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68篇
  免费   294篇
  国内免费   651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73篇
  2022年   134篇
  2021年   164篇
  2020年   178篇
  2019年   67篇
  2018年   79篇
  2017年   171篇
  2016年   111篇
  2015年   108篇
  2014年   118篇
  2013年   119篇
  2012年   76篇
  2011年   165篇
  2010年   188篇
  2009年   280篇
  2008年   203篇
  2007年   200篇
  2006年   209篇
  2005年   213篇
  2004年   175篇
  2003年   147篇
  2002年   141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6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5年   3篇
  1965年   4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2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2002至2019年对广东、广西和海南主要森林生态系统的72个保护区、森林公园、植物园、公园和林场等的多孔菌进行了采集和调查,共采集标本2 095号,经对这些材料全面和系统的研究,发现多孔菌500种,按照最新的系统学研究分属于8个目、20个科、145个属,其中多孔菌科和锈革孔菌科分别有173种和124种,约占总数的60%,是最重要的多孔菌类群。此外,其中有10个新属和132个新种是作者等人根据华南地区模式标本发现描述的。本文对华南地区多孔菌多样性进行了系统归纳,按最新的分类系统以属名顺序给出了名录,根据采集材料提供了每种的生长基质,并对所有种类的生长基质习性进行了统计。其中,294、138、112、97、78、77和29种分别生长在倒木、落枝、朽木、死树、活立木、树桩、掉落小枝和地上,故倒木是多孔菌最重要的生长基质。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趋化因子CXCL10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对神经炎症的影响。方法:(1)线栓法建立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模型,TTC染色检测梗死面积,Western blot检测CXCL10的表达;(2)建立小鼠神经瘤母细胞N2a氧糖剥夺/复氧(oxygen-glucose deprivation/reoxygenation,OGD/R)模型,通过CXCR3拮抗剂-NBI 74330阻断趋化因子CXCL10表达,Western blot检测CXCL10和CXCR3蛋白的表达;Real-time PCR检测CXCL10、CXCR3以及神经炎症因子TNF-α、IL-1β、IL-2 m RNA的表达。结果:(1)脑缺血再灌注(cerebral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CIRI)模型大鼠脑梗死侧CXCR10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其对侧和假手术组(P<0.05);(2)阻断CXCL10使得小鼠神经瘤母细胞N2a中CXCL10、CXCR3以及炎症因子TNF-α、IL-1β、IL-2的表达量均显著降低(P<0.05);(3)阻断CXCL10使得小鼠神经瘤母细胞细胞凋亡率降低(P<0.05)。结论:抑制CXCL10降低了氧糖剥夺模型细胞炎症因子的表达,表明阻断CXCL10可能通过减轻神经炎症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发挥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讨阿替普酶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疗效及神经功能缺损与时间窗的关系。方法:选取大连医科大学附属大连市中心医院于2016年3月~2018年10月间收治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117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58,阿替普酶治疗)和研究组(n=59,阿替普酶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白介素-6(IL-6)水平、头颅CT梗死面积,观察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84.75%(50/59),高于对照组的63.79%(37/58)(P<0.05)。两组患者治疗2周后MMP-9、IL-6、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24h、48h、72h的头颅CT梗死面积小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发病72h内、发病48h内患者NIHSS评分、头颅CT梗死面积高于发病24h内,且发病72h内高于发病48h内(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阿替普酶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过氧化损伤,降低细胞因子水平,且越早的时间窗内接受治疗的患者,其神经功能缺损、脑梗死面积改善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Res)是否通过下调ERK激酶/胞外信号调节激酶/原癌基因(MEK/ERK/c-Jun)信号通路抑制小剂量过氧化氢(H2O2)诱导肺癌细胞增殖。方法:采用MTS实验检测小剂量20μM H2O2以及分别加入MEK阻断剂U0126和Res后H2O2对肺癌细胞NCI-H1395增殖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检测H2O2对ERK1/2和Akt蛋白磷酸化水平以及加入Res后H2O2对MEK、ERK1/2和c-Jun蛋白磷酸化水平的影响。结果:小剂量H2O2对肺癌细胞NCI-H1395具有促增殖作用,H2O2通过活化ERK1/2和Akt蛋白的磷酸化水平促进肺癌细胞NCI-H1395增殖,加入MEK阻断剂U0126后H2O2对肺癌细胞NCI-H1395增殖作用降低(P<0.05)。Res可抑制H2O2诱导的肺癌细胞NCI-H1395增殖,加入Res后,H2O2引起的MEK、ERK1/2和c-Jun蛋白磷酸化水平均降低(P<0.05)。结论:小剂量H2O2对肺癌细胞NCI-H1395具有促增殖作用,Res通过抑制MEK/ERK/c-Jun信号通路来抑制H2O2对肺癌细胞NCI-H1395的促增殖作用,其具体机制还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5.
