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7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比较水合氯醛、乌拉坦及其1:1混合液在SD大鼠麻醉中的效果并进一步在大鼠模型制备的麻醉中检验其效果。方法:分别采用不同剂量的水合氯醛和乌拉坦及其1:1混合液进行麻醉实验,比较其麻醉起效时间、维持时间和死亡率,并将相同剂量的1:1混合液应用于SD大鼠模型制作时的麻醉中,比较其与非模型组之间的差异。结果:水合氯醛和乌拉坦混合液麻醉大鼠的起效时间2.5±1.5分钟,与单用水合氯醛无差异(P〉0.05),比单用乌拉坦起效时间短(P〈0.05);维持时间107.4±4.1分钟,比单用水合氯醛、乌拉坦长(P〈0.01);麻醉死亡率比单用水合氯醛低,总死亡率比单用水合氯醛、乌拉坦低。模型组大鼠的麻醉起效时间2.9±1.6分钟,维持时间108.9±4.4分钟,零麻醉死亡率,总死亡率为2.5%;与1:1混合液非模型组的麻醉效果没有明显差异。结论:水合氯醛+乌拉坦1:1混合液麻醉效果好、起效快、死亡率极低,适合用于2小时左右的SD大鼠手术或模型制作。  相似文献   
72.
彭江龙  崔玉宝  钱士匀  裴华  陈年根  黄幼生 《生物磁学》2011,(14):2612-2614,2649
目的:构建尘螨变应原Der f1真核表达载体,转染真核细胞并进行蛋白表达。方法:根据Genebank中Der f1基因的核酸序列(AB034946),设计引物,采用PCR法,从保存的JM109工程菌中扩增Der f1编码基因,克隆到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myc-his A上,以脂质体法转染CHO细胞,经G418筛选,进行稳定表达细胞株的筛选和鉴定。结果:将目的基因Der f1成功连接到pcDNA3.1/myc-hisA-Derf1并转染CHO细胞,获得稳定表达的CHO细胞株。结论:成功构建了尘螨变应原Der f1真核表达载体,并转染CHO细胞表达蛋白质。  相似文献   
73.
目的:探讨小鼠GV期卵母细胞线粒体中ATP8(ATP合酶亚基8)基因的表达情况。方法:应用挤压法从卵巢中分离获得生发泡期(germinal vesicle,GV)卵母细胞;用RT-PCR检测GV期单个卵母细胞中ATP8基因的表达:其中cDNA的合成分两种方法进行:一是将GV期单个卵母细胞直接进行RT合成cDNA,二是先用DNA酶加EcoRⅠ酶祛除mtDNA和核DNA后再进行RT;回收产物构建克隆质粒并测序。结果:1.5%琼脂糖电泳显示、测序结果均表明ATP8基因在GV期卵母细胞中有表达。结论:小鼠GV期卵母细胞特异表达的ATP8基因可能与卵母细胞的正常发育成熟相关。  相似文献   
74.
研究HeLa细胞膜上甲胎蛋白 (alpha fetoprotein ,AFP)受体的存在情况及其介导的信号转导 .先用Na[12 5I]标记AFP ;标记的AFP和培养的HeLa细胞结合 ,Scatchard法和受体 配体结合法分析受体数目 ;再用放射免疫结合法分析在百日咳毒素 (pertussistoxin ,PTX)预处理前后AFP对细胞内环腺苷酸 (cAMP)浓度及细胞内蛋白激酶A(proteinkinaseA ,PKA)活性变化的影响 .在HeLa细胞膜表面存在 2种不同解离平衡常数 (Kd)的AFP受体 ,Kd1=5 2pmol L(2 10 0位点 细胞 ) ;Kd2 =2 3nmol L (114 0 0位点 细胞 ) .在AFP(2 0mg L)作用下 ,HeLa细胞内cAMP浓度变化及PKA活性的改变为与对照组比较 ,用PTX预处理前cAMP浓度升高 2 6 7% ,PKA活性增高 10 3 2 % ;用PTX预处理后升高 86 % ,PKA活性增高 2 5 3% .抗甲胎蛋白单克隆抗体可阻断AFP对细胞cAMP浓度和PKA活性的影响 .结果证明 ,在HeLa细胞膜上有 2种不同解离平衡常数的甲胎蛋白受体存在 ,受体有可能通过cAMP PKA途径介导信号转导 .  相似文献   
75.
