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21 毫秒
31.
为了解多肽ε-多聚赖氨酸和谷胱甘肽对常见抗真菌药物体外抗人类病原真菌烟曲霉效果的影响,利用平板点菌实验、最低抑菌浓度实验中的微量液基法和E-test法,以及ROS检测等方法研究ε-多聚赖氨酸和谷胱甘肽在抗真菌药物体外抗烟曲霉过程中的作用以及可能的作用机制。通过基因定点敲除谷胱甘肽合成酶基因gcsAgshA观察细胞内谷胱甘肽对于烟曲霉生长的重要性。结果显示,ε-多聚赖氨酸与抗真菌药物尤其是卡泊芬净和伊曲康唑呈协同作用;而谷胱甘肽则能够明显地拮抗伊曲康唑和卡泊芬净的抗烟曲霉作用。ε-多聚赖氨酸与伊曲康唑联用时菌体内的ROS含量比单独使用伊曲康唑时显著增多,而谷胱甘肽与伊曲康唑联用时菌体内的ROS含量比伊曲康唑单独使用时减少。基因敲除实验结果显示γ-L-谷氨酰-L-半胱氨酸合成酶基因gcsA为烟曲霉生长必需基因,而谷胱甘肽合成酶基因gshA对生长没有明显影响。结果表明,ε-多聚赖氨酸与谷胱甘肽影响了伊曲康唑和卡泊芬净对烟曲霉的作用。ε-多聚赖氨酸通过促进伊曲康唑刺激细胞产生ROS诱导烟曲霉死亡从而实现协同作用。谷胱甘肽为细胞内必需还原型多肽,通过消除胞内伊曲康唑诱导产生的ROS从而产生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32.
程洁  靳苏香  王军  环飞  肖杭 《生物磁学》2011,(Z1):4649-4651
目的:通过传统Ames试验与改进彷徨试验对槲皮素的致突变试验结果,比较两种试验的灵敏度。方法:Ames试验方法采用平板掺入法,选择3.2、16、80、400、2000μg/mL 5个剂量组的槲皮素在有或无代谢话化条件下处理鼠伤寒沙门氏菌株TA98和TA100 48小时后计数回复突变菌落数;改进彷徨试验采用96孔板法,选择0.128、0.64、3.2、16、80μg/mL 5个剂量组的槲皮素在有或无代谢活化条件下处理鼠伤寒沙门氏菌株TA98和TA100 24小时后计数变色孔数。结果:Ames试验结果显示槲皮素在80-2000μg/mL回复突变菌落数明显增加并超过对照2倍并有明显剂量反应关系,Ames试验结果阳性;改进彷徨试验结果显示槲皮素在0.64-80μg/mL变色孔数明显增加(P<0.01),并有剂量反应关系,结果为阳性;而在0.64-16μg/mL剂量下,改进彷徨试验能检测出阳性结果,而Ames试验未检测出阳性结果。结论:在较低浓度时,改进彷徨试验能检测出Ames试验检测不出的阳性结果,表明改进彷徨试验灵敏度较Ames试验高。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讨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六氯苯对PC-12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体外细胞培养方法,5%CO2 37℃恒温条件下,将PC-12细胞培养于含10%灭活胎牛血清的高糖DMEM培养基中。0、1、10、20、100、200μmol.L-1六氯苯处理组,每组设3组复孔,培养24 h后应用Cell Counting Kit-8试剂盒进行六氯苯对PC-12细胞增殖和毒性分析;流式细胞术FITC-An-nexinV/PI双染检测细胞凋亡率;Hoechst33258染色及倒置荧光显微镜拍摄细胞平片,观察细胞形态学改变;免疫印记法(Western blot)检测相关蛋白PLCγ及ERK蛋白磷酸化表达变化。结果:随着六氯苯浓度增加,细胞凋亡率升高,呈剂量依赖关系;Hoechst33258染色可见细胞核膨大、染色质边集浓染等凋亡特征;与对照组相比p-PLCγ及p-ERK1/2表达均降低,呈剂量依赖效用。结论:六氯苯能够诱导PC-12细胞凋亡,p-PLCγ及p-ERK1/2信号通路可能在此过程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34.
