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0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5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1.
通过RT-PCR法由斑马鱼脾脏克隆B细胞刺激因子baff基因,构建过表达斑马鱼baff且携带有绿色荧光标记蛋白的重组质粒pIRES2-GFP-baff;胚胎显微注射获得转基因斑马鱼胚胎;通过GFP荧光标记跟踪并筛选转基因阳性鱼;Western blot法鉴定Baff-GFP融合蛋白表达情况;qPCR检测baff,GFP及baff下游相关基因bcl-2,il-4mR-NA表达情况。结果表明细胞、胚胎及幼鱼baff和GFP均高表达,baff下游基因bcl-2激活和il-4基因抑制表达。通过胚胎显微注射法可成功获得过表达baff的转基因斑马鱼,此研究为建立红斑狼疮转基因斑马鱼模型及高通量筛选Baff拮抗剂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稳定抑制RPS7基因表达的宫颈癌HeLa细胞株。方法设计并合成靶向人RPS7基因的shRNA寡核苷酸片段,克隆到逆转录病毒载体pSIREN中,构建重组质粒pSIREN-RPS7-shRNA,转染293T细胞,将包装产生的重组逆转录病毒感染宫颈癌HeLa细胞,经嘌呤霉素筛选获得稳定的细胞克隆,用real-timePCR和Western印迹检测细胞中RPS7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获得了经测序鉴定正确的重组逆转录病毒质粒,逆转录病毒感染HeLa细胞后用嘌呤霉素筛选出的稳定细胞中,RPS7mRNA和蛋白水平均显著低于干扰对照细胞。结论成功构建了靶向人RPS7基因的shRNA逆转录病毒载体,建立了稳定抑制RPS7基因表达的宫颈癌HeLa细胞株.为进一步研究RPS7在宫颈癌中的生物学功能和作用机制提供了可靠的细胞模型。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促甲状腺激素受体(TSHR)在子宫颈癌组织的表达及其与乳头瘤病毒(HPV-16)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菌抗生物素过氧化物酶(SP)法检测79例子宫颈癌和30例子宫颈炎组织HPV-16与TSHR蛋白表达。79例癌症患者中病理分级〈Ⅱ级33例,≥Ⅱ级46例;病理分期〈Ⅱ期56例,≥Ⅱ期23例;无淋巴结转移66例,有淋巴结转移13例;肿瘤大小〈3cm44例,肿瘤大小≥3cm35例。结果HPV-16在子宫颈癌表达率55.70%明显高于宫颈炎5%(P〈0.05),TSHR在子宫颈癌表达率68.35%明显高于宫颈炎26.67%(P〈0.05)。HPV-16表达与肿瘤的大小、肿瘤分级、分期、淋巴结转移不相关。TSHR表达与肿瘤的大小呈正相关,P〈0.05,与肿瘤分级、分期及淋巴结转移不相关。HPV-16与TSHR在宫颈癌表达呈正相关。结论HPV感染对宫颈癌病变起到强烈的预警作用。TSHR不仅在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表达,在子宫颈癌细胞也表达,TSHR过表达能促进宫颈细胞的异常增殖,其异常功能可能是恶性肿瘤特定的临床表型。HPV与TSHR在子宫颈癌变过程中起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临床分离大肠埃希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耐药机制及流行情况,为临床用药和院内感染监控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2年8月至2013年7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厄他培南不敏感的大肠埃希菌10株,采用VITEK Compact2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检测18种常用抗菌药物的MIC值;改良Hodge试验检测碳青霉烯酶,PCR扩增包括碳青霉烯酶基因在内的多种B.内酰胺酶基因;应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析菌株同源性。结果分离菌株来自不同病区无聚集现象,标本来源以尿液为主;菌株对广谱青霉素、三代、四代头孢菌素、氟喹诺酮类和酶抑制剂复合物耐药严重,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较为敏感;PCR扩增几乎所有菌株携带ESBL基因,只有一株除外,其中主要是blarsm和、blactx-mo3株blaNOM-1基因阳性,未检出其他碳青霉烯酶基因;脉冲场凝胶电泳分析表明,菌株之间没有克隆关系。结论该院分离10株大肠埃希菌对碳青霉烯类耐药主要是存在NDM-1金属酶联合ESBL,菌株间未发现克隆传播。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索利用液相色谱-质谱(LC—MS)进行细菌快速药敏试验的方法。方法选择肠杆菌科和非发酵菌,以头孢他啶作为目标抗生素,测定不同时间段培养肉汤内头孢他啶的残存量作为判断药敏结果的依据。结果不同敏感性的细菌培养基中残留的头孢他啶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C—MS技术可以用于细菌的快速药敏试验。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我院血液病房近7年临床分离细菌的分布及耐药特征,为临床合理选用抗生素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2011年间南京市鼓楼医院血液病房临床分离的细菌及药敏试验资料.鉴定菌种采用VITE-ATB系统并以Kirby-Bauer 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根据NCCLS标准判断结果.结果:7年间共送检标本5802例次,分离出细菌897株.其中革兰氏阴性菌占63.9%,革兰氏阳性菌占36.1%.革兰氏阴性菌中肠杆菌科细菌占48.8%,非发酵菌占38.8%;革兰氏阳性菌中葡萄球菌及肠球菌分别占70.9%及l9.5%.大肠埃希菌及肺炎克雷伯杆菌ESBLs的检出率分别为68.1%及27.3%;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中甲氧西林耐药株(MRSA和MRCNS)检出率分别为79.5%及85.3%.我科病房检出了替考拉宁中介金黄色葡萄球菌1株及万古霉素耐药人葡萄球菌.结论:血液病房病原菌分布仍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总体细菌耐药性呈增长趋势,并出现对亚胺培南耐药的肠杆菌科、万古霉素耐药及替考拉宁不敏感的葡萄球菌属.  相似文献   
17.
