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22篇
  免费   214篇
  国内免费   63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7篇
  2022年   78篇
  2021年   133篇
  2020年   157篇
  2019年   109篇
  2018年   125篇
  2017年   172篇
  2016年   139篇
  2015年   138篇
  2014年   165篇
  2013年   162篇
  2012年   129篇
  2011年   125篇
  2010年   131篇
  2009年   121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88篇
  2006年   66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1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42.
中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然林资源是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与生态资源,在维护国土生态安全、应对气候变化、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作为覆盖范围最广、投资规模最大的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简称天保工程)自2000年正式启动以来,对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地区以及东北、内蒙古、新疆、海南等重点国有林区的森林资源保护修复、区域生态环境改善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等多方面都产生了巨大、深远影响。天保工程二期于2020年结束,全面定量评估天保工程的生态、经济和社会综合效益和国内外的巨大影响,可为全面推进我国天然林资源保护修复提供科技支撑,为后续政策修订提供决策依据。本文基于空间信息技术、样地调查、生态站观测、比较分析等手段,构建了适用于天保工程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估方法,涵盖森林资源、生态效益、社会经济效益、生态修复措施和政策设计5个方面,对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生态文明战略和《天然林保护修复制度方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为开展全国性的重大生态工程评估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43.
啮齿动物的群落结构受生态环境特征影响,并能反映环境变化规律。为探讨啮齿动物群落多样性及其与环境因子间的关系,利用铗捕法获得了新疆卡拉麦里山有蹄类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9种生境类型的环境因子及啮齿动物群落结构数据。2019-2020年春、夏季,共布设样地291块,有效铗日55269个,调查总面积176.875 km2,记录了啮齿类分布的12个环境因子。捕获啮齿动物419只,分属1目4科10属12种,优势种为三趾跳鼠(Dipus sagitta)和五趾跳鼠(Allactaga sibirica),分别占捕获总个体数的34.13%和27.68%。分析结果显示,卡山自然保护区啮齿类捕获率最高的生境类型为沙漠(2.18%);捕获鼠种的主要分布型为耐旱型(98.09%)。12个环境因子在9个生境类型中均呈极显著差异(P<0.01),说明该保护区啮齿动物分布的生境异质性高。冗余分析表明,海拔高度、植被种类、灌木盖度和灌木高度是决定啮齿动物群落结构最主要的4个环境因子,其中植被种数与啮齿类群落多样性呈正相关,随着植被种数数值的增加,除优势度指数外,其它多样性指数随之增加。  相似文献   
44.
中国国家森林公园碳储量及固碳速率的时空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森林生态系统在调节气候变化和维持碳平衡中具有重要作用。国家森林公园是森林保护的主要载体,探明其碳储量和固碳速率的变化对于森林生态系统的固碳能力评估和可持续经营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生态系统过程模型CEVSA2模型,模拟了1982—2017年中国881处国家森林公园的碳密度、碳储量和固碳速率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 国家森林公园平均碳密度为255.18 t C·hm-2,高于中国森林生态系统平均碳密度。2017年,国家森林公园总碳储量为3.56 Pg C,占全国森林生态系统总碳储量的11.0%~12.2%。1982—2017年国家森林公园平均固碳速率达到0.45 t C·hm-2·a-1,各地区国家森林公园固碳速率都在0.30 t C·hm-2·a-1以上。东北和西南地区国家森林公园的总碳储量最高。东北地区国家森林公园的土壤有机碳固碳速率最高,而华东和中南地区国家森林公园的植被碳固碳速率最高。国家森林公园面积占中国森林总面积的5.8%,在森林碳汇管理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准确评估国家森林公园的森林生长状况、固碳潜力和碳吸收特征,可为我国森林公园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总体评估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45.
