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71.
为考察鲤科鱼类易钓性种内差异的表型基础、生态结果及饥饿响应, 研究以异育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幼鱼为实验对象, 在饥饿前(对照组)测定其表型特征(能量代谢、游泳能力和个性行为)并垂钓, 随后在饥饿1周后再次垂钓(饥饿组), 最后进行2周的恢复摄食生长实验(恢复组)。垂钓实验具有4个重复, 每个重复的样本量为40尾, 垂钓1.5h即停止, 垂钓20尾为钓出组, 剩余20尾为未钓出组。研究发现: 除钓出组的相对代谢空间(FAS)小于未钓出组外, 钓出组的外部形态(体重、体长和肥满度)、能量代谢参数(标准代谢率SMR、最大代谢率MMR和代谢空间AS)、游泳能力(最大匀加速游泳能力Ucat和最大有氧运动能力Ugt)及个性行为(探索性、活跃性和勇敢性)与未钓出组均无明显差异(所有P>0.05); 在经历捕食者模拟袭击后, 实验鱼勇敢性的潜伏时间比大于探索性, 导致勇敢性的运动时间比和穿门频率小于探索性。SMR与Ucat及Ugt不相关(P>0.05), 但MMR和AS与Ucat及Ugt均呈正相关(P<0.05); 能量代谢参数与个性行为存在部分相关。饥饿增加异育银鲫的垂钓总时间、单尾平均垂钓时间和单尾垂钓时间的变异系数。钓出组在饥饿期的特定生长率(SGR)小于未钓出组, 而恢复期钓出组的SGR与未钓出组无显著差异; 除MMR和AS外, SMR与饥饿期及恢复期的SGR均呈负相关(P<0.05), 即SMR越高个体在饥饿期间的体重下降更快, 在恢复摄食后生长却较慢。研究表明: 异育银鲫幼鱼的易钓性可能不具备表型基础, 并且因环境食物匮乏而降低; 虽然饥饿期间两种易钓性表型个体的生态结果存在差异, 但该生长差异在营养恢复后消失, 表明异育银鲫的易钓性具有一定的环境依赖性。  相似文献   
72.
研究基于形态特征和18S rDNA序列相似度、遗传距离、变异位点、GC含量和系统发育比较分析,对采自河南龙湖的寄生于异育银鲫鳃部的一种黏孢子虫以及相似性极高且易混淆的黏孢子虫种类(洪湖碘泡 Myxobolus honghuensis Liu,et al. 2012、瓶囊碘泡虫Myxobolus ampullicapsulatus Zhao,et al. 2008、咽碘泡虫Myxobolus pharynae Lu,et al. 2012和吴李碘泡虫Myxobolus wulii (Wu Li,1986) 进行了系统的鉴别研究。研究结果显示: 河南龙湖异育银鲫鳃部所检获的黏孢子虫为洪湖碘泡虫,该种群对所寄生的异育银鲫未造成疾病症状; 咽碘泡虫与洪湖碘泡虫各种群在形态上极相似,两者间18S rDNA序列相似度为99%-100%,遗传距离为0-0.0013,GC含量均为44.31%,变异位点为2个,表明咽碘泡虫与洪湖碘泡虫应为同一物种。  相似文献   
73.
以18S rDNA为分子标记,对碘泡虫属Myxobolus粘孢子虫的分子进化规律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显示:碘泡虫属各物种18S rDNA的AT含量(53.2%)高于GC含量(46.8%),表现出一定的AT组成偏向性;各物种18S rDNA遗传距离在0.00~0.35;脑碘泡虫M.cerebralis保守区序列变异介于淡水物种和广盐性物种之间;碘泡虫属18S rDNA分子系统发育树呈现生境相同先聚枝,形态相似后聚枝的规律,并表现出一定的宿主特异性和组织向性。此外,以线粒体COⅠ基因为分子标记,对碘泡虫属相应宿主进行了系统进化分析,结果表明:淡水物种与广盐性物种分别聚在不同的分类枝系中,与寄生于宿主体内的碘泡虫所呈现的支序树有相同的进化趋势,并表现出一定的协同进化关系;海水起源的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在适应淡水过程中被脑碘泡虫寄生,两者经过长期的演化,最终适应淡水环境。  相似文献   
74.
采用常规细胞学方法与18S rDNA序列比较的方法,对采自于重庆市嘉陵江段的粘孢子虫,尼氏单极虫Thelohanellus nikolskii进行了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的研究,此为首次在我国长江流域检获尼氏单极虫。本文在补充了尼氏单极虫中国种群18S rDNA序列信息的分析、比较基础上,探讨了该虫与相邻种属的系统关系,佐证了其分类学位置。  相似文献   
75.