目的:探究55岁以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于我院就诊的180例55岁以下ACS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其性别将其区分为男性组(101例)和女性组(79例)。收集和比较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血清血红蛋白(Hemoglobin,HGB)、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胆固醇(Cholesterol,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血尿酸水平。对两组患者进行5年随访,对比两组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的发生率、死亡率及再发病率。结果:(1)女性组平均发病年龄高于男性组,女性组伴发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比率高于男性组,男性组吸烟史比率高于女性组(P<0.05),两组BMI、心血管病家族史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女性组TC、TG、LDL-C、HDL-C水平均高于男性组(P<0.05),女性组血尿酸水平低于男性组(P<0.05);(3)对比5年预后,男性组MACE发生率为9.90%(10/101),女性组MACE发生率为11.39%(9/79),男性组死亡率为1.98%(2/101),女性组为1.27%(1/79),再发病率男性组为5.94%(6/101),女性组为6.33%(5/79),两组上述指标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女性ACS患者发病年龄高于男性患者,糖尿病、高血压等病对女性患者影响更为明显,而吸烟则对男性影响更大,女性ACS患者血脂、血尿酸等指标异常程度甚于男性患者,但女性与男性患者远期预后相当。  相似文献   
36.
目的:分析初始小剂量甲巯咪唑治疗对Graves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患者甲状腺功能和内脂素(Visfatin)、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 TNF-α)、白介素-6(Interleukin-6, IL-6)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月-2018年6月诊治的125例Graves病甲亢患者,根据入院编号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63例给予甲硫咪唑15 mg/次,2次/d;研究组62例给予甲硫咪唑10 mg/次,2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6个月,对比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甲状腺功能和血清Visfatin、TNF-α、IL-6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0.32%vs. 77.78%,P<0.05);两组患者的甲状腺功能指标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ree triiodothyronine, FT3)、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4)水平均显著降低、敏感促甲状腺激素(Sensitive 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 s TSH)水平均显著升高,且研究组以上指标变化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两组患者的血清Visfatin、TNF-α、IL-6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研究组以上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初始小剂量(10 mg/次)甲巯咪唑治疗Graves病甲亢的疗效显著优于甲硫咪唑15 mg/次治疗,可能与其有效改善患者的甲状腺功能和血清Visfatin、TNF-α、IL-6等炎症因子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中癌胚抗原(CEA)、天冬酰胺内肽酶(AEP)的表达及相关性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9月至2019年7月经手术切除102例胃癌组织蜡块标本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随机抽取胃癌患者标本切缘的癌旁组织6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CEA、AEP在胃癌组组和癌旁组织的关系,且记录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在胃癌组织中CEA、AEP的阳性表达率明显比癌旁组织高[47.06%(48/102)比3.33%(2/60),55.88%(57/102)比1.67%(1/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EA、AEP和肿瘤大小、TNM分期、淋巴结转移、不同浸润程度、不同分化程度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胃癌组织中CEA、AEP和肿瘤大小、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浸润程度之间均呈正相关(P0.05);经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在胃癌组织中CEA、AEP的表达均呈现正相关(r=0.217,P=0.010)。结论:CEA、AEP在胃癌患者组织中有明显高表达,和临床病理特征有明显相关性,且两者有相互协同效应,本研究也为胃癌预后判断、靶向治疗等提供了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38.
