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1篇
  2022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51.
MRSA与VRE在医院获得性感染中检出率的不断增加给临床治疗由此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因此迅速隔离带菌者,防止院内感染的传播,提高治疗效果至关重要。本文旨在综述能直接从患者的送检原样本中检出MRSA和VRE的快速诊断试验的研究。  相似文献   
52.
近年来肠球菌逐渐成为院内感染的重要病原菌,尤其引人关注的是万古霉素耐药性肠球菌(VRE)有不断增多的趋势。了解VRE的耐药机制对有效控制其扩散传播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就VRE基因组学及蛋白质组学的研究进展情况进行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53.
相对于小分子抗菌剂,高分子抗菌材料会对细菌的胞膜产生物理破坏,从而降低病原体产生耐药性的可能;另外,高分子抗菌材料不但具有较高的抗菌性能,抗菌作用时效长,环境污染小,而且对人体伤害小,具有更好的选择性。因此,高分子抗菌材料的研究受到广泛关注。此外,还可以将小分子抗生素负载到高分子纳米载体中,实现小分子抗菌剂的传输与协同抗菌。本文构筑了两亲性高分子聚(N,N-二甲氨基乙酯-嵌段-聚苯氧异丙醇)(PDMAEMA-b-PPOPMA),自组装得到纳米囊泡,被用来物理包埋万古霉素(Vancomycin),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表现出良好的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54.
重症监护病房分离菌菌谱及其耐病性分析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目的了解重症监护病房(ICU)院内分离菌菌谱及细菌耐药情况,为临床防治院内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对汕头大学第一附属医院ICU 2000年1月~2003年12月所分离的细菌菌株、真菌及细菌耐药性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4年共分离获得菌株460株,分离菌仍以G^-菌为主.占57.4%.其次G^ 菌占27.2%,真菌占15.4%。G^ 分离率逐年增多,由2000年的20.7%上升到2003年的28.3%。G^-以肠杆菌属为主。G^ 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为主,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占G^ 的90.9%。真菌以白色念珠菌为主。前6位分别为金葡菌(13.7%)、肺炎克雷伯杆菌(12.6%)、埃希肠杆菌(11.5%)、白色念珠菌(10.4%)、产气肠杆菌(9.3%)和嗜麦芽窄食黄单胞菌(5.4%)。体外药敏试验显示主要分离菌均呈多重耐病特性。只有万古霉素对G^ 具有很强抗菌活性,敏感率达100%。结论该ICU院内分离菌仍以G菌为主.G^ 菌分离率逐年增多,金葡菌已上升到第1位。细菌呈多重耐药特性,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在G^ 菌中比例很高,应高度重视。掌握该地区、该科室常见分离菌菌谱及其耐药特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5.
目的探讨导致我院儿童泌尿道感染细菌的菌群分布以及抗菌药物的使用。方法将中段尿标本接种于CLED培养基,致病菌用VITEK-60鉴定,药敏试验采用K-B法。结果共分离出123株致病细菌,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及铜绿假单胞菌是导致我院儿童泌尿道感染的主要病原菌,肠球菌是主要革兰阳性致病球菌。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头孢他啶的敏感性最高。肠球菌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阿莫西林/克拉维酸的敏感率最高。结论应继续加强对泌尿道感染的病原学及耐药监测,为临床经验用药提供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56.
万古霉素发酵废渣固态发酵生产单细胞蛋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万古霉素发酵废渣为唯一培养基,对固态发酵生产单细胞蛋白(SCP)进行了研究.经过筛选得到了一株白地霉HCCB 2267,它能以万古霉素发酵废渣为唯一底物生长.通过菌株驯化和培养条件优化,固态发酵产生的SCP可迭9.42×108个/g干重,其粗蛋白含量达47.24%,氨基酸总量从30.60%提高到46.28%.其优化的培养条件是:培养基起始含水量60%,起始pH 5.0~6.0,接种量15%,培养温度28~30℃,培养时间72h等.此外,筛选到的菌株对废渣中残存的菌丝体有降解作用.  相似文献   
57.
陈春辉  徐晓刚 《遗传》2015,37(5):452-457
万古霉素耐药肠球菌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被发现以来,已逐渐发展成为重要的医院感染病原菌。此类耐药肠球菌携带的万古霉素耐药基因簇编码产物可催化合成与万古霉素、替考拉宁等糖肽类抗生素亲和力极低的细胞壁前体导致耐药。目前已在肠球菌中发现的万古霉素耐药基因簇根据基因序列及构成不同分为9个型别;依据它们编码的连接酶合成产物不同又可分为D-Ala:D-Lac连接酶基因簇(VanA、VanB、VanD及VanM型)和D-Ala:D-Ser连接酶基因簇(VanC、VanE、VanG、VanL和VanN型)。这些耐药基因簇介导的耐药水平及其传播模式各有特点。文章综述了肠球菌中万古霉素耐药基因簇的类型、基因构成及传播特性。  相似文献   
58.
从万古霉素抗性突变体中筛选碱性纤维素酶高产菌株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芽胞杆菌 X—6 为出发菌株,经甲基磺酸乙酯( E M S) 和紫外线( U V) 复合诱变,选育万古霉素抗性突变体。研究结果表明,抗药性突变株碱性羧甲基纤维素酶( C M Case) 产量提高的正变率和正变幅度明显高于非抗药性菌株。从抗性突变株中获得 E V23 菌株,其产酶活力比出发株 X—6 提高320 % ,酶活力达353u/ ml。  相似文献   
59.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3,(32):I0001-I0001
荧光标记的万古霉素(一种用来治疗细菌感染的抗生素)可被用来检测动物的细菌感染和人类尸体中与生物材料相关的感染。发表在2013年10月的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这项研究。代表着用来检测可能是由以移植物形式存在的生物材料引起的细菌感染的一种灵敏的、具有特异性的和非入侵式的方法。  相似文献   
60.
万古霉素敏感性下降的金黄色葡萄球菌(VISA/hV ISA)日益增多,已经成为公共健康的重要威胁。来自临床或实验室的VISA/hV ISA菌株表现出一些共同特征,如细胞壁增厚,自溶活性降低,毒力减弱,醋酸盐代谢异常。金葡菌从VSSA到VISA/hV ISA的转化是一个逐步演变的过程,VISA中一些调控基因的变异,特别是如wal KR、graRS、vra SR、rpo B、rpo C、rpo D、agr、msrR、fdh2、sle1等基因连续的变异与金葡菌对万古霉素的耐药性相关。VISA/hV ISA中相应基因的变异也是VISA/hV ISA对宿主毒力减弱,持续定殖及对宿主适应性改变的遗传基础。为了预防和控制VISA/hI VSA感染,应全面了解其生物学特性,开发简便有效的检验方法,探索制定灵活的治疗策略,达到有效防治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