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5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6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56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5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转基因植物生产药用蛋白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转基因植物作为生物反应器能生产医学上有生物活性的药用蛋白,该文对转基因植物生产医药蛋白的种类、途径及优缺点、改进措施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32.
葡萄糖淀粉酶的结构和功能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葡萄糖淀粉酶是一种重要的工业酶制剂,属于糖苷水解酶,它将淀粉及类似物水解成β-葡萄糖。近年来,对葡萄糖淀粉酶的研究在酶学性质、结构组成、结构-功能关系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本文对这些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并针对工业生产中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133.
细胞质雄性不育辣椒育性恢复基因特异分子标记的筛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集团分离分析法(Bulked segregant analysis BSA),以辣椒细胞质雄性不育系BU-12、恢复系RF-12为材料共筛选了336条RAPD引物,其中引物S418在恢复系中呈现特异性扩增,得到一条约3000bp的特异片段。回扩得到两条片段,测序表明大小为1515bp,1162bp。荧光原位杂交证实1515bp片段为恢复系特有,命名为S4181515。序列分析表明S4181515为一新发现的序列,Blastn序列比对同源性小于40%,tBlastx比对发现该序列与水稻2、4、7、10号染色体的几个BAC克隆上的序列高度同源。推测可能与其具有相似的编码功能,为进一步从分子水平研究辣椒育性恢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根据测序结果设计特异引物,将S4181515转化成特异PCR标记,证明能用于候选材料的初筛。  相似文献   
134.
简述调控线粒体形态变化的分子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线粒体是细胞内高度动态变化的细胞器,其在细胞内不断运动、融合、分裂并形成动态平衡的网状结构。线粒体的融合和分裂是由多种蛋白精确调控完成。Mfns/Fz01P控制线粒体外膜的融合,而Mgmlp/OPA1则参与线粒体内膜的融合;Dnm1p/Drp1、Fis1p/Fis1和Mdv1p介导线粒体分裂的调控。线粒体形态对于细胞维持正常生理代谢和机体发育起着重要的作用,一旦调控出现障碍会导致严重的疾病。  相似文献   
135.
为实现转小鼠金属硫蛋白基因-I聚球藻7002的高密度培养, 并将其应用于实际的重金属废水处理过程, 首先需要对培养基的成分进行优化。本文利用响应面这一多因素过程优化的有效工具, 通过全因子实验、最陡爬坡实验和中心组合实验, 对转小鼠金属硫蛋白基因-I聚球藻7002培养基的主要成分以及初始pH进行了优化。优化后的培养基组成为: NaHCO3 1.696 g/L, NaNO3 8.57 g/L, 初始pH为8.57, 其他成分同Medium A。优化条件分别在2 L和20 L气升式光生物反应器中得到了验证, 最大细胞浓度分别达到每升4.16 g干重和每升3.12 g干重, 分别比优化前提高了9倍和7倍, 从而为其产业化应用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36.
纳米氧化铜对大鼠海马神经元Ik和PC12细胞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全细胞膜片钳方法研究纳米氧化铜(nanoCuO)颗粒对大鼠海马CA1区急性分离神经元延迟整流钾通道电流(Ik)的影响,并用MTT方法研究其对神经生长因子(NGF)诱导分化的PC12细胞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5×10-5g/mL nanoCuO能够显著抑制海马CA1区神经元的Ik,使其失活曲线和对照组相比向左偏移,但对其激活过程无明显影响.MTT方法的实验结果显示不同浓度的nanoCuO(5×10-4、5×10-5、5×10-6g/mL)对NGF诱导分化的PC12细胞均有损伤作用,随着浓度的增加,损伤更加明显,呈量效和时效依赖关系.  相似文献   
137.
我国海鱼孔肠科吸虫共记录到26属101种,以东海最多,48种(47.52%),南海次之,30种(29.70%),再次是渤海,23种(22.77%),最少的是黄海,仅3种(2.97%).  相似文献   
138.
系统记述了红蟌属Pyrrhosoma Charpentier的研究历史,明确了本属的属征,描述了中国的种类,并确定一个采自中国云南省的新种Pyrrhosoma latiloba sp.nov.,模式标本保存于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昆虫学研究所昆虫标本室。  相似文献   
139.
百合科多肉植物美吉寿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植物名称 Haworthia emelyae var.major(G.G.Smith)M.B.Bayer,中文惯称美吉寿。 2材料类别 成年美吉寿春生花茎子房部位,实验材料来源于Mesagarden公司。 3培养条件(1)启动培养基:MS+6-BA0.5mg.L^-1(单位下同)+KT1+NAA0.1;(2)分化培养基:MS+6-BA1+KT2;(3)继代与增殖培养基:MS+6-BA0.5+NAA0.05;(4)复壮与生根培养基:1/2MS+NAA0.1。  相似文献   
140.
蚧虫蜡泌物的化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总结了国内外对蚧虫蜡泌物及其化学成分的研究进展 ,内容包括蜡泌物形成介壳的主要类型 ;蜡泌物的化学研究方法及已涉及的种类 ;蜡泌物的主要化学组成 ,并对 5类物质 ,即蜡、烃类、树脂或萜类、色素类、内蜜露作了重点叙述。最后 ,讨论了研究蚧虫蜡泌物的化学成分具有的意义和应用前景 ,包括蜡泌物作为生物资源的利用 ;以蚧虫作为农林、果树和花卉业的重要害虫 ,针对蜡泌物的特点研制相应的新型杀虫剂 ;利用蜡泌物的化学信息素对天敌的诱导作用 ,开展蚧虫生物防治 ;利用蜡泌物作为化学分类性状的应用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