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5篇
  免费   269篇
  国内免费   1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62篇
  2015年   95篇
  2014年   115篇
  2013年   70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4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目的:探讨产妇产后抑郁情绪的影响因素,研究其意义及有效护理策略,提高其生存质量。方法:选取2013年6至2014年7月间我院产科收治的门诊、住院产妇350例进行问卷调查。在350产妇中,37例出现抑郁情绪,将37例产后抑郁情绪高危产妇的随机均分为两组,其中干预组行针对性护理干预,对照组产妇采用常规心理护理。综合分析两组产妇的临床治疗资料,并进行早期护理干预。结果:25岁的产妇6例(16.22%),25~34岁的产妇27例(72.97%),≥34岁的产妇4例(10.81%),25~34岁产妇出现抑郁情绪的概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的产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产妇的孕期并发症、不良妊娠结局、夫妻关系、婴儿性别、经济收入、婴儿状况等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进行针对性护理后,干预组产妇的抑郁情绪好转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导致产妇出现产后抑郁情绪的高危影响因素很多,护理人员应进行深入分析,并制定个性化的早期护理干预方案,提高其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62.
目的:比较标准剂量美罗华与小剂量美罗华治疗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第二医院自2010年-2015年常规治疗无效的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共18例,分为两个实验组,分别给予应用标准剂量美罗华(375 mg/m~2,每周1次,共4次),患者8例,小剂量美罗华(每次100mg,每周1次,共4次),患者10例,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效果、治疗前后血小板水平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小剂量美罗华治疗4周后有效率较标准剂量无明显差别(P0.05);小剂量美罗华治疗ITP不良反应率相对标准剂量要显著降低低(P0.05)。结论:小剂量美罗华治疗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临床疗效与标准剂量美罗华相当,但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163.
摘要:近年来,免疫治疗在晚期肾透明细胞癌的治疗中异军突起,使人们对于肾癌治疗有了全新的认识。肿瘤免疫治疗药物是通过抑制免疫检查点从而抑制肿瘤细胞免疫逃逸,使免疫细胞可以杀伤肿瘤细胞来发挥治疗作用。因此,了解肾透明细胞癌中免疫检查点相关免疫逃逸机制对于制定有效的治疗策略以及开发新的免疫治疗药物至关重要。本文对目前肾透明细胞癌中主要的免疫检查点(PD-1/PD-L1、CTLA-4、B7-H4、LAG-3、TIM-3和HLA-G)相关的免疫逃逸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4.
摘要 目的:评估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agnetic Resonanc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MRCP)是否可以成为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后T管造影的替代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普外科自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共收集接受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T管引流术患者263例,将其中拔除T管前行MRCP者54例定为MRCP组,连续选取拔除T管前行T管造影者54例为T管造影组。对两组患者的检查结果、不良反应发生率、住院治疗比例、检查至拔T管时间、抗生素使用率、相关医疗费用等指标进行记录并分析。结果:T管造影组与MRCP组诊断胆总管残余结石的阳性率、假阳性率和准确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T管造影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住院治疗比例、检查至拔T管时间、抗生素使用率和相关医疗费用均显著高于MRCP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CP可替代T管造影作为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后拔除T管前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65.
摘要 目的:探讨系统活检联合超声造影及弹性成像靶向活检在前列腺活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394例可疑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前期组(2015年1月至2017年4月,采用12针系统活检法,共186例),和近期组(2017年5月至2019年12月,采用8针系统活检联合新技术(超声造影及弹性成像)靶向活检法,共208例)。前期组行12+X针系统穿刺活检。近期组患者先行彩虹灌注及实时弹性成像检查,确定可疑区域后,于该区域行靶向穿刺活检,然后行8针系统穿刺活检,有重复区域者适当减少穿刺针数。结果:近期组阳性患者99例;前期组阳性患者63例,前列腺癌检出率分别为47.6%(99/208)、33.87%(63/18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近期组与前期组总穿刺针数分别为1929、2200针,近期组平均9.0 1.8针,前期组平均11.8 1.6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近期组与前期组穿刺针数阳性率分别为23.89%(461/1929)、11.82%(260/22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近期组与前期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7.40%(57/208)、43.01%(80/18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活检联合超声造影及弹性成像靶向活检对前列腺癌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6.
