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6篇
  免费   125篇
  国内免费   212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67篇
  2011年   88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71篇
  2008年   74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41.
旨在研究乙醇对山羊瘤胃液与水稻秸秆厌氧共培养的影响。利用频繁传代的体外发酵技术和高通量测序方法,分析了短链脂肪酸(SCFA)产量和细菌群落的变化。结果表明,经体外培养传代8次的稻秸发酵液的总短链脂肪酸产量显著高于瘤胃液(P<0.01);与未添加乙醇的稻秸发酵液相比,添加乙醇显著提高了乙酸、戊酸和己酸的比例,降低了丙酸和丁酸的比例(P<0.01),总SCFA产量及异丁酸和异戊酸比例无显著差异。与瘤胃液相比,稻秸发酵液的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相对丰度下降,厚壁菌门(Firmicutes)相对丰度升高(P<0.05),且添加乙醇显著提高了厚壁菌门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的相对丰度(P<0.05);添加乙醇使双歧杆菌属(Bifidobacterium)、未定性的毛螺菌属(unidentified Lachnospiraceae)、产琥珀酸菌属(Succiniclasticum)、脱硫弧菌属(Desulfovibrio)和未定性的梭菌属(unidentified Clostridiales)的相对丰度显著升高(P<0.05)。乙醇使稻秸发酵液的显著性差异物种(Biomarker)增加;稻秸发酵液与瘤胃液亲缘关系较近,而添加乙醇显著改变了细菌区系;短链脂肪酸比例在稻秸发酵液细菌群落多样性中具有重要作用。研究表明,体外频繁传代和添加乙醇可以提高稻秸发酵液的乙酸、戊酸和己酸产量,乙醇改变了稻秸发酵液的细菌群落结构。  相似文献   
42.
曹慧贞  孙航  孙允霄 《生命科学》2020,32(6):581-589
伊马替尼(imatinib, IM)是BCR-ABL1、KIT和PDGFR等多种酪氨酸激酶的抑制剂。90%~95%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含有BCR-ABL融合基因,85%~90%的胃肠道间质瘤(GIST)存在KIT或PDGFRA突变,目前IM主要作为靶向药应用于CML和GIST,它的问世是CML和GIST治疗的重大突破。然而,约30%的CML由于耐药或不耐受而停止使用,约50%的GIST在治疗后的两年内出现了耐药,因此,了解IM耐药机制对于解决IM耐药问题至关重要。miRNA (microRNA, small RNA)是一类长约22 nt的非编码RNA,可通过与特定mRNA结合或调节特定mRNA的翻译过程来调控基因的表达。许多药物耐药与miRNA的异常表达有关,miRNA与IM耐药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改变miRNA的表达模式可以有效抑制耐药和应对治疗。该文综述了miRNA表达与IM耐药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为解决IM耐药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3.
目的观察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与宫颈癌中miR-218表达的关系。方法收集2015年6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手术切除的宫颈癌组织并检测高危型HPV感染情况和miR-218表达量。培养HPV16阳性的SiHa细胞株并进行分组,阴性对照(NC)组转染NC模拟物、miR-218组转染miR-218模拟物,检测两组细胞凋亡率、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l-2)、Bcl-2相关x蛋白(Bax)、Bcl-2相互作用细胞死亡介导因子(Bim)、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Caspase)-9、Caspase-3的mRNA表达量及凋亡通路分子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c-Jun基因(c-Jun)、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的蛋白表达量。结果高危型HPV阳性的宫颈癌组织中miR-218表达量减少。转染24 h后,miR-218组细胞凋亡率、细胞中Bax、Bim、Caspase-9、Caspase-3的mRNA表达量及JNK、c-Jun的蛋白表达量均明显高于NC组,而细胞中Bcl-2的mRNA表达量及PI3K、AKT、mTOR的蛋白表达量均低于N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miR-218在高危型HPV感染的宫颈癌组织中表达减少。增加miR-218的表达能够促进HPV感染宫颈癌细胞的凋亡。该调控作用与JNK/c-Jun通路的激活及PI3K/AKT/mTOR通路的抑制有关。  相似文献   
44.
溶瘤病毒(oncolytic virus,OV)是一类能选择性地在肿瘤细胞中复制并且能够溶解肿瘤细胞,对正常组织细胞无损伤的自然状态或基因改造过的病毒。肠道病毒(enterovirus)是一类单股正链RNA病毒,包括脊髓灰质炎病毒(Poliovirus, PV)、柯萨奇病毒和埃可病毒等。研究证实多种肠道病毒具有溶瘤作用,如已在拉脱维亚等国上市的RIGVIR~?(埃可病毒7型,Echovirus 7, ECHO7),已进入Ⅱ期临床试验的柯萨奇病毒A组21型(Coxsackievirus A21, CVA21),以及处于临床前研究阶段的柯萨奇病毒B组3型(Coxsackievirus B3, CVB3)及PV等。现就有关肠道病毒的溶瘤作用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45.
人乳头瘤病毒6型(Human papillomavirus type 6,HPV6)是引起生殖器疣与复发性喉乳头瘤的主要病原体之一.为明确2019年济南市1例尖锐湿疣患者的病毒基因组序列特征,本研究提取其尖锐湿疣组织标本总DNA,分两段进行HPV6全基因组PCR扩增和步移法Sanger测序,将拼接后的序列与全球36条不同来源的HPV6全基因组序列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显示,1013/19/JN/CHN/HPV6株(以下简称1013/HPV6)基因组全长8031bp,属于变异谱系B1,与全球不同地区HPV6分离株序列的同源性为98.4%~99.9%.1013/HPV6株与B1亚谱系参考株AF092932全基因组序列相比具有19个核苷酸变异位点,分布在7个开放阅读框架(Open Reading Frames,ORFs)和非编码区内.本研究首次分析了分离自中国大陆的HPV6全基因序列特征,研究结果为HPV分子进化的进一步研究和分型诊断试剂的优化提供了数据.  相似文献   
46.