【背景】近年来,弯曲广布乳杆菌的健康益处受到广泛关注;基因组分析结合表型实验的方法为益生菌开发提供了新思路。【目的】探索分离自健康人粪便的弯曲广布乳杆菌HFS9基因组特征及益生潜力。【方法】通过泛基因组分析对弯曲广布乳杆菌基因组特征进行描述,基于功能数据库注释并分析HFS9益生相关基因;通过耐酸耐胆盐实验、自聚集、疏水性和细胞黏附实验、抗生素敏感性试验、自由基清除实验及抑菌试验等对HFS9的体外益生特性进行评估;构建小鼠结肠炎模型初步评估HFS9的体内抗炎作用。【结果】弯曲广布乳杆菌具有开放的泛基因组和保守的核心基因组。HFS9基因组大小为1.97 Mb,GC含量为41.86%,蛋白质编码区数目为2 050个;含乳杆菌噬菌体PLE3编码基因及与细胞黏附、酸耐受、胆盐耐受和抗氧化等相关的益生基因。HFS9在酸和胆盐环境中的存活率分别为62.42%和92.92%;自聚集能力和疏水性分别为63.33%和75.00%,对人结肠癌细胞(HT-29细胞)的黏附率为12.97%;对选用的大多数抗生素敏感;对6种常见人体致病菌均具有抑制作用;具有清除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  相似文献   
35.
顾爱华  严丽锋 《遗传》2013,35(7):856-866
组织器官的再生现象一直以来吸引着众多生物学家们的关注。再生能力在不同物种间差异很大, 与人及高等脊椎动物相比, 低等脊椎动物(如:斑马鱼)有着较高的再生能力。斑马鱼的鳍、心脏、视网膜、视神经、脊髓、肝脏及感觉毛细胞等都具有很强的再生能力。因此, 从斑马鱼再生过程的研究中将获得大量有用的信息, 促进对人类再生能力缺陷的认识, 进而推动再生医学的发展。文章就斑马鱼在心脏、神经系统、肝脏、鳍再生医学研究中的进展及应用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36.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DEX)对高血压心肌肥厚患者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5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n=27):DEX组(D组)和对照组(C组)。D组于麻醉诱导前15 min给予负荷剂量右美托咪定1 μg/kg,静脉泵注10 min,随后维持剂量0.5 μg/(kg·h)至手术结束。C组相应时间泵注等量生理盐水。两组患者麻醉前2 h连接Holter记录仪,静息平卧连续记录1 h作为基础值,其后连续记录24 h。并在T0(诱导前)、T1(手术开始1 h)、T2(术后4 h)、T3(术后12 h)、T4(术后24 h)五个时间点采集血样测定缺血修饰白蛋白(IMA)和血清肌钙蛋白I(cTnI)。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和心血管并发症等临床指标。结果:D组在T1、T2、T3时IMA水平均明显低于C组(P<0.05),在T1、T2、T3、T4时cTnI水平均明显低于C组(P<0.05),Holter显示D组ST段缺血样改变和复杂室性心律失常明显低于C组(P<0.05)。结论:DEX可以减轻高血压心肌肥厚患者围术期心肌损伤,减少ST段缺血样改变和复杂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具有一定的心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7.
目的:通过调查分析安徽省池州地区高校大学生膳食营养对近视患病率的影响,为高校学生的合理饮食提供科学的建议。方法:通过调查问卷膳食频率调查法和食物称重法对613名学生进行了饮食调查,对照食物成分表计算出学生每天摄入的各种营养素和热能的情况。使用EPIDATA录入数据,使用SPSS21.0进行分析,统计方法包括描述性统计分析和方差分析。结果:近视组与非近视组比较,平均每天摄入维生素A、B1、C、钙、铁的量要高;近视组比非近视组平均每天进食更多量的碳水化合物、铜、糖、叶酸,更爱吃甜食。结论:对学生有必要进行膳食指导,眼营养知识的普及,多食动物的内脏、奶制品和有色蔬菜,新鲜水果,提高维生素的摄入,促进微量元素的吸收利用,以降低近视患病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8.
