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1.
目的:探讨疱疹病毒Ⅱ型(HSV-2)感染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株SH-SY5Y的生物学效应。方法:病毒液接种SH-SY5Y细胞后,用相差和电子显微镜观察感染细胞的形态变化,RT-PCR检测病毒在细胞中的增殖,MTT法检测病毒感染对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测定感染后的细胞凋亡状况。结果:相差显微镜显示细胞病变,从24~72h,细胞变性、坏死的程度和数量随感染时间延长而增加;电镜结果显示感染24h后,细胞核染色质固缩,出现多核巨细胞,线粒体内嵴紊乱、断裂,出现不同程度的自噬化、溶酶体化、空泡化,并可见大量鹰眼样已包装成熟的病毒颗粒及正在包装的病毒粒子;HSV-2LAT基因RT-PCR扩增表明,病毒能在SH-SY5Y细胞中增殖;凋亡检测显示HSV-2在体外细胞感染中并未使细胞出现凋亡现象;感染后24、48及72h,SH-SY5Y细胞的抑制率分别为11.3%、31.2%和63.1%,与对照组相比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分别用0.1、1、10MOI的病毒感染SH-SY5Y细胞,上述不同组在24、48、72h时细胞形态变化基本一致,感染结果相似,各组之间病毒毒力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初步在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株SH—SY5Y中建立了HSV-2感染的细胞模型,并研究了感染对细胞生物性状的影响,为探讨HSV-2的潜伏与激发机制、了解HSV-2的致病机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锂-匹罗卡品颞叶癫模型大鼠致后性发作的行为学特点及海马结构病理改变的动态变化。方法将所有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大鼠腹腔依次注射氯化锂、匹罗卡品诱发癫持续状态(SE)后,观察其自发性癫发作(SRS),分别于SE后1周至10周5个不同时间点取材,Nissl染色和Timm染色分别观察海马神经元损伤及苔藓纤维出芽(MFS)的变化。结果注射匹罗卡品后84%的大鼠可诱发出SE,经过10~20d的缄默期后,可观察到Ⅰ~Ⅲ级的反复SRS,病理学检查可见海马神经元的损伤及齿状回内分子层MFS。结论锂-匹罗卡品颞叶癫模型与人类颞叶癫有类似发作特点及病理改变,是一种理想的颞叶癫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3.
外泌体(exosome)是多种细胞分泌的一种40~100 nm的由磷脂双层膜包裹的微囊体,其组成主要包括脂质体、蛋白质、DNA及mi RNA等。研究表明外泌体通过携带生物活性物质参与了机体许多重要的生理及病理过程,尤其是在肿瘤的侵袭及转移方面。外泌体主要通过诱导肿瘤转移的启动、促进肿瘤血管生成、参与肿瘤转移前微环境形成及肿瘤微环境的免疫调控等途径,在肿瘤侵袭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旨在探究骨唾液酸蛋白(BSP)是否通过整合素αvβ3对整合素连接激酶(ILK)信号通路进行调控。BSP基因沉默乳腺癌MDA-MB-231细胞,流式细胞仪在细胞水平检测BSP不同水平的细胞株中整合素αvβ3的表达量。Western blotting检测磷酸化ILK水平的变化,MTT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与对照组231BO-Scrambled细胞相比,BSP基因沉默组231BO-BSP27细胞中整合素αvβ3的表达水平明显下调(61.32±1.94)%(P<0.01)。整合素αvβ3鼠抗单克隆抗体(LM609)处理前的BSP基因沉默组231BO-BSP27细胞与21BO-Scrambled细胞相比,ILK磷酸化水平下调明显(39.38±1.38)%(P<0.01);LM609处理后的231BO-BSP27细胞与21BO-Scrambled细胞相比,ILK磷酸化水平下调明显(33.78±1.51)%(P<0.01)。