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9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7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
目的:观察豚鼠单侧触觉剥夺后豚鼠两侧桶状皮质的DCX阳性细胞数量的差别,探讨触觉剥夺对豚鼠桶状皮质神经发生的影响。方法:12只健康豚鼠随机分为2组,每组6只,制作豚鼠单侧(右侧)触觉(胡须)剥夺模型,之后常规饲养1月和2月灌注取材,用免疫组化和免疫荧光双标法观察同一只豚鼠两侧桶状皮质的DCX阳性细胞情况并比较其数量差异。结果:DCX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两实验组大脑皮层barrel区DCX阳性细胞数实验侧均明显多于对照侧;NeuN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两实验组动物大脑皮层barrel区两侧NeuN阳性细胞数差别无统计学意义;DCX和NeuN免疫荧光双标染色显示两实验组大脑皮层barrel区均可见双标细胞存在。结论:触觉剥夺后豚鼠两侧桶状皮质的DCX阳性细胞数具有明显差异性,可能是神经再生的表现。  相似文献   
32.
周奕  朱耀峰  艾卫敏  张剑峰  卢璨  邓小华  雷德亮 《生物磁学》2012,(32):6253-6255,6245
目的:比较研究Aβ免疫阳性产物在老年APP/PSI双转基因(2xTg)与APP/PSI/Tau三转基因(3xTg)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小鼠海马的分布。方法:采用15月龄2xTg与同龄3xTg,分别进行Aβ单克隆抗体6E10免疫组化检测AB阳性神经元及斑块。结果:在海马区2xTg组Aβ沉积多发生于细胞外,形成大量Aβ阳性斑,而3xTg组则主要沉积于细胞内。结论:这种Aβ分布的差异可能与3xTg模型早期即有神经元丢失有关。  相似文献   
33.
古DNA是揭示古代生物生长状态以及生物千百万年来进化情况的最重要的信息载体,在治疗人类遗传性的疑难病症及牲畜饲养和粮食作物种植等方面都有重大的贡献。古DNA提取技术作为获得该重要的信息载体的最重要手段,长久以来受到了世界各地的考古学家以及医学研究学者们的高度重视。随着科学的发展,古DNA提取技术已经形成多种核心方法:Chelex-100法、酚-氯仿抽提法、二氧化硅(硅粒)法、NaOH法、硅离心柱法试剂盒、磁珠法试剂盒等方法。本文将根据最新的研究成果对以上提到的几种方法进行分析比较,以期能够为将来古DNA提取技术的发展创新提供新的思路与方向。  相似文献   
34.
目的:通过测量乳突切迹与侧颅底重要骨性结构的距离,为临床相关应用提供解剖学参考。方法:取成人颅骨标本50例(去颅盖标本8例,整颅42例)100侧,测量乳突切迹及其与侧颅底重要孔、裂和管的距离。结果:左右侧乳突切迹后缘距茎乳孔、颈静脉孔外侧缘、颈动脉管外口后缘、破裂孔、棘孔、卵圆孔距离分别为25.16±3.73cm和25.02±3.58cm、30.92±3.50cm和30.45±3.49cm、38.22±3.57cm和38.14±3.43cm、57.23±3.71cm和57.14±3.44cm、47.94±3.83cm和48.32±3.54cm、53.70±3.98cm和53.55±3.75cm。结论:以乳突切迹后缘做为侧颅底手术的定位标志能够为临床相关应用提供较方便、准确的定位参考。  相似文献   
35.
目的:探讨神经系统富亮氨酸重复超家族成员LRRN3膜蛋白在人胚脊神经节的表达和分布。方法:从人胚脊神经节分离mRNA和蛋白质,用RT-PCR、Western印记杂交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LRRN3膜蛋白表达。结果:LRRN3膜蛋白C端序列RT-PCR扩增产物cDNA在各胎龄脊神经节均有表达,长度约500bp;Western印记杂交结果显示LRRN3膜蛋白存在,分子质量约78 kD;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荧光组织化学结果表明LRRN3阳性表达细胞均为脊神经节感觉神经细胞,部分神经细胞弱阳性表达,部分未表达。结论:LRRN3膜蛋白在脊神经节神经元的表达,推断与脊神经节感觉神经元的发育、形态构建及损伤后修复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36.