朱庆  高蓉 《昆虫学报》2021,64(11):1283-1292
摘要: 【目的】Ⅲ型海葵毒素(Av3)对昆虫具有显著的选择性毒性,对其作用机制的研究对新型高选择性毒性杀虫剂的设计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反向高效液相色谱及电喷雾质谱用于鉴定化学合成的Av3野生型(Av3 wild type, Av3-WT)及其突变体的纯度和分子量;生物活性测定检测Av3-WT及其突变体对德国小蠊Blattella germanica成虫的毒力;双电极电压钳技术检测Av3-WT及其突变体对德国小蠊钠通道BgNav1-1a失活的抑制作用。构建基于BgNav1-1a与大鼠钠通道rNav1.2a的重组嵌合体,通过双电极电压钳技术确定BgNav1-1a上参与Av3-WT选择性毒性的关键区域。【结果】芳香族氨基酸Y7, W8和Y18分别突变后形成的Av3-WT突变体Y7A, W8A和Y18A对德国小蠊成虫的毒力显著降低,半数击倒剂量(KD50)与Av3-WT相比均增加了超过10倍;与Av3-WT对通道失活62%的抑制率相比,250 nmol/L的毒素突变体Y7A, W8A和Y18A对BgNav1-1a失活的抑制作用也显著降低,通道失活的抑制率分别降低到12%, 23%和8%;以rNav1.2a胞外环DI/SS5-S6替换BgNav1-1a的相应序列获得的重组嵌合体钠通道对Av3-WT毒素的敏感性几乎丧失,仅3.6%的通道在1 μmol/L Av3-WT作用下失活被抑制。BgNav1-1a胞外环 DI/SS2-S6上的His404突变为Tyr后几乎丧失对毒素的敏感性,仅6%的通道在1 μmol/L Av3-WT作用下失活被抑制。【结论】芳香族氨基酸Tyr7, Trp8和Tyr18参与到构成Av3-WT分子的生物活性表面;钠离子通道胞外环DI/SS2-S6是影响Av3-WT毒素发挥选择性的关键结合区域,BgNav1-1a的DI/SS2-S6上的His404则是影响Av3-WT选择性毒性的关键氨基酸。  相似文献   
39.
ERα基因敲除小鼠的繁育及子代小鼠基因型的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α(ERα)基因敲除小鼠的优化繁育方法及ERα基因敲除小鼠子代鼠的鉴定方法,建立ERα基因敲除小鼠模型,为进一步研究ERα蛋白的功能奠定基础。方法用4种不同的交配方式观察子代鼠的各表型比率及雌、雄性ERα基因突变纯合子小鼠的繁殖能力;从子鼠鼠尾中提取基因组DNA,用PCR方法扩增ERα基因片段,琼脂糖凝胶电泳后观察结果。HE染色观察雌、雄性ERα-/-小鼠生殖系统表型变化。结果 WT、ERα+/-、ERα-/-各表型小鼠互交繁殖结果基本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且雌、雄性ERα-/-小鼠无繁殖能力。与WT比较,雄性ERα-/-小鼠睾丸脏器系数降低,睾丸病理变化表现为生精小管管腔膨胀,生精细胞层变薄,且排列不规则;雌性ERα-/-小鼠子宫脏器系数降低,子宫和卵巢病变明显,表现为:子宫浆膜、肌层、内膜层细胞排列不规则,卵巢有囊性病变、充血,无黄体。结论雌、雄性ERα+/-小鼠交配是繁育ERα-/-小鼠的较好方法;实验所用PCR方法能够精确鉴定ERα-/-小鼠,ERα-/-小鼠的获得为ERα蛋白功能的实验研究提供了较理想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40.
目的:评价吡氟酰草胺原药对大鼠睾丸的损伤效应及其机制,为完善该新型除草剂的安全性评价及防护措施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分别给予雄性SD大鼠0、20(低)、100(中)和500 mg/kg/d(高)的吡氟酰草胺连续经口染毒90天,观察其一般毒性表现;测定血清中谷胱甘肽(GSH)、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含量;评价大鼠的睾丸损伤,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睾丸组织中Cleaved-caspases 3、C-PRAR、FAS/FASL等蛋白的表达,并运用免疫组化法进行验证。结果:与对照大鼠相比,中、高剂量组的吡氟酰草胺能明显降低大鼠的体重增长及食物利用率(P0.05);血清SOD和T-AOC水平下降,以高剂量组SOD下降显著(P0.05),但GSH未见变化;染毒大鼠睾丸的生精小管空泡化严重、管腔内精原细胞显著减少;低、高剂量组大鼠睾丸组织中Cleaved-caspases 3、C-PRAR、FAS的表达显著增加;免疫组化也证实,低、高剂量组染毒大鼠生精小管中Cleaved-caspases 3阳性的细胞数显著增加(P0.05)。结论:吡氟酰草胺可引起大鼠睾丸中的抗氧化能力下降,睾丸可能是该除草剂潜在的靶器官,氧化应激通路可能参与了吡氟酰胺所致的雄性生殖毒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