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8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5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植物TCP转录因子家族是一类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的重要转录因子,主要分为class Ⅰ和class Ⅱ两种类型。在本研究中,我们克隆了苦荞(Fagopyrum tataricum)两个TCP转录因子基因并分别命名为FtTCPlike1和FtTCPlike2。蛋白聚类分析表明FtTCPlike1属于class Ⅱ而FtTCPlike2属于class Ⅰ,并且均含有TCP转录因子典型的保守结构域。亚细胞定位实验也表明FtTCPlike1和FtTCPlike2与报道的其他物种TCP转录因子类似,都定位在细胞核中。本文同时收集了苦荞芽期的子叶和下胚轴、第1~3片长出的真叶以及5个时期由幼嫩到成熟的种子和花共11种样本进行了实时荧光定量PCR,发现FtTCPlike1和FtTCPlike2在苦荞的各个不同时期和不同组织中均有不同的表达,并且在种子的某个特定时期(FtTCPlike1和FtTCPlike2分别在种子发育第3、第4时期和第1、第3时期)有较高的表达量,表明这两个基因可能参与种子发育。从苦荞芽期来看,FtTCPlike1在子叶中表达量较高但在下胚轴表达较低,而FtTCPlike2则相反,这说明FtTCPlike1和FtTCPlike2在苦荞早期形态建成中的调控方式可能有很大区别。  相似文献   
162.
163.
【目的】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天敌昆虫与寄主之间形成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正是自然界这种对立统一的关系维持着天敌昆虫与寄主种群的相对稳定。因此,生物防控不仅需要掌握害虫的发生规律和种群动态,而且还需研究天敌的种群动态以及害虫与天敌之间的相关关系。【方法】在青海省玉树州共设6个调查样地,对青海草原毛虫Gynaephora qinghaiensis种群密度以及草原毛虫蛹期两种寄生天敌昆虫(三江源草原毛虫金小蜂Pteromalussanjiangyuanicus和草毒蛾鬃堤寄蝇Chaetogenagynaephorae的自然寄生率进行为期5年的同步调查(2015-2019年),并对它们的自然寄生率与草原毛虫的种群密度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分析。【结果】青海草原毛虫的种群密度在1.0-78.4头/m2,三江源草原毛虫金小蜂自然寄生率在9.2%-25.0%,草毒蛾鬃堤寄蝇自然寄生率在0.7%-4.4%;三江源草原毛虫金小蜂对草原毛虫蛹具有偏雄性寄生特征;连续3年三江源草原毛虫金小蜂寄生率与下一年的青海草原毛虫种群密度之间具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P<0.05)。【结论】研究...  相似文献   
164.
贵州省发现高鞍菊头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宋先华  陈建  周江 《动物学杂志》2014,49(1):126-131
2012年7月和11月在对贵州省毕节市织金县及贵阳市乌当区进行翼手类动物多样性调查研究过程中,于织金县两洞穴及贵阳市乌当区一个洞穴中捕获到32只菊头蝠个体,其中雄性10只,雌性22只,经鉴定为高鞍菊头蝠(Rhinolophus paradoxolophus),为贵州省首次记录,后保留16号标本(雌11,雄5),标本现保存于贵州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相似文献   
165.
同域物种的共存往往是通过生态位分化实现的,黔金丝猴(Rhinopithecus brelichi)和藏酋猴(Macaca thibetana)为梵净山同域分布物种。为了理解二者的生态位分化关系,2020年12月至2021年6月通过在梵净山保护区安放的24台红外相机进行冬春季的野外监测,发现有18台相机捕获到藏酋猴,4台相机捕获到黔金丝猴,有3台相机对二者均有捕获。总共获得了黔金丝猴的照片23张,事件发生8次;藏酋猴的照片373张,事件发生95次;未捕获到黔金丝猴和藏酋猴同一时间段出现。通过海拔高度、采食行为、出现时间这些数据对二者生态位分化进行了分析,得到了同域分布的这两种灵长类动物生态位分化模式。调查结果显示,虽然梵净山冬春季黔金丝猴和藏酋猴的分布区域存在部分重叠,但黔金丝猴活动高峰早于藏酋猴约2 h;黔金丝猴更倾向于树上取食,藏酋猴更倾向于地上取食,避免了直接在食物资源上的竞争。二者通过活动节律和觅食策略差异实现生态位分化,从而更好地适应生存环境,以实现同域共存状态。  相似文献   
166.