蔡艳  李芳  熊鲲 《生物磁学》2011,(18):3598-3600
解剖学是重要的基础医学学科之一。由于解剖学教师常年接触福尔马林,长期在弥散有甲醛的环境中工作,这类人群恶性肿瘤发病率明显高于正常人群。关爱这一特殊战线上默默奉献的的生命,让他们远离肿瘤是我们需要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37.
目的:通过测量颧根与侧颅底各重要结构间的距离关系,为临床侧颅底外科手术治疗提供定位参考。方法:取成人颅骨标本50例(去颅盖标本8例,整颅42例)100侧,用游标卡尺、圆规和直尺测量颧根与侧颅底重要结构的距离。结果:实验测得左右侧颧根与外耳门前缘中点、乳突尖、茎突、翼突外侧板根部、舌下神经管外口、茎乳孔、颈静脉孔外缘、颈动脉管外口后缘、棘孔、卵圆孔、破裂孔的距离分别为22.30±2.84mm和22.02±3.27mm、40.37±3.21mm和40.56±3.54mm、32.53±2.78mm和32.92±2.68mm、35.13±3.14mm和35.19±2.74mm、49.29±2.88mm和48.98±2.87mm、32.92±2.44mm和33.05±2.61mm、35.15±2.86mm和34.68±3.13mm、33.17±2.78mm和33.17±2.72mm、28.83±2.62mm和28.68±2.63mm、31.15±2.76mm和31.49±2.73mm、43.67±3.32mm和44.15±3.02mm,左右侧数据无差异(P>0.05)。结论:颧根可以作为侧颅底外科手术的定位标志,为直视条件下经颞下等入路的侧颅底外科手术提供解剖学依据。  相似文献   
38.
目的检测兔侧支血管生长过程中各时期巨噬细胞的浸润情况;方法单侧结扎兔后肢股动脉,随后将股动脉结扎的远侧端连到相邻的静脉上造成动静脉短路,另侧为对照组,分别存活2d,1周,2周,4周后处死,用特异性的巨噬细胞抗体(RAM11)免疫荧光组织化学结合共聚焦技术检测侧支血管壁内巨噬细胞的数目及其分布;结果在正常血管,其外膜有少量巨噬细胞的存在,股动脉结扎后2d,侧支血管外膜巨噬细胞的数目增加,并黏附至内皮细胞,结扎1周后,侧支血管外膜巨噬细胞的数目显著增加,中膜有巨噬细胞的浸润,结扎2周后,侧支血管外膜巨噬细胞的数目减少,但仍高于正常血管,结扎4周后,侧支血管巨噬细胞的数目明显减少,跟正常血管情况类似,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在结扎后2d、一周、二周和四周不同的时间,巨噬细胞在侧支血管的分布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侧支血管发育过程中巨噬细胞的浸润和侧支血管的形成密切相关,提示巨噬细胞参与了侧支血管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39.
目的:比较Aβ在两种阿尔茨海默病转基因小鼠模型脑新皮质区分布的差异。方法:采用18月龄雄性APP/PSl双转基因(2×Tg-AD)小鼠与同龄同性别APP/PSl/tau三转基因(3×Tg-AD)小鼠,取新皮质区脑组织行6E10单克隆抗体免疫组化染色等方法显示Aβ阳性神经元及斑块,观察其分布与形态等的差异,图像分析系统定量比较其量的变化。结果:在新皮质区2×Tg-AD组Aβ阳性产物主要位于细胞外即细胞外Aβ(e Aβ),形成大量的老年斑,细胞内阳性产物少;而3×Tg-AD组Aβ阳性产物主要位于神经元细胞内即细胞内Aβ(i Aβ),但老年斑少见。结论:2×Tg-AD组与3×Tg-AD组Aβ阳性产物在新皮质区分布的差异可能反映了两种AD小鼠模型神经病理等改变的不同。  相似文献   
40.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目前对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治疗效果也不佳。最近不少研究者根据运动对人体,特别是对脑的益处,提出运动治疗AD的可能。本文综述了运动治疗AD的研究进展及其可能机制,展望其可能的治疗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