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5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6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2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61.
蓝花参为桔梗科蓝花参属植物蓝花参的根或全草,具有益气健脾、祛痰止咳等功效。临床实践中蓝花参被用于肝病治疗,效果较好,但目前未见其保肝活性的相关报道。该研究采用80%甲醇冷浸提取蓝花参全草,提取液浓缩后经冷冻干燥得到蓝花参提取物。对以刀豆蛋白A造模的急性肝损伤小鼠分别给予联苯双酯及不同剂量的蓝花参提取物灌胃,测定血清中 ALT/AST 活性,HE 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形态学的改变。结果表明:蓝花参提取物可以降低急性肝损伤小鼠血清中 ALT/AST 水平,且对减轻肝脏病理组织损伤有积极作用。进一步利用多种现代色谱学方法从蓝花参甲醇提取物的水溶性部位分离单体化合物,经过波谱学分析( MS、1D-NMR、2D-NMR等)并结合文献数据对比,鉴定了5个化合物的结构。其中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命名为Wahlenoside D。其它4个已知化合物分别为demethyl syringin (2)、3,5-dihydroxyphenethyl alcohol-3-O-β-D-glucopyranoside (3)、芦丁(4)、异牡荆素(5),其中化合物3-5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该研究结果为蓝花参的保肝作用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促进了蓝花参药材资源的进一步开发与利用。  相似文献   
62.
代谢重编程是肿瘤的重要特征,是指肿瘤细胞为满足其快速增殖的生物合成与能量需求,对其糖代谢、脂代谢以及氨基酸代谢等代谢路径进行的重编程,以维持增长速度以及补偿能量代谢所造成的氧化还原压力。虽然不同的癌症代谢变化不同,但有些特征是所有癌症共有的,氨基酸代谢重编程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特征。氨基酸进出细胞需要氨基酸转运体的协助,因而在肿瘤细胞中多种特定的氨基酸转运体均过表达。靶向氨基酸转运体通过影响肿瘤细胞的氨基酸代谢从而达到抗肿瘤的目的,是目前抗肿瘤药物的研究热点之一。主要介绍了几种在肿瘤代谢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氨基酸转运体以及靶向氨基酸转运体抗肿瘤治疗的研究进展及相关作用机制,旨在了解氨基酸转运体在抗肿瘤研究中的作用,以期促进靶向氨基酸转运体抗肿瘤药物的发展。  相似文献   
63.
目的通过卵巢切除术建立雌性大鼠去势模型,探究亚麻籽粉木酚素预防乳腺癌的功能及与雌性激素的关系。方法将48只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基础饲料组(BD)、基础饲料去势组(BDC)、亚麻籽粉组(FS)和亚麻籽粉去势组(FSC),每组12只,对全部大鼠进行二甲基苯蒽(DMBA)一次性灌胃(2mg/kg体重)建立诱发的乳腺癌实验动物模型;一周后对BDC组、FSC组大鼠行去势手术,连续观察21周,测定瘤体的体积和重量,并取乳腺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实验期间动物一般状况良好,实验组大鼠未出现明显毒副作用;亚麻籽粉组(FS和FSC组)大鼠发生可触及肿瘤的时间较相应对照组晚2到4周;亚麻籽粉组大鼠单纯性增生和不典型增生以及乳腺癌发生率和病灶数均显著低于相应对照组(单纯性增生:FS vs BD,P=0.006**;FSC vs BDC,P〈0.001**;不典型增生:FS vs BD,P=0.048*;FSC vs BDC,P=0.014*;乳腺癌:FS vs BD,P=0.028*;FSC vs BDC,P〈0.047*);亚麻籽粉组大鼠肿瘤体积和重量均小于基础饲料组;FS和FSC组研究结果提示亚麻籽粉木酚素抑制增生发生及肿瘤细胞的生长的能力与实验动物体内雌性激素水平有关(单纯性增生:P=0.008**;不典型增生:P=0.042*;乳腺癌:P=0.033*)。结论亚麻籽粉木酚素可有效预防和降低化学诱癌剂DMBA所诱发的乳腺癌、癌前病变和单纯性增生的发生,预防乳腺癌的功能和效果受到体内雌性激素影响。本研究结果对未来实施木酚素预防乳腺癌及有效人群的筛选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4.
