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8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26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62篇
  2003年   87篇
  2002年   83篇
  2001年   72篇
  2000年   66篇
  1999年   65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47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1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61.
理论试题第1部分共95.5分;时间150min。核查你的试卷和答题纸;完成答题离开考场前,将答题纸放入你的试卷内一起交到监考老师面前;切记将你的4位学生号码写在试卷第1页;  相似文献   
62.
实验考试 3 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 任务A 分析菜花中的硫氰化物 29分 任务B 测定菜花中毒所需要的量 5分 任务C 基因表达的调控 10分  相似文献   
63.
根据实验观察到的DNA成环和弯折机制,以140bp为分界点,探讨高频转录基因上游区与内含子之间可能存在的短程和长程转录协同增效作用(synergy)。用与随机序列做对比的方法,抽提出最近距离在140bp以下的寡核苷酸对,以及最近距离在140bp以上的寡核苷酸对。仔细分析两种距离下的可能的协同寡核苷酸对的位置特征和碱基组分,发现短程协同作用的寡核苷酸对的平均最近距离都在110bp以下,位于上游区的CCAA是一个很明显的特征;而长程协同作用的寡核苷酸对的平均最近距离集中在250-400bp,并且在多数寡核苷酸对中,位于上游区的寡核苷酸是GC丰富的正调控元件。  相似文献   
64.
胰岛素能够迅速改变靶细胞磷脂代谢,生成一系列活性脂类信号分子,激活PIP3依赖性非典型蛋白激酶C、PIP3依赖性蛋白激酶B以及DAG敏感性PKCs等下游效应因子,从而对葡萄糖转运进行调控。阐明胰岛素敏感性磷脂信号系统与葡萄糖转运的关系对于深入了解胰岛素抵抗的发病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5.
将人小肠三叶因子(hITF) 用原生质体法导入糙皮侧耳(Pleurotus ostreatus)中,检测表明,hITF在侧耳新鲜菌丝体中的表达量约为1 000~2 000 ng/g,最高约达2 250 ng/g.体内生物学活性研究证实,口服转hITF侧耳可有效地防止乙醇诱导的大鼠胃溃疡,其中的两种主要活性成分侧耳多糖和hITF均有预防治疗的功效.  相似文献   
66.
用原生质体法将含双 35S_AMV启动子及人小肠三叶因子 (hITF)cDNA的表达载体导入糙皮侧耳 (Pleurotusostreatus)中 ,原生质体转化子在含有除草剂的培养基上初步筛选 ,获得抗性菌株。通过PCR分析证明hITFcDNA已整合到侧耳基因组中。以hITF为抗原免疫家兔制备了抗血清 ,纯化后的IgG以直接型酶联免疫吸附检测 (ELISA)方法测定效价 ,并建立起hITF的竞争型酶联免疫吸附检测 (ELISA)方法 ,给出了标准工作曲线 ,以应用于大规模表达菌株的筛选确立。检测表明 ,hITF在侧耳新鲜菌丝体中分 3个表达量段 :10 0 0~ 12 5 0ng g、14 80~ 170 0ng g、最高达2 0 0 0~ 2 2 5 0ng g ,约占总可溶性蛋白的 0 7%~ 1 5 %。Western印迹进一步分析证明hITF在侧耳中的表达。  相似文献   
67.
周曾铨  王世强 《生理通讯》2004,23(4):102-103
中国生理学会第五届比较生理学术会议于2004年6月28日至7月2日在美丽的中山大学珠海校区召开。来自综合大学、师范院校、医学院校和有关研究机构等19个单位的68位代表,以及中国生理学会许荣焜副理事长等领导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68.
CHS基因起源初探及其在被子植物中的进化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PCR与TAIL-PCR方法,从半月苔(Lunulariacruciata(L.)Dum.exLindb.)中获得了一段长约1000bp的基因片段,它与已知的CHS基因在核苷酸水平上的相似性大于56%,在氨基酸水平上的相似性大于60%,所推断的氨基酸序列中酶反应的4个催化位点与已知晶体结构的紫花苜蓿MCHS2A上的催化位点相同,首次证明了苔类植物中可能存在类CHS基因,将CHS基因的起源时间推到苔藓类植物出现之前。以该序列和两种蕨类植物(Psilotumnudum(L.)Griseb.和EquisetumarvenseL.)的CHS序列作为外类群,应用邻接法、最大简约法和最大似然法分别构建了被子植物的CHS的分子系统树。结果表明,大部分科中的CHS分布在不同的分支上,而十字花科、豆科和禾本科各自聚成一个单系类群。以邻接树为依据,对茄科、旋花科和菊科的CHS基因进行了相对碱基替换速率的检测,发现这三个科内或科间序列的替换速率不一致。被子植物的CHS基因在基因拷贝数目、碱基替换速率以及重复/丢失事件的发生上都存在较大的差异,这种差异可能与被子植物的生活史、生活环境、花的特性以及对外界的防御系统等的多样性相关。  相似文献   
69.
心肌细胞的兴奋 收缩偶联 (ECC)本质上是胞膜上的电压门控L 型钙通道 (LCCs)和胞内ryanodine受体 (RyRs)之间通过钙诱导钙释放 (CICR)机制进行沟通进而引发肌细胞收缩的过程。最近的研究进一步揭示了微观水平上LCCs和RyRs之间的信息联系。在钙偶联位点 (couplons)上 ,LCCs因膜去极化而随机开放 ,在局部产生高强度的钙脉冲 (即钙小星 ,Ca2 sparklet) ,作用于邻近肌质网终末池上的RyRs。钙偶联位点通过由钙小星随机激活的RyRs(即钙释放通道 )以钙火花 (Ca2 spark)的形式释放钙。这些钙在全细胞水平上总和即形成钙瞬变 (Ca2 transient)。因此 ,钙小星触发钙火花就构成了ECC中的基本事件。本文重点阐述LCCs和RyRs分子间的信号转导机制 ,也即从微观水平上探讨CICR及ECC的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70.
通过设计可以引发特定mRNA进行转录的特异引物,采用了一种新的原位反转录的方法检测mRNA,这种原位反转录的方法是把原位杂交和反转录进行有机结合的结果,其实用性能和关键步骤都已进行优化。研究表明,只要设立合适的对照原位反转录方法, 检测mRNA的灵敏度高、假阴性和假阳性率低。用这种方法对一个属于AGL2亚组的水稻(Oryza sativa L.)的MADS-盒基因M79的表达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水稻从营养到生殖的各个发育阶段,M79均有表达,与平行进行的传统原位杂交的方法得到的结果类似。相对而言,原位反转录法耗时短、容易操作,可以成为一种可靠的原位定位mRNA的基本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