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9篇
  免费   69篇
  国内免费   6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51.
为了研究基于大鼠创伤失血性休克动物模型的大鼠心肌组织巨噬细胞极化标志蛋白的表达变化规律,选取雄性Wistar大鼠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损伤1 h组、损伤2 h组、损伤4 h组、损伤8 h组、损伤16 h组、损伤24 h组和损伤48 h组,每组10只;采用自制重物急性机械损伤法建立大鼠创伤失血性休克动物模型并记录大鼠的行为学变化,脱臼处死大鼠并采集心肌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IHC)染色分别检测心肌巨噬细胞M0、M1和M2型极化标志蛋白CD68、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和精氨酸酶-1(arginase-1,ARG-1)的表达。结果显示:随着造模后时间的延长,大鼠心肌组织巨噬细胞M0型标志蛋白CD68表达水平显著增加,在24 h达到峰值,随后缓慢降低;造模16 h后,M1型标志蛋白iNOS和M2型标志蛋白ARG-1开始表达;16~48 h,随着时间延长,iNOS表达水平逐渐增加,而ARG-1表达水平迅速增加。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急性机械损伤法可成功建立大鼠创伤失血性休克模型,造模后大鼠心肌组织巨噬细胞M1和M2型极化标志蛋白表达水平随着造模时间的增加发生显著变化,为心肌创伤失血性休克的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2.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对糖尿病大鼠阿司匹林抵抗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选取雄性8周龄Wistar大鼠96只,随机分成糖尿病组和正常组(n=48)。糖尿病组大鼠腹腔一次性注射1%链脲佐菌素(STZ) (65 mg/kg,溶于0.l mmol/L、pH 4.5的柠檬酸缓冲液)来诱发糖尿病模型,正常组大鼠注射相同剂量的柠檬酸缓冲液。血糖大于16.8 mmol/L且同时具备多饮、多尿、体重减轻的糖尿病症状的大鼠认为糖尿病造模成功。糖尿病和正常大鼠分别随机分为糖尿病对照组(DM)、糖尿病阿司匹林组(DM-ASA)、糖尿病辛伐他汀组(DM-SIM)、糖尿病阿司匹林联合辛伐他汀组(DM-ASA+SIM)和正常对照组(NC)、正常阿司匹林组(NC-ASA)、正常辛伐他汀组(NC-SIM)、正常阿司匹林联合辛伐他汀组(NC-ASA+SIM)(n=12)。阿司匹林组、辛伐他汀组及阿司匹林联合辛伐他汀组分别给予10 mg/kg阿司匹林、2 mg/kg辛伐他汀、10 mg/kg阿司匹林加2 mg/kg辛伐他汀溶于PBS灌胃,对照组给予等量PBS灌胃。连续灌胃8周后,评价血小板聚集功能和血小板活化指标,检测大鼠血清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前列环素(PGI2)、脂联素(APN)、血栓素B2(TXB2)水平和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水平;进行大鼠胸主动脉离体血管张力实验评价内皮功能;检测大鼠胸主动脉血红素氧合酶-1(HO-1)、血红素氧合酶-2(HO-2)、内皮型NO合酶(eNOS)、磷酸化-内皮型NO合酶(p-eNOS)、抗凋亡蛋白(Bcl-2)、环加氧酶-2 (COX-2)等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大鼠相比,糖尿病大鼠其血小板活化及聚集值增高,且模型组呈现阿司匹林的反应性减低现象(P<0.05);在糖尿病大鼠,阿司匹林联合辛伐他汀较单用阿司匹林组显著降低血小板活化及聚集值(P<0.05),其通过上调HO-1、eNOS、p-eNOS、Bcl-2等蛋白的表达水平及升高血清APN水平,下调COX-2蛋白表达水平,通过改善内皮功能,调节TXA2/PGI2水平、增加NO水平,发挥其抗血小板作用。结论:糖尿病大鼠呈现阿司匹林反应性减低,辛伐他汀具有潜在的改善血小板对阿司匹林的反应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53.
大鼠脑红蛋白(NGB)可溶性原核表达和单克隆抗体制备及鉴定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脑红蛋白 (NGB)是新发现的脑特异的携氧蛋白 .为了对其功能进行深入的研究 ,应用已构建大鼠NGB基因编码区原核表达载体pGEX 4T 2 NGB转化的大肠杆菌BL2 1 ,获得可溶性表达产物 .用谷胱甘肽S 转移酶 (GST)亲和层析柱纯化后作为抗原 ,免疫Balb c小鼠 .通过传统的细胞融合方法制备了抗大鼠NGB的单克隆抗体 ,并对全部 4株单抗进行了亚类和亚型、效价和特异性鉴定 .为NGB结构与功能的深入研究提供了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54.
内质网应激与心肌肥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肌浆网是调控心肌细胞钙稳态、蛋白质合成和细胞凋亡的重要亚细胞器。内质网应激是指内质网理化环境改变和过负荷等因素导致未折叠/误折叠蛋白在内质网聚集和钙稳态失衡等内质网功能紊乱状态。适度的内质网应激有利于心肌细胞代偿,持续而严重的内质网应激则触发内质网应激相关细胞凋亡,造成肥大心肌由代偿转向衰竭,是影响心肌肥大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综述了内质网应激反应在心肌肥大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55.
