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2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疾病相关营养不良是住院病人一个重要的不良预后因素,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除去吞咽困难及消化道不健全,当患者摄入不能满足机体的需求时建议给予口服营养补充(ONS)。越来越多的证据证明口服营养补充在营养不良治疗中的重要有利作用,尤其对急性病、老年人及低营养状态的病人效果显著。口服营养补充符合人体生理特点,安全、经济、易于吸收且依从性较好,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能量及营养元素的摄取,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ONS越来越多的在临床应用,但其应用时间,具体方法以及临床效果的评价还存在争议,本文从以下几方面对ONS的研究进行综述,介绍ONS的起源与发展,完善ONS的定义,准确评估其临床疗效,具体阐明ONS在肿瘤疾病中的应用,为ONS更好的应用于临床提供比较好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讨EGFR在胃癌耐药细胞中的表达及作用.方法:采用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检测EGFR蛋白在胃癌耐药细胞系及组织标本中的表达,WST-1检测EGFR特异性抗体Cetuximab对胃癌耐药细胞增殖及化疗敏感性的影响.结果:SGC7901/ADR胃癌耐药细胞系中EGFR的表达明显高于亲本细胞,多数化疗后进展的胃癌组织EGFR的表达高于化疗前组织,针对EGFR的单克隆抗体Cetuximab可抑制SGC7901/ADR细胞的增殖,并增加其对部分化疗药物的敏感性.结论:EGFR过表达是胃癌细胞化疗耐药的分子机制之一,Cetuximab可逆转EGFR高表达耐药细胞的耐药表型.  相似文献   
43.
王睿  萧笑  王红红  赵丽娜  徐立  刘志国 《生物磁学》2013,(35):6801-6805
目的:探讨人肝星状细胞系LX-2中促纤维化因子TGF-β1对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的转录调控作用,研究其潜在关系及作用通路。方法:经重组因子TGF-β1刺激后,westernblot检测人肝星状细胞系LX-2中OPN和RUNX2的表达水平。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软件预测RUNX2在OPN启动子序列上的结合位点。构建基于pGL3-Basic的人OPN启动子载体和相应截短体,与RUNX2共转染HEK293细胞,结合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分析RUNX2对OPN启动子的转录调控作用。结果:经TGF-61刺激后,LX-2细胞系中OPN与RUNX2的蛋白表达水平均升高,提示二者均为TGF-81下游效应分子。TESS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OPN启动子序列-78-73存在RUNX2的结合位点ACCACA。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结果显示:RUNX2对OPN启动予具有正向调控作用,且通过截短删除之前预测的结合位点后,该调控作用消失。结论:TGF-β1可促进人肝星状细胞系中OPN的表达,该作用部分通过其下游转录因子RUNX2作用于OPN启动子区域的ACCACA序列而实现。  相似文献   
44.
梁聪  胡皓  方诚  梁洁  吴开春  聂勇战 《生物磁学》2014,(9):1683-1685,1661
目的:观察朊蛋白(PrPc)在正常结肠粘膜、结肠炎及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检测PrPc在正常结肠组织、结肠炎及结肠癌组织(各40例)中的表达,并分析其在结肠癌及结肠炎组织中的表达与患者性别、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及炎症程度等临床特征间的关系。结果:PrPc在正常结肠及结肠癌组织中均有表达,在结肠炎中表达较低,在结肠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60%(24/40),明显高于正常结肠组织的35%(14/40)及结肠炎组织的30%(12/40)(P〈0.05)。轻度结肠炎中PrPc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重度结肠炎,结肠癌中PrPc的表达与患者的肿瘤分级、分期显著相关(P〈0.05)。结论:PrPc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增高,在结肠炎中表达较低,可作为临床判断结肠癌恶性程度及结肠炎炎症程度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讨E-cadherin在胃癌术后复发预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我院2006年1月至2010年7月收治的胃癌或者胃食管连接部癌行胃癌根治性切除术后259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术后复发组(115例)和术后未复发组(144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其E-cadherin的表达,并分析E-cadherin的异常表达与胃癌术后复发的相关性。结果:胃癌癌旁正常组织与胃癌组织间E-cadherin的表达有显著差异(P0.05);胃癌术后复发与未复发患者的胃癌组织E-cadherin的表达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E-cadherin的异常表达与胃癌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显著相关(P0.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E-cadherin的异常表达的与胃癌术后复发有显著的相关性(P=0.039,RR=1.711,95%Cl为1.486-1.970)。结论:E-cadherin的异常表达与胃癌根治性切除术后复发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46.
