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4 毫秒
11.
目的:研究内源性K-阿片受体(K-OR)的激动剂强啡肽在触发缺血后处理(postconditioning,Postcon)中的抗凋亡作用及潜在机制。方法:除了假手术组,SD大鼠(每组6只)制作缺血再灌注模型,进行了左冠状动脉前降支闭合30分钟后,再灌注2小时伴有或不伴有缺血后处理。在再灌注前5分钟静脉注射选择性K-受体拮抗剂nor-binaltorphimine(nor-BNI)。氯化三苯四染色测定心肌梗死面积。用分光光度计测定血浆中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水平和心肌细胞凋亡蛋白酶-3(caspase-3)活性。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ELISA法检测血清和心肌中强啡肽含量。结果:缺血/再灌注(I依组)组的梗死面积,caspase-3活性,细胞凋亡指数,CK和LDH活性等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1)。与I/R组相比,Postcon明显减少梗死面积,caspase-3活性,细胞凋亡指数,CK及LDH活性(P〈0.01)。Postcon可使强啡肽含量显著增加(P〈0.01)。除强啡肽含量外,上述所有的作用均被nor-BNI所阻断。结论:心脏保护和后处理的抗凋亡作用是通过激活K-OR,至少部分通过增加强啡肽的水平来介导的。  相似文献   
12.
应用敏感的免疫组织化学多重PAP法,观察了HFRS(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抗原在HFRS患者尸检肝组织的定位,结果发现18例尸检肝组织中.15例肝细胞病毒抗原阳性,2例肝组织血管中白细胞也存在病毒抗原、4例肝内胆管为HFRS病毒抗原阳性,主要分布于肝内大胆管,小叶间胆管和小胆管的上皮细胞中,HFRS病毒抗原阳性物质呈地颗粒状,定位于胆管上皮细胞核上区的胞质中。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AMPK在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的作用以及与脂滴相关表面蛋白Cidec的表达关系,为肥胖发生及其防治肥胖及肥胖相关性疾病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免疫组织化学、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等方法分析AMPK和Cidec在脂肪细胞分化中的作用,明确二者的相关性。结果:在不同分化程度的脂肪源性肿瘤组织中,AMPK表达随着脂肪细胞分化程度的升高而表达降低,而Cidec的表达是逐渐增高的;在不同发育阶段的胎儿脂肪组织中,AMPK随着胎龄的增加表达逐渐降低(P0.01),而Cidec的表达则呈逐渐增高的趋势(P0.01);以上AMPKα的表达均与Cidec的表达水平呈负相关。结论:AMPK可能在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研究其与Cidec的表达与作用关系可能为脂肪细胞发育及分化提供重要线索及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泛素连接酶gp78在体外肝细胞脂肪变性发生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在小鼠肝细胞内转染携带gp78的质粒DNA,400μM油酸刺激肝细胞,油红O染色观察细胞内脂滴形成的情况;测定肝细胞内甘油三酯含量;western blot和RT-PCR检测细胞内gp78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过表达gp78肝细胞内脂滴数目增多,体积增大,甘油三酯含量(4.6±1.56)mol/L升高;而沉默gp78肝细胞内脂滴数目减少,体积减小,甘油三酯含量(0.3±1.37)mol/L明显降低(P0.05)。结论:在肝细胞发生脂肪变性过程中,gp78可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其发挥作用的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
探讨Fas抗体对人胃癌细胞系SCG-7901生长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结合细胞计数法观察Fas抗体作用48h后,人胃癌细胞中p53、PCNA的表达率的变化,以PCNA阳性表达率作为细胞的增殖指数;用流式细胞技术观测Fas抗体作用48h后细胞周期的改变,并与未用Fas抗体的对照组进行对比.所得数据分别用χ2或μ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显示 实验组人胃癌细胞PCNA增殖指数(65.5%)明显低于对照组(89.35%) , 二者相比较差异显著(P<0.01);而p53的阳性表达率实验组(10.0%)较对照组(0 .9%)明显增加,差异有显著性(P<0.05).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实验组G1期细胞(64 .5%) 较对照组(57.4%)明显增加(P<0.01, μ=5.384),而S期细胞(27.4%)较对照组(36.1 %)明显减少(P<0.01, μ=6.9566),两组间比较G2期细胞无明显差异(实验组8.1 %,对照组为6.6%;P>0.05).结果表明Fas抗体具有显著的抑制人胃癌SCG-7901细胞系生长的作用,此作用由Fas抗原/ Fas抗体系统介导,且抑癌基因p53参与了此作用过程.  相似文献   
16.
生产疫苗用细胞系可能具有致瘤性,一些常用的细胞系需要检查不同代次有无致癌性。在建立传代细胞种子库与工作库基础上,对研制生产病毒活疫苗所用8株VERO细胞系在219只裸鼠进行了致癌(瘤)实验。本研究结果表明,VERO细胞染色体核型可发生变异,亚四倍体JA株与超二倍体KA株具有强的致癌性,不能用于致弱活病毒疫苗制备,但可替代HeLa细胞系用作恶性肿瘤阳性对照细胞。筛出无致瘤性的YB、dC、M和JB株亚二倍体VERO细胞系,可替代BHK-21细胞用于狂犬病减毒活疫苗制备。VERO细胞系染色体遗传相对稳定。不同代次变化不大。研究发现细胞染色体遗传特征决定致瘤性质并具有种属特异性,不同核型细胞致瘤性不同,细胞染色体数目变异大小和致癌性成正相关,通过体内外交替选育可在裸鼠体内快速选育成功高变异率肿瘤细胞系。高变异率HeLa或VERO细胞系移植于裸鼠可能产生恶性横纹肌样瘤。因此,应当强调疫苗生产用细胞系致瘤性评价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