目的通过建立子宫内膜异位症小鼠模型探讨雌激素β受体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影响。方法利用雌激素β基因敲除小鼠建立自体子宫内膜异位模型;应用人不同的组织在SCID小鼠建立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后,注射雌激素β受体激动剂WAY-200070,观察其对异位病灶生长的影响。结果比较30只雌激素β受体基因敲除小鼠及22只同源未敲除小鼠异位病灶生长及组织细胞形态无明显差异(P〉0.05);雌激素β受体激动剂WAY-200070对不同类型的SCID小鼠内异症病灶生长影响无明显差异(P〉0.1)。结论雌激素β受体对子宫内膜异位病灶的形成影响作用微弱。  相似文献   
56.
目的:将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相关基因醛糖还原酶 (aldose reductase, AR) 基因与腺相关病毒(adeno associated virus, AAV) 表达载体pSNAV2.0重组,使其在HEK293细胞中表达,以基因工程表达的AR为靶向,建立醛糖还原酶抑制剂 (aldose reductase inhibitor, ARI) 细胞筛选模型。方法:首先采用酶切、连接等方法构建含有人AR基因序列的AAV表达载体pSNAV-hAR,将重组质粒转染HEK293细胞,通过活性测定、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检测目的基因转染及表达的情况。结果:PCR、酶切、DNA测序均证实表达质粒pSNAV-hAR构建正确。转染HEK293细胞后,一系列分析结果显示,腺相关病毒表达载体介导的AR真核细胞表达产物是具有功能活性的目的蛋白。应用经典醛糖还原酶抑制剂 Sobinil 和 Zopolrestat 对此模型进行了验证。结论:AR高表达细胞模型的建立,为进一步筛选ARI、探讨多元醇通路学说在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针对先后建立的酵母细胞与真核细胞模型的特点及三种AR活性测定方法中的注意事项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7.
Wu YM  Bai L  Zhang ZQ  Zheng JL  Han LX  Shu SY 《生理学报》2011,63(4):319-324
本文旨在通过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技术研究正常人进行长时数字记忆信息提取的神经基础。选取22名右利手志愿者进行长时数字记忆任务实验,采用组块设计,记忆任务与对照任务交替进行,同时利用Siemens 1.5T超导型磁共振仪进行fMRI成像,采用SPM99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脑功能区定位在Talairach坐标中显示。结果显示被试者在进行长时数字记忆提取任务时,激活最显著的皮层是左侧额中回(Brodmann分区9区,BA9区),另外左额叶内侧回、左额下回、右额下回、扣带回、左顶下小叶、左顶上小叶、右顶上小叶、右颞中回、左枕舌回、左枕中回、右中脑、小脑、右尾状核尾部等结构也有激活,各大脑皮层的激活均呈现明显的左侧半球优势。根据上述结果推论,长时数字记忆由以左侧大脑半球为优势的各脑区共同参与完成,其中左侧额叶外侧面可能是信息提取的重要结构,而其它脑叶及其之间的广泛联系可能在数字信息的加工、处理和存储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8.
He YY  He KL  Liu CL 《生理科学进展》2011,42(6):419-422
内质网应激是继死亡受体信号途径和线粒体途径之后新近发现的一条细胞凋亡通路,适度的应激可通过未折叠蛋白反应(UPR)产生细胞保护作用,但当应激过强或长时间不缓解时则会触发CHOP、ASK1/JNK及Caspases等通路诱导细胞凋亡。近年来研究发现内质网应激参与多种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通过对相关通路的干预可以产生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这有望成为防治心脏疾病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59.
摘要 目的:探讨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对急性药物性肝损伤(ADILI)患者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及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9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ADILI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联合组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对比两组疗效、肝功能指标[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和谷氨酰转肽酶(GGT)]、肝纤维化指标[层粘连蛋白(LN)、III型前胶原(PC-III)、IV型胶原(IV-C)、透明质酸酶(HA)]、血清炎性因子[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2(IL-2)]及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6.00%(38/50),联合组的总有效率为94.00%(47/50),联合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4周后,两组ALT、AST、TBIL、GGT、LN、PC-III、IV-C、HA、IL-2、TNF-α、IL-6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联合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多烯磷脂酰胆碱基础上,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ADILI患者,疗效较好,可改善肝功能和肝纤维化指标,减轻机体炎症反应,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60.
目的:研究上调血红素氧合酶1(HO-1)的表达对糖尿病心肌梗死大鼠心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将60只成年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5组(n=12),分别为假手术组、糖尿病组、模型组、诱导剂组、抑制剂组。心梗造模后次日开始给药,1次/周,持续6周,术后28周,应用心脏超声、经颈动脉左心室内插管术等方法观察HO-1诱导剂钴原卟啉(CoPP)及HO活性抑制剂锡中卟啉(SnMP)干预后对心室重构及心功能各项指标的远期影响;测定血糖(GLU)、总胆红素(TB)、C反应蛋白(CRP)、血清肌酐(cr)、转氨酶(ALT)等指标;采用ELISA测定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E)、一氧化氮(NO)、前列环素(PG12)、脂联素、超敏CRP(HsCRP)等水平。结果:应用CoPP上调HO-1水平,能够改善糖尿病心梗大鼠左心室压力最大变化速率、左室射血分数、左室短轴缩短率,缩小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升高血清胆红素、一氧化氮和前列环素水平,提高心肌组织磷酸化的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peNOS)、磷酸化的活化蛋白激酶(pAkt)、磷酸化的腺苷活化的蛋白激酶(pAMPK)的表达,降低血清TNF-α、hs-CRP水平。使用SnMP后,能够阻断CoPP的上述作用。结论:上调HO-1通过peNOS、pAMPK途径能够长期地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抑制炎症反应,提升血清胆红素等,有效抑制心室重塑,改善梗死后糖尿病大鼠远期的心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