目的:拟研究改良备皮液对比传统备皮液所用时间、患者舒适度及切口感染率,为临床提供一种新的、有效的备皮溶液.方法:将我科180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肥皂水的方法进行头部备皮,观察组采用改良头部备皮液进行头部备皮,根据所用时间、患者舒适度及切口感染率作为评定指标,观察收集数据,并同时将两组数据进行比较及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的皮肤划痕各级别数量明显小于对照组;患者接受备皮时的有关感受和备皮后询问,对疼痛的反应观察组小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备皮区域细菌数及备皮所用时间也均小于对照组,两组间各数据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头部皮肤准备为神经外科预防术后切口感染的重要防治性措施之一.采用改良备皮液备皮可以减少皮肤划痕,提高舒适度,降低切口感染率,缩短备皮所需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男性冠心病(CHD)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睾酮(T)及肌钙蛋白Ⅰ(cTnI)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将110例男性冠心病患者分为三组:SAP组51例、UAP组36例、AMI组23例,对各冠心组患者血清Hcy、T及cTnI等指标水平进行检测,并与健康对照组40例健康受试者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冠心病组血清Hcy、cTnI水平均显著升高,而血清T水平显著降低,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AMI组比较,SAP组、UAP组血清Hcy、cTnI水平均显著降低,T水平显著升高,组间差异亦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UAP组比较,SAP组血清Hcy、cTnI水平均显著降低,血清T水平显著升高,组间差异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患者血清Hcy与cTnI水平呈正性显著相关(P<0.05);血清T与Hcy、cTnI水平之间均呈负性显著相关(P<0.05).结论:检测男性冠心病患者血清Hcy、T及cTnI水平对患者疾病预防及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Anoxybacillussp.DL3的产蛋白酶条件及其酶学性质进行研究,为下一步进行蛋白酶基因的克隆、表达提供依据。方法:应用常规方法液体培养细菌,研究温度、pH、培养基中碳源、氮源对菌株产蛋白酶的影响,硫酸铵盐析的方法提取酶液,并采用Folin法测酶活性。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在OD680hi/1测吸光值。并对提取的蛋白酶液进行酶的最适温度、pH以及酶的热稳定性和pH稳定性研究,向酶液中添加金属离子和EDTA、PMSF,研究其对酶活性的影响。结果:在培养基初始pH是6.5,培养温度为40℃时菌株产酶酶活性最大;培养基中以乳糖为碳源,酵母膏和硫酸铵为氮源,碳源与氮源的比例为1:2时,酶活最大。酶学性质研究结果显示:该酶的最适反应温度是55℃,最适反应pH是7.0;在50℃保温20min-80min内,酶活力下降幅度较小。60℃保温60min后,仍保持约60%的酶活。70℃保温60min后,残余酶活为30%。该酶在pH为6.0~8.0范围内,相对酶活差别不是很大,下降趋势大致相同。在强碱条件下,相对酶活下降很明显。Fe2+、Cu2+和Hg2+对酶活性有明显的抑制作用;Ca2+、Mg^2+、Mn2+等金属离子对酶活性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乙二胺四乙酸(EDTA)和苯甲基磺酰氟(PMSF)对酶活性也有一定抑制作用。结论:Anoxybacillussp.DL3所产的蛋白酶为嗜热中性蛋白酶,此酶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和pH耐受性,该菌株具有进一步开发、利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高健  赵鼎 《生物工程学报》2019,35(4):718-725
将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多个B细胞预测表位串联表达(命名为B102),并初步评价其作为诊断抗原的血清学诊断价值。将MtbPstS1、ESAT6、CFP10、Ag85B、Ag85A及PPE54等6个蛋白的11个B细胞预测表位串联,加入合适的连接臂后全基因合成;将多表位片段插入带有TRX标签的表达质粒中,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诱导表达,并利用Ni~(2+)-Chelating亲和层析和DEAE阴离子交换层析纯化目的蛋白;利用Western blotting (WB)技术对目的蛋白抗原性进行鉴定,并建立Mtb抗体检测竞争法ELISA技术,初步评价此方法对阴阳血清样本的鉴别能力。目的蛋白以包涵体形式存在,其表达量约占菌体总蛋白的31.25%,经纯化及复性后蛋白B102可溶性存在,浓度为3.124mg/mL,纯度为96.71%;WB实验表明目的蛋白能与Mtb阳性血清相应抗体发生反应。对60份Mtb阳性血清及60份Mtb阴性血清进行检测得出其灵敏度为90.00%,特异性为93.33%,阳性预测值为93.10%,阴性预测值为90.32%,符合率为91.67%,McNemer检验的结果提示与"金标准"诊断结果无差异,Kappa=0.833,提示两种方法诊断结果一致性优异。原核表达与层析纯化可以获取抗原性优异的Mtb多表位诊断抗原,作为诊断抗原可以应用于Mtb的血清学检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