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摘要 目的:本研究对慢性肾脏病伴发高尿酸血症的情况进行现状分析及随访,观察我院住院患者中符合该条件的人群,并对该人群是否较早进入以透析为主要方式的肾脏替代治疗阶段或是以死亡为主要表现的终点事件进行评估,以期降低肾脏病致死致残风险。方法:收集2013.1-2018.1在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院肾内科住院确诊为慢性肾脏病CKD1-5期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用SAS9.4软件统计数据,所得的数据以均值±标准差或者例数(百分比)的方式进行描述;方差齐时t检验应用于定量资料组间比较;方差不齐时应用Satterthwaite t''检验;完全随机设计的方差分析体现在多组间比较的应用。卡方检验是组间比较定性资料的一种选择。Pearson分析用来挖掘尿酸与本实验中其他指标的相关可能。采用单、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汇总探讨慢性肾脏病的可能危险因素。结果:1)高尿酸血症组患者以24.93%的比例进入透析阶段,比非高尿酸组高了12.04%。死亡结果对两组之间的差异不构成影响。2)尿酸和胆固醇及血糖具有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12637 和0.11639。与eGFR具有负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326。3) 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CKD的危险因素结果表明年龄、尿酸、胱抑素C、尿素氮、血肌酐、尿蛋白、尿潜血、收缩压是CKD的危险因素。以CKD分期为应变量,单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中有意义的变量为自变量,包括尿酸、尿蛋白、尿潜血、年龄、BUN、CysC、收缩压、血肌酐、吸烟、饮酒、BMI、甘油三酯、胆固醇、血红蛋白(Hemoglobin, Hb)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变量筛选法采用向后法,结果显示,尿蛋白、尿素氮、尿酸是CKD独立危险因素。结论:1)与慢性肾脏病非高尿酸血症组相比,伴有高尿酸血症的慢性肾脏病患者进入透析阶段的比例更大。2)本研究可以得出尿蛋白、血尿素氮、尿酸是CKD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TNF-α在大鼠肝肺综合征形成中的作用与机制。方法:采取胆总管结扎方法建立肝肺综合征模型,随机将45只大鼠分为对照组(非手术组)、模型组(胆总管结扎组)和实验组(胆总管结扎+抗TNF-α单克隆抗体组),每组15只,实验组于术后3周、4周、5周、6周分别给予腹腔注射抗TNF-α单克隆抗体;术后4周、5周、6周、7周每组每周分别处死3只大鼠,血气分析计算肺泡-动脉氧分压梯度差,测定肝纤维化指标、血浆内毒素、NO和TNF-α浓度,并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胆总管结扎术后一般4周形成肝硬化,6周形成肝肺综合征模型;实验组与模型组术后4周、5周、6周、7周肝纤维化指标HA、LN、PCⅢ、Ⅳ-C明显升高,P=0.023 (<0.05);与模型组相比,实验组肝纤维化程度明显减轻,而对照组肝脏病理无纤维化;实验组与模型组大鼠术后4-7周内毒素、NO及TNF-α逐渐增加,呈上升趋势,与对照组相比P=0.026(<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TNF-α在肝肺综合征发生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抗TNF-α单克隆抗体可治疗肝肺综合征。  相似文献   
23.
目的:通过定量CT检测哈尔滨地区人群腹部脂肪面积,并分析其与血脂、血糖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于哈医大附属一院体检中心行肺部CT检查、20周岁以上的患者411例,年龄23~90岁,中位年龄58岁。分别进行体格检查和生化指标测定,根据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值将患者分为正常组、超重组及肥胖组,并使用定量CT(quantitative CT,QCT)脂肪测量软件定量测量患者L2~3水平层面腹部内脏脂肪面积(visceral fat area,VFA)和皮下脂肪面积(subcutaneous fat area,SFA)。将VFA和SFA数据分组,比较各组间VFA值、SFA值的差异,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三组VFA值(P=0.000、0.000、0.033)及SFA值(P=0.000、0.000、0.000)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均为肥胖组>超重组>正常组。VFA值均与血脂、血糖有显著的相关性(VFA与TG的r值分别为0.466、0.15、0.318,P值分别为0、0.042、0.033;VFA与FBG的r值分别为0.357、0.171、0.417,P值分别为0、0.02、0.004)。绘制VFA诊断甘油三酯(TG)及空腹血糖(FBG)值异常的ROC曲线图,当VFA分别为166.035 cm2和172.65cm2时,对于诊断TG、FBG异常敏感度及特异度最高。结论:BMI正常组及非正常组人群腹部脂肪面积具有显著差异,且VFA的升高会增加高血脂、高血糖的患病风险。VFA对于评估TG、FBG值是否正常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