杨亚  凌鸿  付世建  曾令清 《生态学报》2021,41(11):4447-4459
鱼类个体因社会原因而聚集成群现象称作为鱼类群体行为,受到多种因素(如环境类型和能量代谢等)的影响。为考察代谢表型和环境类型对我国长江上游鲤科鱼类群体行为的影响,本研究以喜集群的中华倒刺鲃(Spinibarbus sinensis)为实验对象,在(26.1±0.1)℃水温条件下对该种鱼进行4种代谢表型[低标准代谢率/低代谢空间(低SMR/低AS)、低标准代谢率/高代谢空间(低SMR/高AS)、高标准代谢率/低代谢空间(高SMR/低AS)、高标准代谢率/高代谢空间(高SMR/高AS)]的分型并且在不同生态环境(无食物隐蔽场所、食物、食物隐蔽场所)条件下拍摄实验鱼的群体行为。结果发现:(1)中华倒刺鲃群体中的个体空间位置不受环境类型和代谢表型的影响;(2)中华倒刺鲃在空白环境(无食物隐蔽场所)和食物环境中的个体(群体)游泳速度和移动距离低于食物隐蔽场所环境,但前两种环境的个体游泳速度同步性高于食物隐蔽场所环境。(3)低SMR/低AS表型的个体空间位置的变异系数显著低于其它3种代谢表型;高SMR/高AS表型的最近邻距离以及与群体中间距离均大于低SMR/高AS和低SMR/低AS的两种代谢表型。然而,每种代谢表型在不同环境之间的最近邻距离均无差异。研究表明:虽然中华倒刺鲃群体中的个体空间位置不受环境类型和代谢表型影响,但不同代谢表型间的最近邻距离存在显著差异,暗示个体间的相互吸引力具有代谢表型依赖性;环境复杂性的增加可能不影响中华倒刺鲃的群体协调性。  相似文献   
76.
夏继刚  张嫱  刘香  张宁 《生态学报》2021,41(15):6083-6090
化学预警信息(Chemical alarm cue,CAC)在鱼类捕食者-猎物关系中发挥重要作用,并与二者生存适合度密切关联。繁殖期鱼类的繁殖生理投入和化学预警响应均具有较高的能量需求,因而可能存在某种程度上的生存-繁殖的权衡(Trade-off)。选取高体鳑鲏(Rhodeus ocellatus,卵生,繁殖投入较低)、斑马鱼(Danio rerio,卵生,繁殖投入较高)、孔雀鱼(Poecilia reticulata,卵胎生,繁殖投入较高)和皮球鱼(Poecilia latipinna,卵胎生,繁殖投入很高)等繁殖方式各异、能量投入不同的4种淡水鱼类为实验对象,测定了繁殖IV期实验鱼对不同浓度的化学预警信息(Damage-released chemical alarm cues,DCAC)的行为响应模式,并探究了4种实验鱼的化学预警响应与其性腺指数(Gonadosomatic index,GSI)的关联。结果表明:(1)DCAC对4种实验鱼的空间分布、活跃状态、逃逸行为等大部分化学预警响应参数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P<0.05);(2)4种实验鱼GSI与其化学预警响应参数的变化无显著相关性(P>0.05)(除高浓度DCAC处理组皮球鱼GSI与底栖时间的变化负相关外)。研究回答了长期以来有关繁殖期鱼类化学预警通讯是否缺失的问题,证实了繁殖期不同繁殖生理投入/繁殖对策的4种淡水鱼类均有显著的化学预警响应,提示鱼类GSI与其化学预警响应程度通常不相关(仅高风险环境下繁殖生理投入很高的物种中可能呈现负相关)。  相似文献   
77.
戚文华  蒋雪梅  杨承忠  郭延蜀 《生态学报》2014,34(22):6548-6559
2006年4—12月和2007年3—11月在四川省铁布自然保护区观察和统计了野生梅花鹿的繁殖行为,包括发情交配、产仔、发情吼叫、爬跨及其昼夜节律行为等。结果表明,四川梅花鹿为季节性发情动物,发情交配行为发生在9月上旬至12月中旬,集中在10—11月(占(86.99±3.24)%)。四川梅花鹿发情交配日期最早见于9月8日,最晚为12月16日,跨度约90—100 d(±6 d,n=90)。雌鹿交配日期与其繁殖经历具有低度正相关性(Kendall's tau-b和Spearman's rho,0.3r0.5,P0.05),成体雌鹿交配日期稍微早于初次配种雌鹿。雄鹿发情吼叫和爬跨行为具有明显的昼夜节律性,各有2个高峰期(05:00—08:00和18:00—21:00),夜间有小节律的发情吼叫和爬跨时期。U-test检验表明发情吼叫频次和爬跨频率在昼夜间有极显著差异(P0.01)。雄鹿吼叫行为与其交配行为具有高度正相关性(Kendall's tau-b和Spearman's rho,0.8r1.0,P0.05),主雄、次雄和群外单身雄鹿的昼夜吼叫次数有极显著差异(P0.01)。雌鹿产仔期从4月下旬开始到7月下旬结束,集中在5—6月(占(91.51±4.96)%),产仔日期最早见于4月29日,最晚为7月28日,跨度约80—90 d(±5 d,n=130)。梅花鹿产仔日期与其分娩经历具有低度正相关性(Kendall's tau-b和Spearman's rho,0.3r0.5,P0.05),成体雌鹿产仔日期早于初次繁殖雌鹿。雌鹿每胎产1—2个幼仔,单双胎率分别为98.86%(±6.96%,n=129)和1.01%(±0.07%,n=1)。妊娠期和哺乳期梅花鹿采食行为分配占较大比率,其次是卧息和移动,哺乳期采食行为分配低于妊娠期,这与妊娠期正逢冬季,食物资源相对匮乏有关,而哺乳期恰逢夏季,植物生长旺盛,食物资源相对丰富。  相似文献   
78.