摘要 目的:研究狼疮性肾炎(LN)患者血清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sTM)、肾损伤分子-1(KIM-1)及可溶性CD134(sCD134)水平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LN患者100例,根据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度指数(SLEDAI)将患者分为活动期组(SLEDAI≥10分)56例,非活动期组(SLEDAI<10分)44例。另取同期于我院接受体检的健康志愿者50例记为对照组。比较各组受试者的各项肾功能指标、血清sTM、KIM-1及sCD134水平,分析血清sTM、KIM-1及sCD134水平与肾功能指标的相关性。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sTM、KIM-1及sCD134水平在LN诊断中的能效。结果:活动期组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以及红细胞沉降率(ESR)水平均高于非活动期组、对照组,且非活动期组BUN、Scr以及ESR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活动期组血清sTM、KIM-1及sCD134水平均高于非活动期组、对照组,且非活动期组血清sTM、KIM-1及sCD134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LN患者血清sTM、KIM-1、sCD134水平与患者BUN、Scr、ESR水平呈正相关(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sTM最佳临界值为24.46 ng/mL,曲线下面积为0.823;KIM-1最佳临界值为8.27μg/L,曲线下面积为0.823;sCD134最佳临界值为15.25 ng/mL,曲线下面积为0.823。结论:LN患者血清sTM、KIM-1及sCD134水平与患者疾病活动程度密切相关,对LN具有很好的诊断效能,临床可能通过联合检测血清sTM、KIM-1及sCD134水平,为LN的诊断以及疾病活动程度提供评估参考。  相似文献   
39.
摘要 目的:探讨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DCE-MRI)联合弥散加权成像(DWI)诊断直肠癌术前T、N分期和系膜淋巴结良恶性的价值。方法:收集2017年2月至2019年10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本溪中心医院和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接诊的80例直肠癌患者,均进行常规核磁共振成像(MRI)、DCE-MRI、DWI扫描,获得DCE-MRI、DWI定量参数[转运常数(K trans )、细胞外血管外空间的体积分数(V e )、速率常数(K ep )、表观扩散系数(ADC)],比较不同T、N分期、不同性质系膜淋巴结DCE-MRI、DWI参数,及其对T、N分期和系膜淋巴结性质的诊断效能。结果:直肠癌癌灶K trans 、 K ep 、V e 高于正常肠壁,ADC低于正常肠壁(P<0.05)。TNM分期为TⅢ~Ⅳ期的患者K trans 、 K ep 、V e 高于TⅠ~Ⅱ期,ADC低于TⅠ~Ⅱ期(P<0.05);TNM分期为N1期的患者K trans 、K ep 、V e 高于N0期,ADC低于N0期(P<0.05)。联合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较高。结论:DCE-MRI联合DWI对直肠癌术前T、N分期、系膜淋巴结性质诊断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40.
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是一种多功能的细胞因子,能够调控细胞增殖、分化、黏附、迁移及凋亡等行为,在胚胎发育过程和成体组织稳态维持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而在许多疾病状态下,特别是在癌症中,TGF-β不仅能够影响肿瘤细胞的增殖与转移,其对于肿瘤微环境的调控与塑造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肿瘤微环境是指肿瘤在发生和发展过程中所处的内环境,由肿瘤细胞本身、相邻正常组织中的间质细胞,以及这些细胞所释放的众多细胞因子等共同组成。肿瘤微环境是肿瘤发展的重要机制,也是肿瘤临床治疗领域亟待探索的关键问题。TGF-β是调节肿瘤微环境组成和功能的主要参与者之一。在本综述中,将着重讨论TGF-β对于肿瘤微环境中的免疫监视机制及肿瘤细胞外基质的主要影响。即TGF-β对于构成先天性和获得性抗肿瘤免疫应答的各种类群的免疫细胞具有广泛的调控作用,从而削弱宿主的肿瘤免疫监视功能。同时,TGF-β通过促进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的产生,以及肿瘤细胞外基质的纤维化,有助于肿瘤的恶变和转移。此外,还介绍了通过阻断肿瘤微环境中TGF-β信号通路进行肿瘤治疗的主要策略及独特优势。而未来进一步解析TGF-β信号在肿瘤微环境中的复杂调控作用,并建立有效的靶向干预方法对于开发高效的抗肿瘤药物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