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7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21.
本文记述四川峨眉山产革厉螨属Gamasolaelaps一新种,这是该属在我国及东洋界的首次纪录。文中量度单位μm。模式标本存于吉林省地方病第一防治研究所。  相似文献   
22.
山区的环境条件变化剧烈,所以垂直分布规律的研究,早已引起生态学研究工作者的注意。为了进一步说明我们在大青沟林场的工作结果与整个长白山山地张广才岭北部小啮齿类分布规律的相互关系,我们以短期出差工作方式,另选了二个工作点,即新房子的晨光林场和二道河子,作了小啮齿类的区系、种类组成、生态分布调查,以阐有张广才岭北  相似文献   
23.
本文应用斑点酶免疫试验对100例暴露者进行血清学监测,并同间接免疫荧光(IFA)法进行了比较,符合率100%,实验结果再一次表明了暴露者的狂犬病毒血清学监测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4.
黑龙江省是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的重疫区。近年来HFRS年的发病人数曾超过万人。流行病学和血清学研究表明黑龙江省HFRS疫区主要是姬鼠型,但目前尚缺乏病毒的分子生物学资料。我们对从疫区捕获的宿主动物-黑线姬鼠肺中分离的汉坦病毒HTN261株的S基因片段的全基因序列进行了测定和初步分析。结果如下,HTN261株的S基因片段的全序列长为1697nt。只有一个主要的编码N蛋白的ORF,起始位置为第37nt,终止于1326nt,编码的蛋白长为429aa。没有发现存在ORF2。HTN261株的S基因片段核苷酸序列与HTN型中的病毒株的同源性很高,而与汉坦病毒其他型的同源性较差。从种系发生树分析来看,HTN261株归结于汉坦病毒的HTN型。在HTN型之内,HTN261株和HTN76-118株在一个分枝内。就其核苷酸和蛋白的同源性来说,HTN261株和HTN76-118株的同源性分别是89%(全S基因)和98%(蛋白)。而与中国境内发现的其他汉坦病毒株Z10,HU,Chen4,NC167等基因和蛋白的同源性相对较差。汉坦病毒除具有其宿主的依赖性外,还具有其地理的簇集性。HTN261株和HTN76-118株之间S基因和N蛋白序列的变异性的差异分别为11%和2%,表明HTN261株和HTN76-118株还有不同,可能是不同的亚型。不过,尚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证明。  相似文献   
25.
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严重传染病。本文建立了乙肝病毒颗粒模型,并应用于中草药破坏乙肝病毒的筛选,证明标准品大黄(含生药lg/ml)抗乙肝病毒可达到1:160以上,且不受pH影响,证明该模型稳定、简便,可应用于大量破坏乙肝病毒中草药的筛选。  相似文献   
26.
PCR方法检测我国脊髓灰质炎病毒Ⅰ型野毒株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聚合酶链反应试验(PCR)检测我国脊髓灰质炎病毒Ⅰ型(PVI)野毒株,仅需5μlPVI细胞培养液,方法简便、快速、敏感、特异,用本法对我国14个省市79份PVI分离株的检测结果,能与检定sabinⅠ相关株的SI/PCR法的检测结果相印证,与其中31份核苷酸测序判断为野毒株的结果相一致。其检测阳性率为84.4%,基本能检测我国流行过的5个PVI基因型野毒株。另外,从检测结果看,除北京市未发现野毒株外,其它13个省区都有野毒株流行,表明当前我国消灭脊灰的任务还很重。  相似文献   
27.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研究进展常淑琴,苏华(黑龙江省卫生防疫站,哈尔滨)夏海华(黑龙江省科学院应用微生物研究所,哈尔滨)1983年Warrten和Marshall报告,在活动性胃炎活检标本中,首次发现并培养成功一种螺旋型细...  相似文献   
28.
留边库蚊Culex(Neoculex)rubensis Sasa and Takahasi,1948 库蚊属新库蚊亚属在我国迄今仅记载惊骇库蚊c.tcrritans一种(陈汉彬,1980).自1977年以来,林树坡、苏龙、陈继寅等,先后在黑龙江(山河屯、饶河、虎林)、吉林(安图)、辽宁(宽甸)和河北(承德)采获本亚属另一蚊种,现经鉴定为留边库蚊c.rubensis,系我国新纪录。  相似文献   
29.
从莱姆病患者血液分离出螺旋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黑龙江省海林县林区的18例神经系统损害的菜姆病患者血液中分离出3株螺旋体。这3株螺旋体在形态学和免疫学上与伯氏包柔氏螺旋体(Borrelia burgdorferi)极相似。所分离的螺旋体实验感染金黄地鼠出现发病症状并死亡,从其肝、脾、肾和脑组织可找到大量螺旋体。将21例神经系统损害的蓑姆病患者血清或血浆,用间接荧光试验检测菜姆炳IgG抗体,8例阳性,阳性率为38%。因此认为所分离的螺旋体是莱姆病的病原体。  相似文献   
30.
酶法提取香菇柄多糖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比较了菇柄多糖的多种提取方法。结果表明,利用复合酶解法结合热水浸提法提取菇柄多糖,提取率达7.13%(克多糖/100克菇柄干品),是热水浸提法的3.43倍,酶解的最适作用条件为pH4.5,温度46℃,时间80mi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