熊亮  敖塘堰  张真  马振刚  周泽扬 《昆虫学报》2021,64(9):1070-1079
【目的】微孢子虫(Microsporidia)孢壁在孢子构成及孢子侵染宿主过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本研究旨在鉴定获得的东方蜜蜂微孢子虫Nosema ceranae新型孢壁蛋白,并进行基因克隆和原核表达,明确其亚细胞定位。【方法】通过在线软件对东方蜜蜂微孢子虫新型孢壁蛋白AAJ76_1400036761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利用PCR法获取目的片段并将其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Cold II中,利用IPTG诱导表达重组蛋白并通过镍柱亲和层析法纯化目的蛋白。以获得的重组蛋白为抗原免疫小鼠制备多克隆抗体,通过间接免疫荧光技术和免疫胶体金定位技术对该蛋白进行亚细胞定位分析;利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该蛋白与东方蜜蜂微孢子虫几丁质壳的互作。【结果】在MicrosporidiaDB数据库中获得AAJ76_1400036761基因序列,基因全长681 bp,编码226个氨基酸;预测等电点为6.84,分子量为26.19 kD。SDS-PAGE电泳和Western blot结果表明AAJ76_1400036761重组蛋白能够在大肠杆菌Eescherichia coli Rosetta中高量表达。Western blot结果表明,制备的多克隆抗体能够特异地识别东方蜜蜂微孢子虫总蛋白中的AAJ76_1400036761,说明其在成熟东方蜜蜂微孢子虫中有表达。亚细胞定位结果显示,AAJ76_1400036761定位于东方蜜蜂微孢子虫孢壁上。重组蛋白AAJ76_1400036761能够与蜜蜂微孢子虫的几丁质壳结合。【结论】AAJ76_1400036761蛋白在东方蜜蜂微孢子虫成熟孢子中有表达;该蛋白定位于东方蜜蜂微孢子虫孢壁上,为东方蜜蜂微孢子虫新的孢壁蛋白。本研究为深入研究该蛋白的生物学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9.
2010年7月-2012年7月逐月在长江上游宜宾至万州江段采集圆筒吻鮈(Rhinogobio cylindricus Günther)样本547尾,以耳石为主要年龄鉴定材料,对其年龄结构与生长特性进行了研究,并对肠道内含物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耳石优于其他年龄材料,鉴定成功率为93.7%;圆筒吻鮈样本由7个年龄组组成,其中以2~4龄为主(79.89%),体长(L)与体重(W)的关系式为W=8×10-6L2.977(r2=0.955,P<O.01),体长(L)与耳石半径(R)关系式为L=8×10-4 R2.149(r2=0.945,P<0.01);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表达式为Lt=389.37(1-e-0.177(t+0.739)),Wt =515.26(1-e-0.177(t+0.739))2.977;体重生长拐点年龄为ti =5.44龄;圆筒吻鮈全年摄食,主要食物为藻类、软体动物、水生昆虫等,从数量百分比看,藻类和软体动物居多(93.12%),从重量百分比看,藻类、软体动物、水生昆虫占主要(78.38%),为杂食性鱼类.与历史研究对比显示,圆筒吻鮈个体已出现小型化现象,但体重变化不大.对出现的过度捕捞状态,提出了合理的渔业资源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80.
本研究基于形态和分子数据对采自重庆地区5个地理株系的网状车轮虫(Trichodina reticulata)进行了比较研究及重描述。研究结果表明,网状车轮虫不同株系表现出不同的表型分化,含形态略有不同的齿体及有或无中央颗粒,因而具有明显的种内形态多样性。不同地理株系网状车轮虫的18S rDNA序列相似度在99.0%~100%之间,遗传距离为0.000~0.008,并在三大变异区(V4、V5与V7)均具一致的二级结构,表明不同株系的18Sr DNA相似度与遗传距离均属种内水平。综合18SrDNA和ITS-5.8S rDNA的变异位点和系统发育对种内分歧的研究分析显示,来自不同地理分布和宿主的网状车轮虫株系皆因相同的变异位点而聚为一枝,以此推断网状车轮虫的种内分化主要受其基因的影响,地理分布与宿主差异等环境影响在目前的种群分化阶段暂未突显。此外,本研究进一步验证了中央颗粒不能作为网状车轮虫的主要鉴别性特征的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