目的 探讨hMSH2(human mut shomolog 2)基因、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和金葡菌L型感染在卵巢肿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用免疫组化法检测97例卵巢乳头状癌及23例卵巢乳头状瘤组织中hMSH2、PCNA蛋白以及金葡菌L型抗原的表达,用革兰染色法检测这些组织中有无L型细菌的存在,并用x2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hMSH2蛋白在卵巢恶性肿瘤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良性肿瘤的(P<0.01),在卵巢乳头状癌中临床分期Ⅰ、Ⅱ期表达率明显高于Ⅲ、Ⅳ期(P<0.01),随着病理分级增高而显著降低(P<0.05),腹腔淋巴结无转移者、无腹水者比有转移、有腹水者明显增高(P <0.01 ~0.05).而PCNA蛋白在卵巢恶性肿瘤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良性肿瘤的(P<0.01),在卵巢乳头状癌中临床分期Ⅲ、Ⅳ期的表达明显高于Ⅰ、Ⅱ期(P<0.05),随着病理分级增高而显著增加(P<0.05),腹腔淋巴结有转移者比无转移者明显增高(P<0.05),有无腹水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金葡菌L型抗原阳性表达和L型菌的检出率与病理分级、临床分期有明显相关性(P<0.05),有腹腔淋巴结转移、有腹水者均高于无转移和无腹水者(P<0.01).结论 hMSH2、PCNA蛋白在卵巢肿瘤中有不同程度的异常表达,均可作为判断卵巢肿瘤生物学行为及患者预后的参考指标,金葡菌L型的感染极有可能导致基因的突变或过表达,因此L型感染可能成为诱发肿瘤形成的原因之一,它们相互协同在卵巢肿瘤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5.
研究白色念珠菌分泌型天冬氨酸蛋白酶(SAP)家族在扁平苔藓患者唾液中的表达,进而探讨白色念珠菌病与扁平苔藓的关系。选取白色念珠菌携带者、白色念珠菌病患者、携带白色念珠菌的扁平苔藓患者、伴有白色念珠菌病的扁平苔藓患者各20例,念珠菌培养阴性的扁平苔藓患者10例。从唾液标本中直接提取RNA,进行RT-PCR。白色念珠菌携带者唾液中有SAP2、SAP4-6、SAP7的不同表达,携带白色念珠菌的口腔扁平苔藓患者唾液中有SAP2、SAP4-6、SAP7、SAP8、SAP9的不同表达,所有携带者中均未表现SAP1、SAP3和SAP10的阳性扩增。白色念珠菌患病者及伴有白色念珠菌病的口腔扁平苔藓患者唾液中有SAP1-10的不同表达。念珠菌培养阴性的扁平苔藓患者均无SAP1-10的阳性扩增。SAP9与扁平苔藓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6.
荧光原位杂交检测乳腺癌HER-2基因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荧光原位杂交(FISH)在检测乳腺癌组织HER-2基因扩增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50例手术切除的乳腺癌标本.经过处理和切片,FISH法检测细胞HER-2基因扩增情况,IHC法检测细胞膜上HER-2蛋白表达情况.kappa检验法对两种检测结果的一致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FISH法与IHC法检测结果总符合率为90%(K=0.75,P<0.05).在本组胶东半岛女性乳腺癌人群中HER-2基因扩增率为28%.结论:FISH法检测乳腺癌HER-2基因敏感性及稳定性较高,可作为最终确诊HER-2基因状态的方法.  相似文献   
67.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65(VEGF165)对人脐带静脉内皮细胞(HLNECs)内游离镁离子浓度([Mg^2+]i)的调节机制.方法:采用荧光指示剂mag-fura-2及运用PTi阳离子测定系统动态检测HUVECs的[Mg^2+].结果:经酪氨酸激酶阻断剂(tryrphostin A23和genistein),磷脂酰3激酶阻断剂(wortmannin和LY294002),磷脂酶Cγ阻断剂(U73122)预处理,均显著阻断VEGF165诱导的[Mg^2+]i增加.但经磷脂酶C阻断剂无活性的类似物(U73343)和增殖激活蛋白激酶阻断剂(SB202190和PD9S059)预处理,不能阻断VEGF165诱导的[Mg^2+]i增加:结论:VEGF165通过酪氨酸激酶/磷脂酰3激酶/磷脂酶口信号转导途径使细胞内的Mg^2+库释和Mg^2+,从而增加HUVECs的[Mg^2+]i.  相似文献   
68.
