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5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6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56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5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06 毫秒
81.
综述了中国木兰科10属的次生木质部解剖学特征,包括导管分子,纤维管胞和木射线。同时,进一步讨论了其系统演化。这10属分为两亚科,即:木兰亚科(Magnoliodeae),包括木兰族(Magnolieae)和含笑族(Michelieae Law),木兰族有木莲属(Maglietia Bl.)、华盖木属(Manglietiastrum Law)、木兰属(Magnolia L.)、拟单性木兰属(Parakmeria Hu et Cheng)、单性木兰属[Kmeria(Pierre) Dandy]、长蕊木兰属(Alcimandra Dandy)共六属;含笑族有含笑属(Michelia L.)、合果木属(Paramichelia Hu)、观光木属(Tsoongiodendron Chun)共三属。鹅掌楸亚科[Liriodendroideae(Bark) Law],仅鹅掌楸属(Liriodendron L.)一属。大量的木材解剖学研究表明,木兰科的原始性很明显,但也有一些进化特征。可以通过属间的差别来分析本科的系统演化。木兰科的系统演化可简单总结为:木兰亚科[木兰族(木莲属,华盖木属,拟单性木兰属,单性木兰属→木兰属,长蕊木兰属)→含笑族]→鹅掌楸亚科。  相似文献   
82.
朝鲜毛球蚧蜡泌物的超微形态与红外光谱特征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谢映平  郑乐怡 《昆虫学报》2002,45(3):329-335
采用扫描电镜和红外光谱技术研究了朝鲜毛球蚧Didesmococcus koreanus在不同发育阶段蜡泌物的超微形态和化学成分。结果发现:该虫在低龄期的蜡泌物的形态是长丝状,到3龄和成虫期是由湿蜡凝结成不同大小的颗粒,块状和片状。雄虫蜡壳是薄蜡片构成,表面呈鱼鳞状凹凸。低龄期若虫蜡泌物的红外光谱特征与雌成虫的十分相似,说明二者所含的主要化学成分是相同的,雄虫和低龄若虫及雌成虫蜡壳萃取物的红外光谱的吸收峰型基本一致,但在1 240.7 cm-1处出现一个中等强度的特征峰,这充分说明3种蜡泌物的有机化合物种类和结构一致,只是雄虫分泌物与另二者比较具有特征官能团,从而,利用该吸收峰可以区别出雄虫。此外,根据红外光谱特征分析,可以知道该虫蜡泌物的化学成分主要为长链脂肪酸、脂肪醇和一些带芳香环的化合物。  相似文献   
83.
青藏高原是地球上接收太阳辐射能最多的地区之一,具有世界上最高的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对区域乃至全球碳循环起着重要作用.为了探究太阳辐射变化对高寒草甸生态系统碳动态的影响,本研究利用涡度相关技术和微气象观测系统对高寒草甸生态系统CO2净交换(NEE)、太阳总辐射、散射辐射及其相关环境要素进行观测;根据晴空指数(CI,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与大气上界太阳辐射的比值)将天空状况划分为晴天(CI≥0.7)、多云(0.32·m-2·s-1)对应的光量子通量密度(PPFD)约为1400 μmol·m-2·s-1,出现在CI为0.6~0.7范围内的多云天空,高于CI≥0.7的最高值(-0.57 mg CO2·m-2·s-1)(NEE负值为碳吸收,正值为排放,为方便起见在此均用绝对值描述);CI<0.6条件下,NEE随散射辐射的增加呈显著的对数增加;CI在0.6~0.7范围内,NEE达到最大值,CI≥0.7时,NEE随CI的上升呈降低趋势,说明生态系统的光合作用可能出现了光抑制现象,且散射辐射的增加有利于提高生态系统固碳能力;生态系统呼吸(Re)随温度升高呈明显的指数上升趋势,高寒草甸NEE最高值对应的温度为15 ℃,当温度高于15 ℃时,NEE随温度的升高呈下降趋势.晴天状况下,温度升高增加了Re,进而降低了NEE.当饱和水汽压差(VPD)<0.6 kPa时,NEE随VPD增加呈增加趋势;当VPD>0.6 kPa时,NEE随VPD的升高呈缓慢下降趋势,说明相对较高的VPD抑制了生态系统的光合作用.晴天的强辐射并不能促进青藏高原高寒草甸的碳吸收能力,而晴空指数在0.6~0.7范围的多云天气最有利于生态系统碳固定.  相似文献   
84.
【目的】研究苏云金芽胞杆菌Bti75中糖代谢蛋白Ccp A对两种几丁质酶基因chi A和chi B的表达调控。【方法】利用PREDetector软件分析Bti75 chi A和chi B的基因上游区序列,EMSA方法在体外验证Ccp A是否能与chi A和chi B基因的启动子区域片段特异性结合。构建ccp A基因敲除载体以获得敲除突变株Δccp A,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和Western blot技术比较有无葡萄糖存在的情况下,Ccp A对chi A和chi B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计算机分析显示,chi B上游启动子区存在一个潜在的Ccp A结合位点crechi B,而chi A上游启动子区未发现类似序列。体外实验表明,Ccp A蛋白在共阻遏蛋白Hpr-Ser45-P的参与下可与chi B基因启动子区特异性结合,而与chi A基因启动子区没有特异性结合;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结果均显示,Bti75中ccp A基因敲除后,同样在葡萄糖存在下chi B的表达量提高而chi A的表达量变化不明显。【结论】在葡萄糖存在的情况下,Ccp A蛋白能抑制苏云金芽胞杆菌中几丁质酶chi B的表达,而chi A的表达不受Ccp A调控。  相似文献   
85.
