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9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本文研究了极大螺旋藻(Spirulina maxima)和微小小球藻(Chlorella minutissima)分别对紫外线-B(UV-B)的短时间和长时间处理的响应。在不同强度(0~2.0w·m~(-2))UV-B的短时间(6h)作用下,这两种藻的光化效率(F_V/F_M)均明显的降低,且降低的程度与UV-B强度呈正相关,极大螺旋藻较微小小球藻降低更显著;UV-B吸收物质的分泌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都与UV-B的增强无明显关系。经相同强度(0.9或1.8w·m~(-2))的UV-B长时间(1~80d)作用后,F_V/F_M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极大螺旋藻的表现是先降后升,而微小小球藻则表现为逐渐下降;对于UV-B吸收物质的分泌和SOD酶活性,极大螺旋藻都表现为逐渐增强,而微小小球藻却表现为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22.
23.
运用市场价值法、碳税法、造林成本法和工业制氧影子价格法、影子工程法以及价格替代等方法,以肇庆仙女湖为例,对城市湖泊水生态系统自然资产价值部分的演变进行了评估。结果得出,仙女湖水生态系统退化过程中,导致水生态系统有些服务功能的大幅度降低,如大气调节功能价值由1999年的460124元降低到2004年的8元、水质净化功能价值由1999年的11480元降到2004年的904元等;但并非各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都降低,有些项目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可保持不变,如水资源调节功能价值;甚至升高,如物质生产价值由1999年的152400元增加到2004年的241200元。该研究给退化生态系统的修复带来很大启示,即在退化生态系统的修复过程中要针对性的就退化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进行修复,提高生态系统的总体服务功能价值,而并非退化生态系统的各项服务均需提高,有些项目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可以保持不变,甚至降低。  相似文献   
24.
为了解唐鱼两性异形及其与游泳能力关系,检测了性成熟阶段唐鱼躯干部和鱼鳍形态特征以及爆发游泳速度(Uburst)和临界游泳速度(Ucrit)在雌雄之间的差异,旨在从形态适应角度探究长期进化中雌雄唐鱼各自面对选择压力所产生的游泳能力差异及其机制,从而为野生唐鱼保护提供基础数据.结果表明: 雌性唐鱼的体长、头高、头宽、尾鳍面积以及吻端至枕骨后末端、腹鳍起点至背鳍末端等长度均与雄性无显著差异.而体高、体宽、腹鳍起点至背鳍起点等反映腹腔大小的形态参数以及吻端至背鳍起点、吻端至臀鳍起点、枕骨后末端至背鳍起点等反映躯干部大小的形态参数均显示为雌性显著大于雄性,但头长以及胸鳍面积、腹鳍面积、背鳍面积和臀鳍面积均显示为雄性显著大于雌性.对所有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第1主成分贡献率为74.2%,负载量较大的是体长、头长、头高、体高、头宽、体宽以及各鳍之间距离等主要反映唐鱼躯干整体特征的参数;第2主成分贡献率为15.7%,负载量较大的是胸鳍面积、腹鳍面积、背鳍面积和臀鳍面积等主要反映鱼鳍特征的参数.唐鱼性别在第1主成分上无法区分,但在第2主成分却可以明显区分.根据体宽、胸鳍面积、腹鳍面积、背鳍面积和臀鳍面积等建立的性别判别方程对雌雄判断准确率达到91.8%~92.5%.唐鱼游泳能力测定结果显示,雌性Uburst与雄性无显著差异,但Ucrit显著小于雄性.以上结果表明,雌雄唐鱼两性异形主要集中在与游泳能力相关的鱼鳍特征上.相比雄性,雌性唐鱼虽然胸鳍等鱼鳍面积较小导致其Ucrit小于雄性,却具有更长的躯干部以保证其同样具有较高的爆发游泳能力,从而有利于在流速波动很大的溪流中躲避捕食和进行其他应急活动;相比雌性,雄性唐鱼则具有较大的鱼鳍面积保证其Ucrit高于雌性,以利于日常活动及在繁殖过程中追逐雌性等相对持久性游泳运动.  相似文献   
25.
田恬  王庆  罗洪添  杨宇峰 《生态学杂志》2016,27(6):2009-2014
休眠卵是桡足类的重要生存策略,其在沉积物中的丰度对水体种群的补充具有重要意义.干塘是池塘养殖管理的重要措施,对池塘生态系统具有重要影响.2014年2月15日(干塘前)和3月2日(干塘后),分别采集广州市南沙区养殖池塘内表层沉积物,研究沉积物中桡足类休眠卵对浮游种群的潜在补充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 干塘前未冷藏沉积物样品在盐度20时的潜在补充量和孵化率最高,4 ℃冷藏4周后最高值出现在盐度为15的处理组.干塘后未冷藏沉积物样品在盐度15时的潜在补充量和孵化率最高,冷藏4周后最高值出现在盐度为20的处理组.这说明干塘前桡足类休眠卵的潜在补充量显著高于干塘后,且干塘对沉积物中休眠卵的持续孵化时间有影响.  相似文献   
26.