向乳腺癌细胞231BO-scrambled和231BO-BSP27中添加LM609,MTT试验结果显示两株乳腺癌细胞的增殖能力均有降低(P<0.05)。BSP通过整合素αvβ3对乳腺癌MDA-MB-231细胞ILK信号通路进行调控,并影响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从人源化噬菌体抗体库(human single fold scFv libraries I+J)中筛选到能高亲和性、特异结合人禽流感病毒H5N1的单链抗体,为建立H5N1快速筛查试剂和人源化治疗单抗奠定基础。方法以H5N1病毒的血凝素(hemagglutitin,HA)蛋白和核蛋白(nucleoprotein,NP)为目的蛋白,对上述单抗噬菌体文库以亲和性为原理进行筛选,经过3轮筛选富集后,随机挑选了96个噬菌体克隆扩增培养,ELISA法挑选能特异性、高亲和性结合目的蛋白的噬菌体克隆,并换用HB2151宿主菌对阳性单链抗体克隆进行可溶性表达,ELISA法鉴定可溶性单链抗体的结合活性,PCR扩增阳性克隆的轻、重链基因片段,并对阳性单链抗体分子测序和序列分析。结果经过3轮筛选,分别从96个噬菌体克隆中挑选到了两株能特异结合NP蛋白、3株能特异结合HA蛋白的单链抗体,PCR扩增都得到了长为300、302和935bp的轻链、重链和轻链-连接片段-重链的基因片段,测序结果分析发现上述5条单链抗体片段在轻链的47、49、50、51、53、54、56、96、97、98和99位的氨基酸组成不同,而特异结合NP蛋白的单链在重链区域氨基酸组成完全相同,而特异结合HA蛋白的单链在重链的44、47、85、86、87、88和89位氨基酸组成不同。结论从噬菌体抗体库中筛选到的特异结合HA和NP蛋白的单链抗体片段,可为进一步研发H5N1快速筛选试剂和人源性治疗抗体奠定基础,也可为鉴定HA和NP蛋白中的抗原决定簇提供结构信息。  相似文献   
17.
目的:设计一种用于检测CYP3A5基因分型的电化学传感器阵列及其不同基因型的判别方法。方法:设计的电化学基体由印刷电路板(PCB)组成,该电路板包含一组金电极。每个金电极表面修饰有包含单链捕获探针的自组装单分子膜。设计中使用二茂铁做为电活性指示剂,基因分型检测是通过两种不同电势的二茂铁衍生物分别标记等位基因特异性信号探针来实现。结果:该设计能构建一种快速准确、操作简便的DNA电化学传感器阵列检测系统。结论:本文设计为使用电化学方法检测基因分型提供了一种新方法和新技术。  相似文献   
18.
高分辨率熔解曲线分析(High Resolution Melting,HRM)是结合饱和荧光染料、未标记探针和实时荧光定量PCR的一种新的检测基因突变与基因分型的分子诊断技术,具有高通量、低成本、简单快捷、结果准确、灵敏度和特异性高和真正闭管操作等优点。本文就高分辨率熔解曲线分析的临床应用和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使用Agilent 2 10 0Bioanalyzer分析限制性显示技术 (restrictiondisplay ,RD)制备的HIV片段库 .利用合适的限制酶从质粒上获得HIVB亚型代表株U2 6 94 2全基因cDNA ,然后将目的片段进行Sau3AⅠ消化 ,在消化得到的片段两端加接头 ,利用通用引物进行PCR扩增 ,扩增结果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以及Agilent 2 10 0Bioanalyzer两种方法分析 .结果显示 ,Agilent 2 10 0Bioanalyzer比琼脂糖凝胶电泳能更快速、直接和客观地反映RD技术制备的DNA片段的大小以及含量 ,并能对RD PCR过程中片段自身连接以及优势扩增的现象进行直接的监控作用 .  相似文献   
20.
通用载体质粒融合系统——一种快速的DNA重组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近年来兴起的一种快速的DNA重组方法--通用载体质粒融合系统UPS,概述了其作用原理和特点以及在实际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