2014年4—7月,利用红外胚胎心率测量仪对广西弄岗地区家燕Hirundo rustica的卵胚胎心率进行了测量。该种群的家燕在孵化的第4天才开始出现卵胚胎心率,且卵胚胎心率随孵化天数呈上升趋势,并在第13天达到最高值(280.5 BPM±23.0 BPM,t=3.855,P0.002)。家燕的卵胚胎心率日均增长为16.1 BPM±3.4 BPM,但与其卵容量和卵质量均不存在相关性(卵容量1.74 cm~3±0.08 cm~3,r=0.093,P=0.827;卵质量1.51 g±0.09 g,r=0.043,P=0.920)。  相似文献   
167.
黔西北两铜矿4种藓类植物重金属元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坝口铜矿和长箐沟铜矿是峨眉山玄武岩型铜矿。利用3种光谱仪对卷叶丛本藓(Anoectangium thomso-niiMitt.)、酸土藓[Oxystegus cylindricus(Brid.)Hilp.]、硬叶扭口藓[Barbula rigidula(Hedw.)Mild.]和齿边异齿藓[Regmatodon serrulatus(Dozy et Molk.)Bosch et Lac.]及其基质中的Cu、Zn、Ca、Mg、Cd、Pb、Hg和As8种元素进行测定及分析,并计算出富集系数。结果表明,两铜矿Cu、Zn、Cd和Hg的背景值均超标,特别是Hg和Cu的平均含量分别是其标准值的10.28倍和2.33倍。长箐沟铜矿受Hg污染较重,坝口铜矿比长箐沟铜矿含Cu高。Cu-Cd、Zn-Ca、Ca-Pb和Hg-As均在0.05水平显著相关,Zn-Pb在0.01水平显著相关。Cu-Cd、Zn-Pb和Hg-As均产生协同效应。Zn-Ca和Ca-Pb均产生拮抗效应。富集系数有显著意义。4种藓类植物对Cu、Cd和Pb的吸收能力均是同一水平,可以作为指示植物,构成藓类植物组合来鉴别富集Cu、Cd和Pb的矿区。可利用卷叶丛本藓作为特征植物降低矿区As的污染。  相似文献   
168.
贵州省鲤形目鱼类新纪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12月~2009年4月,在贵州省荔波地区进行的调查和对保存于贵州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标本整理中发现4种鱼类,均隶属鲤形目Cypriniformes鲤科Cyprinidea,经鉴定认为是贵州省新纪录,保存于贵州师范大学鱼类标本室.现记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9.
杆状病毒在昆虫中的持续感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杆状病毒(Baculovirus)是一类特异性感染节肢动物的环状双链DNA病毒,是野外控制害虫种群的重要生物因子,并已被开发为一种生物杀虫剂加以应用。杆状病毒感染昆虫宿主并不一定导致昆虫死亡,其持续感染(persistentinfection)在昆虫种群中普遍存在,且在某些刺激条件下,持续感染可被激活为增殖性感染并引发病毒流行病爆发。因此,杆状病毒持续感染对昆虫种群动力学以及病毒流行病学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0.
植物体内Ca2+信号转导过程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江菊  夏快飞 《广西植物》2005,25(4):386-392
Ca2+是高等植物细胞内普遍存在的一种信使分子,在植物体内起着非常广泛的作用,参与了植物体内多种刺激-反应的藕联过程。本文介绍了植物体内Ca2+转移系统,Ca2+信号的产生、终止和传递途径,Ca2+信号编码的多样性的最近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