黄泽宏  姚星妹  黄守杰  吴婷 《病毒学报》2021,37(5):1179-1186
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可导致肛门-生殖器及口咽等多部位肿瘤.近年来,随着对HPV研究的深入及多种HPV疫苗陆续上市,HPV疫苗对于多部位肿瘤的保护效果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已有大量研究证明HPV疫苗能够有效预防宫颈癌的发生,而近年也逐渐积累了一些HPV疫苗预防宫颈以外部位肿瘤的证据.本文拟综述HPV疫苗对于头颈、肛门、外阴与阴道、阴茎部位肿瘤保护效果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7.
为构建含东北地区人乳头瘤病毒16型(HPV16)全基因组的HPV16.HaCaT细胞模型,收集中国东北地区HPV16单一感染患者宫颈脱落细胞,提取DNA,将HPV16全基因组分成4个区段,通过4对特异性引物对HPV16全基因组进行分段扩增,测序后进行序列拼接及核酸序列分析,克隆HPV16全基因组序列;通过细胞转染,构建含HPV16全基因组的HPV16.HaCaT重组细胞模型;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和细胞免疫荧光法检测重组细胞内HPV16早期基因的表达.成功克隆出中国东北地区HPV16全基因组序列(GenBank登录号:MW320358);构建了东北地区HPV16全基因组的重组质粒及HPV16.HaCaT重组细胞模型;证明了 HPV16早期基因E1-E4、E5、E6和E7在重组细胞模型内均有表达,从而获得中国东北地区HPV16全基因组序列及含有HPV16全基因组的HPV16.HaCaT重组细胞模型.  相似文献   
48.
牛乳头瘤病毒是一种能够引起牛发生皮肤乳头状瘤、纤维素瘤、膀胱和食道癌的DNA病毒,现已在牛群中广泛传播,对牛养殖业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为了诊断甘肃某荷斯坦奶牛场300多头泌乳期奶牛乳头突发疣状物的病因,本研究采用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观察、组织病理学、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和基因测序技术,对患有疣状物的奶牛进行综合诊断.结果 表明,乳头患疣状物奶牛的其它部位无类似生长物,无发烧、疼痛等异常临床症状,组织病理学HE检测疣状物呈现角化过度和细胞空泡化现象,这与牛乳头瘤病毒感染的组织病理变化相似,并且用PCR方法获得了牛乳头状瘤病毒L1基因,测序比对结果显示为乳头瘤病毒7型基因,核苷酸同源性达98%以上.因此,本次荷斯坦奶牛乳头突发疣状物为乳头瘤病毒7型感染引起的,这是甘肃地区首次发现该基因型乳头瘤病毒,应引起奶牛场与防疫部门的重视.  相似文献   
49.
目的探究阴道微生态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以及宫颈病变之间的相关性,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就诊于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妇科门诊,同时行爱必维(细菌性阴道病五项联合测定试剂盒)检测、HR-HPV检测及宫颈组织病理检查的343名妇女作为研究对象,分析相关检测数据并探究阴道微生态与HR-HPV感染以及宫颈病变的相关性。结果过氧化氢阳性、唾液酸苷酶阳性、白细胞酯酶阳性、乳杆菌数量减少及阴道清洁度3~4度的妇女感染HR-HPV及发生宫颈病变的可能性显著大于过氧化氢阴性、唾液酸苷酶阴性、白细胞酯酶阴性、乳杆菌数量较多及阴道清洁度1~2度的妇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过氧化氢、唾液酸苷酶、白细胞酯酶及阴道清洁度3~4度均为影响宫颈病变的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阴道微生态失衡与HR-HPV感染以及宫颈病变有一定关联,纠正阴道微生态失衡可一定程度上预防HR-HPV感染及宫颈病变。  相似文献   
50.
目的:了解兰州市门诊病人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情况、年龄分布及与宫颈病变相关性,免疫组化法测不同宫颈病变组中P16表达,了解P16在筛查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中的作用。方法:收集兰州市2009年10月至2011年3月782例门诊女病人,核酸分子快速导流杂交基因芯片技术(HyBrimax)对宫颈脱落细胞行HPV分型检测,分析门诊病人中HPV感染状况及年龄分布。部分细胞学异常或高危HPV阳性者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病理检查宫颈病变程度及与HPV感染相关性,免疫组化法检测宫颈组织中P16蛋白表达情况。结果:兰州市门诊782例病人中,HPV阳性率28.64%(224/782),21种亚型检测出17种,排在前5位亚型分别为HPV16、HPV58、HPV68、HPV52、HPV33,各年龄组间HPV感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1-30岁之间感染占37.42%。117例病检组织中,HPV在正常/炎症、CINⅠ、CINⅡ-Ⅲ、ICC组中阳性率分别为35.55%、65.60%、88.46%、100%,各组间HPV感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P16表达依次增高,阳性率分别为22.22%、56.25%、84.61%、10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6.124,P=0.001)。结论:兰州市门诊病人HPV感染阳性率为28.64%,各年龄组间感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宫颈病变加重,HPV检出率及P16蛋白表达均增高,二者联合检测有助于早期诊断及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