制备了原位催化生成一氧化氮(NO)的新型仿生人工血管材料.固载有机硒催化剂的聚乙烯亚胺,作为NO供体催化剂,和海藻酸钠通过静电层层自组装交替结合到电纺聚已内酯基质的表面上.这种材料接触到NO供体—S-亚硝基谷胱甘肽时,显示了显著的催化释放NO的能力.在S-亚硝基硫醇存在的情况下,该材料可以抑制平滑肌细胞的黏附和铺展,同时促进内皮细胞的增殖.体外血小板黏附和动静脉分流实验显示这种材料具有良好的抗血栓性能,能够抑制血小板激活和聚集,预防急性血栓形成.该研究为提高人工血管的细胞功能和抗血栓性能提供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86.
张媛媛  马成仓  韩磊  高玉葆 《生态学报》2012,32(11):3343-3351
测定了内蒙古高原荒漠区4种锦鸡儿属优势植物(柠条锦鸡儿、狭叶锦鸡儿、荒漠锦鸡儿和垫状锦鸡儿)不同大小灌丛的灌丛形态参数、沙包形态参数和沙包体积,目的是掌握这些锦鸡儿属植物灌丛的沙包形态特征、沙包发育特征和固沙能力随着灌丛发育的变化,比较4种锦鸡儿属植物灌丛沙包的形态、发育特征和固沙能力的差异。研究发现:柠条锦鸡儿沙包形态呈球冠状,狭叶锦鸡儿沙包呈圆锥状,荒漠锦鸡儿沙包呈圆台状,垫状锦鸡儿沙包呈半球状。同种锦鸡儿属灌丛沙包的底面直径与地上枝条鲜重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沙包高度与地上枝条鲜重无显著相关性(P>0.05),沙包高度与植物株高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沙包坡角与地上枝条鲜重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沙包半径与沙包高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灌丛水平扩展快于垂向生长,灌丛沙包的水平发育也快于垂向发育。随着灌丛地上生物量的增加,4种锦鸡儿属植物不仅沙包体积增大,而且固沙效率也显著增加(P<0.01)。不同锦鸡儿属植物灌丛和沙包形态参数存在显著差异。柠条锦鸡儿和狭叶锦鸡儿的灌丛水平和垂直方向成比例扩展,而荒漠锦鸡儿和垫状锦鸡儿无论灌丛面积多大,高度基本不变。随着灌丛地上枝条鲜重的增加,4种锦鸡儿灌丛沙包底面积都在增大,其中荒漠锦鸡儿增长最快,垫状锦鸡儿次之,柠条锦鸡儿排位第三,狭叶锦鸡儿增长最慢。随着灌丛沙包水平方向的扩展,荒漠锦鸡儿沙包垂向扩展最慢,最终导致其沙包垂向尺度最小;柠条锦鸡儿、垫状锦鸡儿和狭叶锦鸡儿沙包两个方向发育较为均衡。4种锦鸡儿属植物的固定沙包体积和固沙效率都表现为:荒漠锦鸡儿>柠条锦鸡儿>狭叶锦鸡儿>垫状锦鸡儿。这些研究结果表明,灌丛地上生物量的不同决定了种内沙包的体积、形态和植物固沙能力的差异;灌丛形态和发育特征的不同决定了种间沙包形态、沙包发育和植物固沙能力的差异。  相似文献   
87.
方响亮  傅悦  王新华 《四川动物》2012,31(6):954-956
记述了直突摇蚊亚科拟三突摇蚊属—中国新纪录种——指拟三突摇蚊Paratrichocladius guidalii Rossaro,1990.本文给出了该种的详细描述和特征图.该种区别于本属其它种的主要特征是:下附器近指状,顶端尖锐且明显向下弯曲.该种标本分别于1997年4月采集于西藏和1996年6月采集于四川.  相似文献   
88.
杨树重要品种(无性系)的AFLP指纹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品种的准确鉴定及其遗传相关性的了解对杨树育种和品种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试验采用AFLP对来自青杨组和黑杨组的21个重要杨树品种(无性系)的鉴定与遗传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筛选的4对AFLP引物总共产生了181条多态性带,尤其是每对引物对每个品种都产生了独特的指纹图谱;聚类分析和多维尺度分析将试验材料大体上分为五类,结果不仅显示了组间不同品种的差异,而且大体上区分了我国原生品种和外来品种。本研究表明,所有品种都可被筛选的引物准确鉴定,遗传相关性的推断结果与它们的系谱或分类基本一致。另外,本研究还表明AFLP技术完全可用于大规模地构建杨树树种DNA指纹图谱、进行树种鉴定和遗传相关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89.
文章以拟南芥谷胱甘肽-S-转移酶Zeta类(GSTZ)基因为饵基因,建立了一种基于分子杂交和单分子PCR的同源基因克隆新方法。获得的6个甘蓝型油菜GSTZ全长cDNA克隆中,有5个与GenBank注册序列(AY208158)完全相同。  相似文献   
90.
记述我国地谷蛾亚科Meessiinae 1新属:骨斑地谷蛾属Maculiscleritica gen.nov.,及3新种:三角骨斑地谷蛾M.triangulidens sp.nov.,弯刺骨斑地谷蛾M.curvispinea sp.nov.和截齿骨斑地谷蛾M.truncatidens sp.nov,.提供新种成虫外形、翅脉和雌雄外生殖器特征图及分类检索表.模式标本保存在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昆虫标本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