对缺刻缘绿藻(Parietochloris incisa(Reisigl) S.Watanabe)在不同光强和氮源及其浓度条件下的生长状况及油脂和花生四烯酸(AA)的积累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缺刻缘绿藻在3种氮源条件下均能较好地生长。在高氮浓度条件下,增大光强能显著提高缺刻缘绿藻的生物量并促进油脂和AA的积累。缺刻缘绿藻在300 μmol·m-2·s-1光强、8.8 mmol·L-1NaNO3条件下生物量达到最大(4.17 g·L-1)。油脂含量在100 μmol·m-2·s-1光强、1.0 mmol·L-1氮浓度下达到最高,分别为41.17%(NaNO3)、42.04%(NH4HCO3)和39.96%(CO(NH22)。AA绝对含量在300 μmol·m-2·s-1光强、2.9 mmol·L-1 NaNO3条件下达到最高,占细胞干重的16.44%。油脂和AA产率,在300 μmol·m-2·s-1光强、以NaNO3为氮源的条件下达到最大,分别为134.6 mg·L-1·d-1(1.0 mmol·L-1)和35.85 mg·L-1·d-1(2.9 mmol·L-1)。综合考虑成本等因素,选择NH4HCO3(5.9 mmol·L-1)和CO(NH22(2.9 mmol·L-1)为氮源、在300 μmol·m-2·s-1高光强下培养缺刻缘绿藻进行AA的生产为最优方案。  相似文献   
27.
中国近海生物固碳强度与潜力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通过现场调查和数据分析,首次探讨了中国近海浮游植物的固碳强度与潜力以及近海人工养殖大型藻类的固碳能力.结果表明,渤、黄、东海的浮游植物固碳强度约为2.22亿t a-1,固碳量的季节变化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为春季、夏季、秋季、冬季,其中春夏季的固碳量占全年的65.3%.南黄海1999~2005年10~11月间浮游植物固碳强度有较大的年际变化,10~11月份7a间其浮游植物最低固碳量为3.54万t d-1,最高为16.58万t d-1,平均为10.50万t d-1,没有明显的年际变化趋势,磷对浮游植物固碳强度的影响最为明显,次之的影响因素是Chl a和亚硝氮 (NO2-N)的含量.南海的固碳能力约为渤黄东海的2倍,为4.16亿t a-1,其季节变化和渤黄东海不同,南海浮游植物在冬季的固碳能力最强,在夏季最弱.整个中国近海浮游植物年固碳量达6.38亿t,可占全球近海区域浮游植物年固碳量的5.77%.实际外海龙须菜的养殖发现,龙须菜每年固定的碳为8.18 t,养殖密度与方式对其产量和固碳量影响巨大.近几年,我国大型经济藻类养殖产量每年在120~150万t左右,换算为固碳量为36~45万t,平均每年40万t,如果海藻养殖产量每年增加5%,到2010年,我国大型经济藻类养殖的固碳量可达57万t a-1,海藻养殖是海洋增加碳汇有多重价值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8.
采用模拟水生态系统研究了环丙沙星(Ciprofloxacin,CPFX)在异育银鲫(Allogynogenetic crucian)体内的积累和分布动态,并测定了异育银鲫体内Ⅰ相、Ⅱ相代谢酶活性的响应.结果表明,饲料暴露、水体暴露和混合暴露3种不同给药方式对CPFX在异育银鲫的体内积累趋势有明显影响,在饲料给药暴露方式中CPFX在鱼体内脏、肌肉中的残留量远高于水体给药暴露.3种不同给药方式暴露下,CPFX在异育银鲫内脏和肌肉中的积累趋势大致相同,暴露初期吸收较快,并且很快达到峰值.随暴露时间延长,CPFX在鱼体内含量逐渐下降.在CPFX暴露初期,异育银鲫体EROD酶活性受到抑制,暴露45d后,3种暴露方式异育银鲫EROD活性均恢复到暴露前水平.异育银鲫GST酶活性受到CPFX的诱导,3种不同给药方式均导致GST活性增加,并且表现出滞后响应.暴露初期不同处理组GSH含量均有下降.但随暴露时间延长,异育银鲫体内GSH受到诱导,在暴露后期又恢复至暴露前水平.  相似文献   
29.
用刺激隐核虫(Cryptocaryon irritans)的幼虫对卵形鲳NFDA8(Trachinotus ovatus)进行腹腔注射和体表感染,然后每隔一周用阻动试验(Immobilization assay)检测免疫鱼的抗血清和皮肤培养液对刺激隐核虫幼虫的阻动效价,在第14周中,分别用亚致死剂量和致死剂量的刺激隐核虫幼虫对免疫鱼攻毒以检测所产生的免疫保护力.实验结果显示:两种免疫方法都能让卵形鲳鲹的血清和皮肤生成阻动刺激隐核虫幼虫的特异性抗体,并能使被免疫鱼获得明显的免疫保护,但是体表感染免疫组的血清和皮肤培养液的阻动效价都要比腹腔注射免疫组高,所获得的免疫保护力也更强.同时还发现,免疫鱼血清和皮肤培养液中的抗体存在明显的差异:两者的最初生成时间、达到峰值的时间、变化规律以及阻动效价等都不一致.因此,我们推测鱼类的系统免疫应答和皮肤黏膜免疫应答有可能是相互独立的,或者是不同步的.鱼类的体液免疫应答,特别是黏膜免疫应答对抵御刺激隐核虫的感染起了重要的作用,采用刺激隐核虫虫体疫苗可能成为预防海水鱼类白点病的一种选择.  相似文献   
30.
东海具齿原甲藻的扫描电子显微结构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在光学显微镜分析鉴定的基础上,通过高分辨率的扫描电子显微镜,对东海赤潮原甲藻标本和美国国家海洋藻种中心(CCMP)的具齿原甲藻(Prorocentrum dentatum)藻株(CCMPl517)的细胞表面结构进行观察和比较,认为两者为同一种类.在分析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可以认为发生在我国东海水域的赤潮原甲藻种类是具齿原甲藻(Prorocentrum dentatum),而非新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