不同运动方式对COPD 缓解期患者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IL-1、IL-6、TNF-α在COPD缓解期气道炎症中的作用及运动训练对COPD患者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为COPD患者制定最佳运动模式提供依据。方法:对55例临床缓解期的COPD患者进行为期12周运动训练,运动训练前后采用双抗体夹心ABC-ELISA法检测患者血清中细胞因子值,并与60名健康老年人比较。结果:COPD缓解期患者运动训练前,血清中IL-1、IL-6、TNF-α值均显著高于正常老年人组(P<0.01);经运动训练后,IL-1、TNF-α值显著下降(P<0.01),且不同运动训练方法,血清细胞因子变化幅度不同,以太极拳训练组IL-1、TNF-α下降的幅度最大(P<0.01)。结论:IL-1、IL-6、TNF-α参与了COPD缓解期气道慢性炎症反应,运动训练对致炎因子有下调作用,且太极拳运动训练下调效果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76.
目的:治疗雷贝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返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108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56例和奥美拉唑对照组52例,治疗组应用雷贝拉唑和莫沙必利,对照组应用奥美拉唑和莫沙必利,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临床症改善和内镜变化。结果:治疗8周,治疗组症状积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胃镜检查结果示治疗组食管黏膜愈合情况优于对照组(P<0.5)。结论:雷贝拉唑和莫沙必利联用治疗反流性食管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联合用药临床疗效优于奥美拉唑。  相似文献   
77.
目的:观察雷贝拉唑联用克拉霉素、阿莫西林胶囊治疗良性溃疡疗效.方法:100例良性溃疡病人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雷贝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治疗,对照组采用照组用奥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三联疗法,4周后复查胃镜、检测Hp并复查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4%,对照组有效率为80%,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Hp转阴率为8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转阴率72%(P<0.05).结论:雷贝拉唑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疗效高,无明显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8.
79.
HbMyb1是橡胶树死皮病相关基因,为了进一步研究HbMyb1的功能,采用酵母双杂交方法,从胶乳cDNA文库中筛选出10个与HbMyb1发生相互作用的蛋白,包括已知的橡胶延伸因子和橡胶小粒子蛋白等,其中4个分别与3-羟酰基-ACP-脱氢酶、NAD-依赖的山梨糖醇脱氢酶、氧化还原酶、假定的富含亮氨酸重复蛋白具有同源性的蛋白,其余4个为未知蛋白。  相似文献   
80.
坐骨神经结扎后大鼠背根神经节和脊髓CGRP表达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大鼠坐骨神经结扎后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gene-relatedpeptide,CGRP)表达变化。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和坐骨神经结扎组,实验组结扎后分别存活1、3、5、7、14、21和28d(n=8),免疫荧光(双标法)和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观察术后不同时间点CGRP和NGF在坐骨神经、背根神经节(dorsalrootganglion,DRG)和脊髓的表达变化,Westernblot结合图像分析技术对不同时间的变化进行定量测定。结果术后1d结扎远端坐骨神经内NGF大量堆积,持续到28d仍高于正常。结扎后7dDRG内CGRP阳性细胞百分率减少,持续到28d仍低于正常;结扎后14d脊髓后角CGRP下降,28d仍低于正常,各时间点脊髓前角CGRP表达未见明显变化。结论神经结扎可导致DRG和脊髓后角的CGRP表达下调,可能与靶源性的NGF来源减少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