颈椎病是指因颈椎间盘退行性变及其继发改变所导致的脊髓、神经、血管等结构受压而表现出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征,根据发病机制可分为神经根型、脊髓型、椎动脉型、交感型、混合型,以及近年来受到重视的脊髓前动脉受压症等,脊髓型颈椎病是其中一种严重类型,保守治疗效果不佳,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方法为手术治疗。根据患者病情手术的入路可分为前路和后路,本文分别从手术的前后入路出发,对近年来脊髓型颈椎病手术治疗方式的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7.
细胞间紧密连接(tight junctions)广泛存在于上皮细胞及内皮细胞之间,其作用是保持细胞间结构的完整性,确保其功能的正常发挥,紧密连接上有很多种蛋白,occludin蛋白是其中主要蛋白之一,occludin蛋白的结构发生变化会导致紧密连接结构及功能的改变,而紧密连接结构与功能的紊乱是很多临床疾病共同的病理生理学特点,如肿瘤、中风及炎症性肺疾病。Occludin蛋白的结构及功能的改变受很多机制的调控,本文主要对occludin蛋白的结构、功能、调控机制及其与紧密连接之间的关系进行叙述。  相似文献   
168.
影像学检查在肺癌的诊断和分期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电子计算机体层成像(CT)和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技术以及磁共振成像(MRI)已经被广泛的应用于肺癌的分期和疗效评估。其中MRI不仅能提供形态学信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磁共振功能成像能提供更多的功能信息。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是最常应用于临床的磁共振功能成像序列。最初主要应用在神经系统,随着磁共振成像序列的不断发展以及软硬件的开发应用,其在腹部和盆腔的应用也日趋广泛,然而胸部DWI成像仍待普及和更多认识。本文就肺部DWI成像在良恶性病变鉴别、恶性肿瘤的筛查、分期、以及治疗疗效评估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9.
罹患头颈部肿瘤的患者在接受放射治疗时往往会发生放射性唾液腺损伤。射线的照射使患者唾液腺结构破坏、功能减退,患者的生活质量严重下降。对于放射性唾液腺损伤,临床上尚无有效的治疗方式。骨髓来源细胞(bone marrow-derived cells,BMDCs)最早用于治疗血液系统疾病。随着对BMDCs认识的逐渐深入,BMDCs的应用领域日益广泛。近些年来,一些动物实验的研究结果表明,利用BMDCs治疗放射性唾液腺损伤能够有效地保护腺体内各种实质细胞,促进腺组织再生,恢复唾液腺功能。本文主要对利用BMDCs治疗放射性唾液腺损伤的治疗方式、治疗效果及其主要的治疗机制进行综述,并对该领域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0.
目的:探讨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黄斑区脉络膜新生血管(CNV)的特征。方法:对41例(41只眼)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患者CNV进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和相干光断层扫描(OCT)检查,并对两种不同的图像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FFA发现典型CNV29眼,FFA早期黄斑区可见边界清晰的高荧光区,FFA晚期荧光扩大并增强;隐匿型CNV10眼,FFA早期可见边界欠清的强荧光,FFA晚期持续为荧光素渗漏或染色,边界多不清晰。OCT发现典型CNV33眼,显示CNV多位于视网膜神经上皮层下,呈边界清晰的纺锤形或圆形强反射,隐匿型CNV8眼,表现为视网膜色素上皮层平面不规则增强紊乱的反射信号。两种检查对黄斑区CNV的检出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合FFA和OCT的图像特征对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黄斑区脉络膜新生血管形态学改变进行对比分析,有助于明确病变的性质,为临床诊疗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