ERF家族是植物所特有的APETALA2/乙烯响应因子(APETALA2/ethylene-responsive factor,AP2/ERF)转录因子家族的一个主要亚家族,其成员结构特点是仅含有1个58-60个氨基酸组成的AP2/ERF结构域。有关该家族成员的大多数研究集中在与寒、旱等非生物胁迫方面,最近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ERF在植物抵御病虫侵害等生物胁迫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ERF亚家族成员通过结合下游互作基因启动子区域的GCC box元件,从而激活或抑制这些病程相关基因的表达。同时ERFs参与水杨酸(salicylic acid,SA)、茉莉酸(jasmonic acid,JA)、乙烯(ethylene,ET)及过氧化氢(H2O2)等多种激素的信号途径,通过相互促进/拮抗高效协调体内不同激素抵御病原菌的入侵,提高植物的抗病、抗虫性。本文综述了ERF转录因子的结构功能特点、在不同植物抗生物胁迫中的调控方式,以及其通过协调不同激素信号途径相互作用来提高植物抗病虫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6.
47.
48.
From regional to global scales, anthropogenic environmental change is causing biodiversity loss and reducing ecosystem functionality. Previous studies have investigat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lant diversity and functional insect communities in temperate and also in tropical grasslands and forests. However, few studies have explored these dynamics in subtropical forests. Here, cavity-nesting Hymenoptera and associated parasitoids were collected across a controlled tree diversity experiment in subtropical China to test how predatory wasps, bees and parasitoids respond to tree species richness. Abundance and species richness of predatory wasps and parasitoids were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ree species richness, while bee abundance and bee species richness were unrelated to tree species richness. Our results indicate that tree species richness increases the abundance and species richness of important communities such as predators and parasitoids. Moreover, the results highlight the importance of subtropical forests in maintaining abundance and species richness of key functional insect groups.  相似文献   
49.
Global change exposes forest ecosystems to many risks including novel climatic conditions, increased frequency of climatic extremes and sudden emergence and spread of pests and pathogens. At the same time, forest landscape restoration has regained global attention as an integral strategy for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Owing to unpredictable future risks and the need for new forests that provide multiple ecosystem services, mixed-species forests have been advocated for this purpose. However, the successful establishment of mixed forests requires intrinsic knowledge of biodiversity's role for forest ecosystem functioning. In this respect,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ree-tree interactions and how they contribute to observed positive tree species richness effects on key ecosystem functions is critical. Here, we review the current knowledge of the underlying mechanisms of tree-tree interactions and argue that positive net biodiversity effects at the community scale may emerge from the dominance of positive over negative interactions at the local neighbourhood scale. In a second step, we demonstrate how tree-tree interactions and the immediate tree neighbourhood's role can be systematically assessed in a tree diversity experiment. The expected results will improve predictions about the effects of tree interactions on ecosystem functioning based on general principles. We argue that this knowledge is urgently required to guide the design of tree species mixtures for the successful establishment of newly planted forests.  相似文献   
50.
中国建立国家公园的目的是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原真性, 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国家公园的完整性和原真性评价是国家公园的布局规划、边界范围确定以及功能区划等研究的前提条件。为了评估国家公园自然生态系统完整性和原真性状态, 本文基于陆地自然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通过指标筛选、专家咨询、指标量化和建立综合评价模型, 构建了陆地自然生态系统完整性与原真性的评价指标体系及其量化评价方法。该评价方法包括5个自然生态系统完整性指标、5个自然生态系统原真性指标和2个综合评价指标。以浙江省钱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为例, 本文初步评估了其生态系统完整性与原真性状态, 并对评价结果进行了分级。按照本研究的评价方法, 钱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的自然生态系统完整性评价结果为52.83%, 评价等级为较差; 自然生态系统原真性评价结果为87.06%, 评价等级为好。钱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有待关注和提升的指标有保护区域完整性指数(27.00%)和旗舰种适宜生境完整性指数(53.04%)。最后, 本文结合研究区域评价结果对生态系统完整性和原真性领域应关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该自然生态系统完整性和原真性评价方法可提供一种评价指标覆盖较全面、数据易获取, 且评价结果易被决策者和管理者理解的评价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