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目的:明确硫辛酸(lipoic acid,LA)是否通过活化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hosphoinositide 3-kinases/Protein kinase B,PI3K/Akt)通路保护小鼠帕金森(Parkinson's disease,PD)神经元损伤。方法:将130只健康C57BL雄性小鼠随机分为PD模型组(A组)、PD模型自然恢复组(B组)、硫辛酸干预组(C组)、硫辛酸加阻滞剂干预组(D组),对照组(E组)。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黑质内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 hydroxylase,TH)阳性细胞数,Western Blot方法检测中脑TH、总Akt和p-Akt蛋白表达,相应试剂盒检测中脑内GSH(Glutathione)和MDA(Malondialdehyde)的含量。结果:(1)与E组比较,A组TH阳性细胞数显著减少(P0.01),B组、D组明显减少(P0.05),C组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2)与E组比较,A组、B组TH蛋白表达显著减少(P0.01),C组、D组TH表达明显减少(P0.05);分别与A组、B组比较,C组TH表达显著增多(P0.01),D组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3)与E组比较,A组、B组、D组中脑内p-AKT表达显著减少(P0.01),C组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与A组、B组比较,C组pAkt表达显著增多(P0.01),D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4)与E组比较,C组中脑GSH水平明显增加(P0.05),A组、B组明显减少(P0.05),D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E组比较,A组、B组MDA表达显著增加(P0.01),C组、D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硫辛酸可能通过激活PI3K/Akt通路,减轻氧化应激损伤,进而发挥其保护神经元的作用。  相似文献   
42.
目的:脑卒中是威胁人类健康三大疾病之一,是我国成人致残的首要原因,其中80%是缺血性卒中。本文意在研究血清胆红素水平与缺血性卒中严重程度、发病机理以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关系,以进一步为防治缺血性卒中的发生、发展提供新的途径。方法:选择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观察组)150例和同期健康体检者(对照组)150例,分别测定两组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TBIL)、间接胆红素(DBIL)、直接胆红素(IBIL),并对病例组进行TOAST分型、NIHSS评分及颈部血管超声检查。比较两组间血清胆红素,及观察组内不同分型组间血清胆红素的差异。结果:缺血性卒中患者TBIL、DBIL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缺血性卒中患者按TOAST分型各亚型间血清TBIL、DBIL、IBIL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重型脑梗死组与轻型脑梗死组比较,血清TBIL、DBIL、IBIL浓度均明显升高,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缺血性卒中患者中有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组血清TBIL、DBIL水平低于颈部动脉内膜光滑、完整者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缺血性卒中患者血清胆红素升高,参与急性应激反应,可能作为衡量缺血性卒中严重程度的指标之一;高水平血清胆红素可能预防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从而预防缺血性卒中的发生。  相似文献   
43.
目的:研究早期康复护理对肠内营养治疗的高血压颅内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0月间入院诊治的高血压颅内出血并应用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办法,实验组在其基础上应用早期康复护理,随访1年后观察两组患者预后的生活质量情况、GCS(格拉斯哥昏迷指数)评分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随访1年后,实验组的生活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的GCS评分无差异,护理干预后实验组的GC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在肺部感染、下肢静脉血栓、肩手综合征等并发症的发生例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高血压颅内出血患者应用早期康复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昏迷程度、预防并发症,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4.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局部亚低温(32-35℃)及硫酸镁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通过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模型,将4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常温组、亚低温组、硫酸镁组、亚低温+硫酸镁组,每组8例,采用Longa神经功能评分、TTC染色、TUNEL技术,检测和比较各组脑缺血后大鼠的神经功能、脑梗死体积、凋亡细胞数。结果:与常温组相比,亚低温组与亚低温+硫酸镁组的梗死体积、神经功能评分、凋亡细胞数均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而与亚低温组相比,亚低温+硫酸镁组局灶脑缺血大鼠的脑梗死体积、神经功能评分、凋亡细胞数均显著减少,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与单独应用亚低温相比,局部亚低温与硫酸镁联合应用,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可发挥更有效的脑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脑缺血后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