死亡8例(死于TNBC者6例,其他原因2例),失访2例;治疗后Ki-67和TOPK的阳性率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Ki-67、TOPK阳性和阴性表达病例在不同TNM分期、淋巴结是否转移上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Ki-67和TOPK阳性表达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显著短于阴性表达者(P<0.05);TNM分期、淋巴结转移、Ki-67和TOPK阳性表达均为影响TNBC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Ki-67和TOPK在TNBC组织中的表达与患者的病理学特征及预后密切相关,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