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7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22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60篇
  2007年   61篇
  2006年   70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56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7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41.
基因工程技术在免疫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因工程技术已越来越广泛渗透到包括免疫学在内的生命科学的各个领域,无论在应用基础还是在开发研究方面都取得了惊人的进展,大量的基因工程疫苗、基因工程抗体、基因工程细胞因子和基因工程化细胞治疗技术等,已成功地应用于临床。1基因工程疫苗疫苗是免疫防治的重要...  相似文献   
842.
李法曾  倪陈凯 《植物研究》1995,15(4):433-436
本文发表隐子草属Cleistogenes两新变种, 即多枝隐子草C.caespitosa Keng var.ramosa F.Z.Li et C.K.Ni, var.nov.天目山隐子草C.ramiflora Keng et C.P.Wang var.tianmushanensis F.Z, LietC.K.Ni.var.nov.  相似文献   
843.
高等植物的遗传转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春明  许智宏 《遗传》1989,11(4):39-42
自1944年Avery首次阐明肺炎双球菌的遗传转 化机理后,人们一直在探索适合高等植物的转化途径, 但早期用DNA直接处理种子或细胞均未取得成功。,。 197;年,Van LarebekeEs',等在根癌农杆菌中发现一 种与双子叶植物肿瘤诱导有关的质粒,即Ti质粒‘ 1977年ChiltonL",等用限制性内切酶谱法证明,在植 物的冠廖瘤组织中存在农杆菌Ti质粒的一个片段,称 为转移DNA (T-DNA), T-DNA在植物基因组中的 整合和表达导致肿瘤的发生。此后以Ti'质粒为基础 的植物遗传转化研究获得迅速发展,在理论和应用方 面均取得很大成就“,‘。本文主姿对植物转化的机理 和方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44.
温学森  赵遵田 《植物研究》1997,17(4):359-360
报导了密叶绢藓一新变种,即密叶绢藓小孢变种Entodon compressus C.Muell.var.parvisporus X.S.Wen et Z.T.Zhao.  相似文献   
845.
本文对我国外来入侵物种西部喙缘蝽Leptoglossus occidentalis Heidemann, 1910进行了溯源分析,依据对国内种群的观察和标本简要描述了其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通过野外采集国内种群标本,提取扩增COI基因序列,结合原产地和国外其他入侵种群的公共序列,构建西部喙缘蝽COI基因数据集,以中国入境口岸对木材的检疫情况为参考,分析西部喙缘蝽的入侵来源。全世界目前已知10种单倍型,中国存在4种。山东青岛种群有H_8、H_9和H_10三种单倍型,其中H_8与韩国共享,H_9和H_10为中国特有单倍型,青岛种群可能部分来自韩国;山东烟台两个采集点的种群都属于H_2,可能来自北美东部,与青岛种群的入侵来源不同。以上分析表明,我国西部喙缘蝽种群可能来源于多次独立入侵事件,同时在国内发生了小范围的扩散迁移。本研究首次对我国入侵害虫西部喙缘蝽做了溯源分析,为更好地制定规制措施,开展检疫防治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46.
糖尿病性心肌病(diabetic cardiomyopathy,DCM)是一种由长期糖尿病引起的心肌病,其发病不伴随高血压、冠心病等其他心脏危险因素,是糖尿病的一种常见临床并发症,由代谢紊乱引起,可产生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严重时可导致死亡,并伴有微血管病变的广泛局灶性心肌细胞死亡。Ferroptosis是一种细胞程序性死亡方式,主要由氧化应激、铁代谢和脂质代谢异常等因素诱发。在DCM发病过程中,存在心肌细胞糖脂代谢异常,并伴随着氧化应激导致心肌细胞Ferroptosis。本文针对近些年来DCM Ferroptosis相关的研究,综述了Ferroptosis和DCM之间的关系以及可能的机制,为探究DCM发生机制和干预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47.
青少年期是冒险行为的高发期,长期以来研究者对其发生机制进行了大量研究。该文在简要介绍传统决策模型的基础上主要综述了解释青少年冒险行为发生机制的双加工模型,包含模糊痕迹理论、原型-意愿模型两个认知加工模型和双系统模型、成熟不平衡模型两个神经生物学模型。尽管上述模型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青春期冒险行为高发的原因,但是这些双加工模型及其有关研究仍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如关于决策模式存在相互对立的观点、关于认知能力发展存在分歧、模型的适用范围问题、神经生物模型的弊端、缺乏对真实冒险行为的研究等,未来研究对上述方面应予以关注。  相似文献   
848.
叶绿体对盐协迫的某些生理适应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近些年来有关叶绿体对盐胁迫的一些生理适应机制的研究,包括:(1)叶绿体的离子调节;(2)叶绿体的渗透调节;(3)叶绿体内相容溶质对光合酶的保护作用。最后讨论了这方面研究所存在的,今后急需要研究解决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849.
盐腺是泌盐盐生植物抵御盐胁迫的重要表皮结构,泌盐盐生植物可以通过盐腺将体内多余的盐离子排出体外,从而避免盐胁迫。盐腺作为泌盐盐生植物实现高效抗盐的重要结构,在逆境生理、发育和进化等领域都引起了关注和讨论,集中在盐腺的超微结构、生理功能、泌盐机制以及发育模式等不同层面已有广泛的研究报道。本文综述了盐腺结构、分泌机制、盐腺发育的研究进展,总结了盐腺泌盐的可能途径以及盐腺发育的调控方式和关键基因,对未来盐腺泌盐和发育的研究提出了相关见解,讨论了盐腺这一独特形态学结构对于植物耐盐性的作用,并对提高植物耐盐性、培育耐盐品种提出了理论依据和建议,有利于深入解析植物耐盐适应演化、培育抗盐作物和高效利用盐碱地。  相似文献   
850.
植物名称:珊瑚樱(Solanum pseudocapsioum)。材料类别:无菌苗的下胚轴、叶片及茎段。培养条件:MS为基本培养基。(1)诱导芽分化培养基:M8 IBA0.2mg/L(单位下同) KT3;(2)生根培养基:1/2MS IBA1。碳源为蔗糖1.5%(w/v,下同) 葡萄糖1.5%,琼脂(日本进口分装)0.7%,pH5.8,培养温度为24±3℃,光照度3700lx,每天光照14小时。生长与分化情况:种子经5%次氯酸钙水溶液消毒后,于MS_0中萌发,在无菌苗的不同时期分别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