目的:研究胃癌耐药细胞及其亲本细胞中长链非编码RNA UCA1的表达差异,探讨UCA1在胃癌多药耐药中的作用。方法: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 RT-PCR)检测胃癌耐药细胞SGC7901/ADR、SGC7901/VCR及其亲本细胞SGC7901中UCA1的表达差异;通过si RNA转染降低SGC7901/ADR中UCA1表达,MTT法检测细胞半数抑制浓度(IC50)的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变化。结果:QRT-PCR结果显示,UCA1在SGC7901/ADR和SGC7901/VCR胃癌耐药细胞表达显著高于SGC7901胃癌亲本细胞;MTT实验表明,干扰UCA1的SGC7901/ADR相对于阴性对照(NC)组的IC50显著降低;凋亡检测结果显示,在相同剂量化疗药物作用下,干扰UCA1后SGC7901/ADR凋亡率显著高于NC组;Western blot证实,干扰UCA1表达可显著降低BCL-2蛋白表达。结论:长链非编码RNA UCA1在胃癌耐药细胞表达显著升高,干扰UCA1表达可明显逆转胃癌耐药,UCA1可作为治疗胃癌耐药的重要分子靶标。  相似文献   
47.
目的:观察肝脏特异性SIRT1敲除(SIRT1-LKO)小鼠在四氯化碳(CCL4)诱导下的肝纤维化情况,系统地探讨SIRT1及转录差异基因在肝纤维化中的作用和机制。方法:利用Cre-Lox P重组酶系统构建SIRT1-LKO小鼠模型,经腹腔注射CCL4橄榄油溶液来诱导小鼠肝纤维化,通过血清生化检测肝功能,使用天狼星红染色观察肝脏胶原蛋白沉积,检测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来观察肝星状细胞(HSCs)的活化,并进一步利用基因芯片技术和生物信息学分析来筛选转录差异基因。结果:在CCL4诱导下,SIRT1-LKO小鼠比同窝野生(WT)小鼠的肝损伤更加严重,肝纤维化也更为显著(P0.05);通过对转录差异基因进行GO生物过程和KEGG通路分析,发现了一组可能与SIRT1和肝纤维化都存在相关的关键基因(TNC、TPM1、E2F1、DEFB1、LRTM1)。结论:SIRT1缺失会增加CCL4诱导的小鼠肝损伤,加重肝纤维化;SIRT1可能与上述基因协同参与了肝纤维化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48.
目的:Th17/Treg免疫失衡在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的发病机制中起到关键作用。自噬是调节T细胞稳态的重要环节。本研究旨在探索自噬对PBC患者Th17/Treg免疫失衡的影响。方法:选取20例初次诊断的PBC患者,20例健康对照者,收集其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PBC患者与健康对照者PBMCs中Th17和Treg细胞分布及其胞内自噬的水平,进一步体外利用氯喹抑制自噬,证实自噬对PBC患者Th17/Treg平衡的影响。结果:相较于健康对照者,PBC患者Th17细胞占CD4~+T比例上升(P0.05),且血清中IL-17含量较高(P0.01);Treg细胞比例下降(P0.05),且血清中TGF-β含量较低(P0.01)。而PBC患者Th17细胞和Treg细胞内自噬水平均升高。另外,体外实验结果证实,自噬抑制剂氯喹能够有效地恢复PBC患者PBMCs中Th17/Treg平衡。结论:异常活化的自噬可导致PBC患者Th17/Treg免疫失衡,抑制自噬能够在体外恢复此平衡。因此,对异常自噬的干预可能将成为PBC疾病治疗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49.
目的:研究蚕丝蛋白-明胶三维材料支架对人永生化肝细胞系QZG贴附及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四氮唑盐比色法(MTT)、细胞计数法检测QZG细胞在纯蚕丝生物材料上与在蚕丝蛋白-明胶复合材料上的增殖情况,用扫描电镜观察QZG细胞在两种三维生物材料上的贴附与增殖情况。结果:QZG细胞可以在蚕丝蛋白生物材料贴附及增殖,在引入明胶的蚕丝蛋白材料上细胞贴附更紧密,增殖更明显。结论:蚕丝蛋白与明胶复合材料支架具有良好的细胞贴附性能,通过改进在肝组织工程应用方面将具有一定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0.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的MGd1对体外培养胃癌细胞SGC-7901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测定不同浓度MGd1对SGC-7901生长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FCM)进行细胞凋亡分析。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MGd1抗原(MGd1-Ag)的亚细胞定位。结果:MTT结果显示不同浓度的MGd1均对SGC-7901细胞产生明显的抑制效应(P=0.02);流式细胞术分析发现MGd1可诱导SGC-7901发生凋亡并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P〈0.01);共聚焦显微镜结果显示MGd1-Ag主要定位于细胞膜上。结论:以上结果证实胃癌特异性单抗MGd1可抑制SGC-7901的增殖并促进凋亡发生。它可能通过与细胞膜上抗原特异性结合,影响下游信号传导,从而发挥抑制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