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4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20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55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 毫秒
101.
为了解墨兰‘达摩’(Cymbidium sinense ‘Dharma’)的POR基因功能,从其嫩叶中克隆得到CsPORB基因。CsPORB的开放阅读框长度为1 200 bp,编码399个氨基酸,CsPORB分子量为43.13 kDa,理论等电点9.30;Cs PORB与其他物种的POR蛋白序列高度同源,在进化关系上较为保守;qRT-PCR表达分析表明,CsPORB在墨兰不同发育阶段和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有明显差异,其集中于生长旺盛的嫩叶中表达。经高表达转基因表型验证,35S:CsPORB转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植株中PORB及其下游叶绿素合成代谢酶活性显著提高,叶绿素含量增加,尤其在黑暗处理1周后,35S:CsPORB转基因植株仍表现持绿表型。因此,CsPORB基因可能在墨兰‘达摩’叶绿素合成代谢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2.
有花植物为繁殖成功,进化出各种各样的花部特征来吸引传粉者,如为传粉者提供花蜜、花粉、栖息地等,然而在33科146属的被子植物中也存在着不提供任何报酬而欺骗昆虫为其传粉的现象。这种欺骗性传粉模式主要出现在高度进化的具有多样化传粉模式的兰科植物中。报道了在姜科植物中首次发现的食源性欺骗传粉模式。对姜科山柰属海南三七进行连续2年的传粉生物学观察和研究发现,海南三七的花在早上5:30~6:00之间开放,下午17:00~18:00左右闭合萎蔫,持续大约11~12h。开花过程中花粉活性与柱头可受性均保持较高水平(>90%)。花粉/胚珠比率(P/O)为82.20±47.89(n=20)。木蜂是其主要的访花和传粉昆虫,访花目的是吸取花蜜。海南三七虽有细长线形的蜜腺,但并不分泌花蜜作为传粉昆虫访花的报酬,采用食源性欺骗的方式欺骗木蜂为其传粉。繁育系统的研究表明广西弄化的海南三七居群主要是通过根茎进行无性繁殖。  相似文献   
103.
心血管疾病已经成为发达国家威胁生命的主要疾病,而动脉粥样硬化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近来研究发现,多聚二磷酸腺苷聚合酶1(PARP1)在动脉粥样硬化致病机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PARP1为PARP家族中含量最丰富的核酶,担负着DNA缺口敏感酶的功能,具有双向作用.正常情况下,它参与DNA损伤的修复,但过量激活则消耗NAD+和ATP使细胞功能紊乱,最终坏死.一些疾病的细胞程序性死亡机制可能与此相关,这些疾病包括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糖尿病及相关的心血管功能紊乱.有趣的是,除DNA损伤激活PARP1外,最近又发现激酶、多胺、咖啡因代谢物、茶碱和四环素等也可以参与PARP1的调节,核因子(NF-κB)和细胞内Ca2+也参与PARP1的调节.本文总结了靶点PARP的生物功能和基本原理,动脉粥样硬化致病的可能机制以及PARP1对其调节的研究进展,将对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提供有力帮助.  相似文献   
104.
记述采自南中国海扁鮀鲣Auxis thazard thazard鳃上的分室科墨杯虫属单殖吸虫1新种,以宿主属名命名为鮀鲣墨杯虫Caballerocotyl aauxis sp.nov.。新种具2列背部边缘小刺,前、后吸器相对较大,后吸器腹面不具乳突,公共生殖孔开口紧邻于左前吸器下方,阴道开口于咽中部水平等特征而区别于近似种。模式标本保存于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鱼类寄生虫学研究室。  相似文献   
105.
杨丽丽  方展强 《四川动物》2012,31(2):274-277,282
应用光镜和透射电镜对繁殖期间唐鱼Tanichthys albonubes肝脏组织的显微和超微结构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唐鱼肝细胞具单核,中央核仁显著;细胞质内分布着粗面内质网、线粒体、糖原颗粒和脂滴等细胞器和内含物。胆小管由2~3个相邻肝细胞质膜凹陷围成,而肝血窦则由内皮细胞的胞质、成纤维细胞等参与构成。肝细胞与周边细胞通过3种不同方式进行联系:肝细胞之间的紧密连接;与血窦的间接连接;与胆小管的邻接。这些联系方式显示了肝脏具有内分泌腺和外分泌腺功能的特点。研究还发现雌性唐鱼肝脏具有"暗"细胞和"淡"细胞两种类型。本文还讨论了唐鱼肝脏与其他硬骨鱼类肝脏一般组织结构和超微结构的异同点。  相似文献   
106.