目的研究草木犀石油醚提取物在体外的抗炎作用。方法采用小鼠巨噬细胞系RAW264.7建立炎症细胞模型,加入10μg/L的LPS培养液和不同浓度的草木犀石油醚提取物进行干预。ELISA法检测上清液中TNF-α,IL-1β,IL-6和NO的分泌量;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TNF-α,iNOS和COX-2的mRNA表达;Western印迹法检测COX-2蛋白的表达。结果草木犀提取物干预后细胞所分泌的炎性介质(TNF—α,IL-1β,IL-6和NO)与模型组相比均显著降低(P〈0.01),并存在剂量依赖关系;RT-PCR结果显示干预后细胞TNF-α,iNOS和COX-2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也存在剂量依赖关系;Western印迹结果显示草木犀石油醚提取物及地塞米松干预后COX-2蛋白水平明显降低(P〈0.01)。结论草木犀的石油醚提取物通过下调LPS诱导的巨噬细胞表达炎性介质而发挥其体外抗炎作用,且其下调作用呈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69.
目的探讨Mdm2癌基因、PTEN抑癌基因和细菌L型感染在卵巢肿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并分析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协同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原位杂交和革兰染色等方法检测97例卵巢乳头状癌及23例卵巢乳头状瘤组织中Mdm2、PTEN的表达及细菌L型检出率,并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卵巢恶性肿瘤中Mdm2蛋白和基因的表达率均明显高于良性肿瘤(P〈0.0001-0.0005)。Mdm2蛋白和基因的表达在卵巢乳头状癌中临床分期Ⅲ、Ⅳ期的表达率明显高于Ⅰ、Ⅱ期(P〈0.005);随着病理分级增高而显著增加(P〈0.005);腹腔淋巴结有转移、有腹水比无转移者、无腹水者差异有显著性(P〈0.01~0.05),呈正相关。PTEN蛋白及基因的表达在卵巢良性肿瘤均明显高于恶性肿瘤,病理分级Ⅰ、Ⅱ级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Ⅲ级;临床分期Ⅰ、Ⅱ期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Ⅲ、Ⅳ期(P〈0.001-0.005);腹腔淋巴结无转移者、无腹水者比有转移、有腹水差异有显著性(P〈0.01~0.05),呈负相关。细菌L型检出阳性率与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差异有显著性(P〈0.05),腹腔淋巴结有转移、有腹水比无转移者、无腹水者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Mdm2、PTEN基因在卵巢肿瘤中有不同程度的异常表达,两种基因均可作为判断卵巢肿瘤生物学行为及患者预后参考指标。L型感染极有可能导致基因的变异或过表达,因此L型感染可能成为诱发肿瘤形成的原因之一。细菌L型感染可能诱导PTEN抑癌基因、Mdm2癌基区的变异和异常表达以及它们相互协同在卵巢肿瘤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0.
目的:研究一氧化氮(NO)前体L-精氨酸(L—Arg)对高肺血流时肺动脉胱硫醚-γ-裂解酶(内源性硫化氢生成酶)的调节作用,以探讨NO体系对高肺血流肺动脉高压及肺血管结构重建调节作用的机制。方法: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分流组和分流+L—Arg组。对后两组大鼠行腹主动脉-下腔静脉分流术。观察术后11周大鼠肺动脉平均压(mPAP)、右心室肥厚和肺动脉相对中膜面积的改变,用竞争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对肺组织CSEmRNA表达进行定量分析,同时用化学法测定肺组织硫化氢产出率。结果:分流组大鼠mPAP及肺动脉相对中膜面积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分流+L—Arg组大鼠mPAP及肺动脉相对中膜面积明显低于分流组(P〈0.01)。分流组CSEmRNA表达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P〈0.01),而分流组+L—Arg组CSEmRNA表达又明显高于分流组(P〈0.05):分流组大鼠肺组织硫化氢产出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而分流组+L—Arg组大鼠肺组织硫化氢产出率及血浆硫化氢含量明显高于分流组(P〈0.01)。结论:高肺血流可致肺动脉CSEmRNA下调,外源性NO能够缓解CSEmRNA的改变,从而对高肺血流所致肺血管结构重建和肺动脉高压起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