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2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10篇
  1955年   4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3 毫秒
71.
涡虫作为扁形动物的重要种类,具有一定的典型性,为教学实验和科学研究常用的一种实验动物. 已有的关于涡虫的饲养方法,一般都偏重于考虑单纯的投饵和换水,往往很难持久,更难生殖繁衍.  相似文献   
72.
有的植物的茎或叶会变成卷须缠绕在别的物体上。一种叫环药瓜的卷须特别敏感,只要一接触物体就会发生盘卷,用肉眼就可看到它在一分钟内卷曲在其他支持物上。葡萄的卷须无论哪一部分碰到支架就立即卷曲;但黄瓜的卷须只有在内侧或外侧的某一面上才有感受性,另一面则没有,即使碰到支柱也不会发生卷曲,仿佛什么也没有遇上。那末卷须为什么能发生卷曲呢?有人在棱角瓜卷须的上、下两面按一定间隔画上黑线,他们观察到卷须在未受刺激时,上、下两面都按相同比例生长,每20分钟大约增长2倍。但在受到刺激后,上方那一面在5分钟内竟增长了10倍,然而下侧则因为上侧的旺盛生长而受到压迫,不仅没有生长,反而收缩起来。这样  相似文献   
73.
兰花菌根菌分泌物成分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通过对福建密花石斛(Dendrobium densiflorum)菌根进行分离、纯化并回接、鉴定得到镰孢菌属(Fusarium sp.)菌1株,对根菌培养液和菌丝抽提物进行分析,发现分泌物中含有B族维生素的B2、B6和Bc(叶酸),菌丝内含有维生素B2、B6,并发现兰花根菌菌丝内含有并向外分泌植物激素--赤霉素。  相似文献   
74.
成簇的规律间隔的短回文重复序列及其相关蛋白〔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CRISPR)/ CRISPR-associated protein, CRISPR/Cas〕是原核生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获得性免疫系统,能抵抗噬菌体、质粒及可移动遗传因子等外源性DNA或RNA的入侵。目前,在多种葡萄球菌基因组中均发现CRISPR序列存在,其间隔序列通常与葡萄球菌的噬菌体或接合性质粒具有同源性,可能对葡萄球菌的毒力、耐药性传递和生物膜形成等生理学特性有影响。本文在简单介绍细菌CRISPR/Cas系统的基础上,对葡萄球菌CRISPR/Cas系统的构成、防御机制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5.
近年来,耐多药结核病(multidrug-resistant tuberculosis,MDR-TB)的出现及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与结核分枝杆菌合并感染日益增多,使结核病的防治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人们急需开发新型抗结核药物及天然低毒的辅助治疗药物。绿茶中的儿茶素类化合物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对多种疾病有一定的辅助疗效。多项研究显示,儿茶素类化合物也具有抗结核活性,其机制包括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活性、影响分枝菌酸及细胞壁的合成、下调富含色氨酸天冬氨酸的膜蛋白(tryptophan-aspartate containing coat protein,TACO)基因表达以抑制结核分枝杆菌的胞内寄生,降低氧化应激水平,下调结核分枝杆菌85B蛋白和宿主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α,TNF-α)表达,从而改善炎症水平。有研究显示,喝绿茶可降低结核分枝杆菌感染风险,儿茶素类化合物可辅助治疗结核病并与抗结核药物有协同治疗作用,但目前对其作用机制的研究还不够深入,需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76.
瞿涤 《微生物与感染》2017,12(3):131-131
目前,人体微生物组已成为生物医学研究的热点,有关成果将改变以往人们对微生物的认识。本刊特邀请有关专家撰写了人体微生物组方面的文章......  相似文献   
77.
瞿涤 《微生物与感染》2017,12(5):263-263
正常人肠道内寄居着种类繁多的微生物,称为正常菌群。正常菌群间互相制约或依存,形成种类和数量相对平衡的状态。然而,在一定条件下如机体抵抗力下降或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可因某些细菌大量繁殖,导致肠道菌群失调。测序、蛋白质组和转录组分析等组学研究技术的发展,进一步推动了肠道菌群的研究,人们开始关注和重视肠道菌群对宿主健康及疾病的影响。近年来还发现,肠道细菌可参与塑造大脑结构,影响人们的情绪、行为、感知,为揭示大脑功能与疾病的关系开辟了新思路,但也有不少学者对其持质疑态度。鉴于不同研究团队对肠道菌群与疾病的关系持不同态度,曹蕾/吴健总结了肠道菌群与相关疾病的研究现状,并评估以纠正肠道菌群为主导治疗的可行性及疗效,认为肠道菌群研究将揭示许多不明原因疾病的发病机制,加强对现有肝、肠及代谢性疾病的认识并为制订精准治疗提供依据。本期有3篇文章针对肺炎克雷伯菌的致病性及耐药性等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78.
长江流域是猕猴桃属(Actinidia)植物起源和演化的关键分布区, 富集了全世界重要的猕猴桃属野生物种资源和中华-美味猕猴桃物种复合体(Actinidia chinensis-A. deliciosa species complex)的种群遗传资源。作为水果作物, 猕猴桃在100多年前从长江流域经上海到新西兰, 通过栽培、驯化, 逐渐发展成新兴果树产业。目前, 猕猴桃植物的研究已在二倍体“红阳”中华猕猴桃(Actinidia chinensis cv. Hongyang)的基因组测序、种间关系的重测序分析和基础的分子系统发育、种群遗传结构等方面取得长足进步, 但基于最新研究成果的基本资源评价还相当匮乏, 对猕猴桃野生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亟待加强。本文回顾了栽培猕猴桃的驯化简史与猕猴桃属植物系统分类的研究进展, 通过与其他流域的比较, 对长江流域野生猕猴桃资源的潜在价值和现状进行分析, 阐述了该流域猕猴桃属植物的分布特点和受威胁的状况, 并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建立长效的保护机制、加强遗传资源的基础科研调查和系统评价, 以及健全种质资源保存规范和促进可持续利用等相应保护的策略。  相似文献   
79.
布鲁菌病(brucellosis)是布鲁菌入侵机体引起的传染-变态反应性人兽共患传染病,易被忽视。该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影响畜牧业、旅游业的发展,阻碍正常国际贸易,还会造成食品安全隐患。布鲁菌可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及皮肤黏膜破损处等途径传播至人。人群对布鲁菌的易感性无年龄和性别差异,可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感染。从事布鲁氏菌研究的实验室操作人员有发生实验室获得性感染的风险,但可通过有效的生物安全防护措施避免感染的发生。布鲁菌病是一种可防可控的疾病,必须早期诊断和正确治疗,防止疾病慢性化。本文对布鲁菌病的生物安全及其防控原则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80.
核衣壳(nucleocapsid, N)蛋白是病毒必不可少的结构蛋白,具有保护病毒基因组和调控病毒复制进程的重要作用。作为冠状病毒的经典模型,鼠肝炎病毒(mouse hepatitis virus, MHV) N蛋白的磷酸化调控病毒RNA复制转录和装配已有报道。本研究发现MHV-A59感染鼠neuro-2a细胞后期表达的N蛋白呈现明显的电荷不均一性,其中只有小部分发生磷酸化并被装配至病毒颗粒中;等电聚焦电泳显示N蛋白的电荷呈连续分布。用蛋白脂酰化抑制剂2-溴棕榈酸(2-BP)和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处理后显示病毒复制水平不但与N蛋白电负性相关,而且与细胞的PKCα S657磷酸化和内质网蛋白水平相关。结果提示磷酸化修饰与鼠冠状病毒N蛋白电荷不均一性及稳定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