目的 研究雌二醇(E2)、壬基酚(NP)、多氯联苯(PCBs)、镉(Cd2+)和锌(Zn2+)单独以及联合暴露对唐鱼体内SOD酶活力的影响.方法设计不同浓度的单一物质及混合物对唐鱼14 d暴露染毒,定量测定7、14d体内SOD酶活力的变化.结果 ①低浓度E2处理唐鱼7d可诱导SOD活性显著上升,时间延长、浓度升高时SOD活性无明显变化;②低浓度NP对SOD活性没有明显的影响,高浓度NP使SOD活性极显著上升;③中高浓度组PCBs处理7、14 d,低浓度组PCBs处理14 d时SOD活性被抑制,抑制程度随着时间的延长和浓度的升高有增强的趋势;④Cd2+、Zn2+各浓度组都对唐鱼体内的SOD活性产生了一定的抑制作用,并且抑制程度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加深.结论 E2、NP、PCBs、Cd2+、Zn2+对唐鱼的SOD酶活力有明显影响,它们单独作用时的SOD活性与暴露浓度之间存在良好的剂量-效应关系.联合作用效应与暴露时间和(或)各物质浓度有关,大部分表现为毒性增强.  相似文献   
107.
细茎石斛的快速繁殖和试管开花诱导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1植物名称细茎石斛[Dendrobiummoniliforme(L.)Sw.]。2材料类别野生植株的成熟种子。3培养条件种子萌发培养基:(1)1/2MS+NAA0.5mg·L-1(单位下同);增殖分化培养基:(2)1/2MS+NAA0.4;生根壮苗培养基:(3)1/2MS+NAA0.2+6-BA2.0;试管开花预处理培养基:(4)1/2MS+TDZ0.05,(5)1/2MS+PP3330.40+ABA1.0,预处理90d;试管开花培养基:(6)MS(1/6N,2P,2K)+PP3331.0+TDZ0.1。每个处理20株,重复3次,150d内统计花芽诱导率(花芽数/植株数)和正常花开放率(正常花开放数/植株数)。以上培养基均附加4%蔗糖、10%(W/V)香蕉汁、8g·L-1琼脂、0.1g·…  相似文献   
108.
花生(Arachis hypogaea L.)品种‘粤油7’和‘汕油523’种子由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提供,前者抗旱性强,后者较弱。按Wan和Li(2005,2006)的方法对3叶期幼苗进行脱水胁迫处理0、1、2、4、8、10和24h后,取叶片用液氮速冻,于-80℃中冻存备用。每个处理重复3次。叶片失水率测定按王育红等(2002)的方法。根据刘宁等(2000)的方法测定叶片相对电导率。脯氨酸含量测定按张殿忠等(1990)的方法。内源脱落酸(ABA)按Xiong等(2001)的方法提取和纯化,以陈雪梅和王沙生(1992)的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ABA。按Wan和Li(2006)的方法检测ABA生物合成关键酶基因AhNCED1的表达水平。得到如下结果:  相似文献   
109.
从活体形态及纤毛图式水平,对采自广东大亚湾潮间带的5个南海新纪录种纤毛虫,即德卢偏体虫Dysteria derouxi,斜带齿管虫Chamydodon obliquus,恩茨伸颈虫Trachelotractus entzi,异佛氏全列虫Holosticha heterofoissneri和美丽原腹柱虫Protogastrostyla pulchra行了形态学研究,其中对德卢偏体虫银线系统、恩茨伸颈虫皮层颗粒、异佛氏全列虫的皮层颗粒和大核等进行了补足性描述.  相似文献   
110.
利用活体观察和蛋白银染色技术对采自广东大亚湾沿岸水体的7个南海新纪录种:紧缩全列虫Holosticha diademata(Rees,1883)Kahl,1932、缩颈半腹柱虫Hemigastrostyla enigmatica(Dragesco & Dragesco-Kernéis,1986)Song&Wilbert,1997、念珠腹棘虫Gastrocirrhus monilifer(Ozaki & Yagiu,1942)Curds & Wu,1983、四核舍太虫Certesia quadrinudeata Fabre-Domergue,1885、斯特后尾柱虫Metaurostylopsis struederkypkeae Shao et al.,2008、盐尖毛虫Oxytricha saltans(Cohn,1866)Kahl,1932、小心毛虫Caryotricha minuta(Xu et al.,2008)Miao et al.,2009等腹毛类纤毛虫进行了形态学再研究,补充了有关活体形态学、纤毛图式以及性状变异等分类学新信息.结果显示,该7种的南海种群与我国北方海域种群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形态学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