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9篇
  免费   72篇
  国内免费   52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67篇
  2011年   74篇
  2010年   79篇
  2009年   99篇
  2008年   101篇
  2007年   147篇
  2006年   129篇
  2005年   114篇
  2004年   89篇
  2003年   85篇
  2002年   75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48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上海园林绿地植被结构与温湿度关系浅析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通过对上海市区园林绿地29个样方的植被结构与微环境及土壤湿度、温度的调查,结果表明,绿地具有明显的增湿降温作用,影响这一作用的主要因素是绿地的乔木植物盖度。土壤湿度与草本植物盖度呈极显著正相关。土壤湿度、温度在一定区间内,呈极显著正相关。复杂完善的植被结构对防止土壤水分蒸发具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92.
50 Hz弱磁场诱导离体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聚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利用原子力显微镜(atomic force microscope,AFM)观测到浓度为5滋g/mL离体表皮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蛋白在50Hz磁场作用下发生聚集,其颗粒呈现倍数变大和变高趋势;利用透射电镜(transmission electronic microscope,TEM)也得到类似的蛋白变大趋势。结果表明,在AFM和TEM下观察到,磁场作用后蛋白聚集颗粒的平均半高宽(平均直径)由(21.7±2.2)nm(12.5nm)增大到(33.0±4.0)nm(23nm),最可几高度由(1.42±0.18)nm增加到(3.08±0.17)nm。这种由磁场引起的聚集效应呈时间依赖性。利用Alexa-488-EGF标记EGFR观察了磁场暴露对细胞上EGF受体表达的影响,提示EGF受体的表达可能稍有上调。上述结果提示50Hz磁场信号可能通过影响EGFR的膜上聚集状态来影响下游信号通路。这种对信号通路的影响可能是电磁场生物性效应的一种机制。  相似文献   
993.
刺梨黄酮的体外抗氧化作用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利用化学发光及分光光度法研究了刺梨黄酮对活性氧自由基O2-.,H2O2,DPPH·的清除作用,以及对H2O2诱导的红细胞氧化溶血和肝组织脂质过氧化产物(MDA)形成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刺梨黄酮能很好地清除各种活性氧,并能显著抑制红细胞氧化溶血以及肝组织MDA的产生。提示其是一种很好的抗氧化剂。  相似文献   
994.
用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观察隆线精子的发生过程及成熟精子的超微结构。隆线精子发生经历精原细胞、精母细胞、精子细胞和成熟精子四个时期。精原细胞核染色质凝集成团,细胞质内有线粒体、粗面内质网分布。精母细胞核染色质分散,不均匀地分布于核中,细胞质内粗面内质网聚集。在精子细胞分化形成精子的早期,细胞纵向拉伸,核物质开始浓缩;中期精子细胞呈明显的长条形,精子细胞逐渐移入精巢管腔中央,外围包裹一厚层精子鞘;后期精子细胞已进入管腔中,核物质呈高度浓缩状,细胞质层较少,精子细胞间通过外围精子鞘相互粘连成片。成熟精子分散在精巢管腔中央,外形呈棒状,一端稍钝,一端稍尖,无鞭毛、棘突等附属物;核内染色质解聚,均匀分布在核中,具双层核膜,细胞质层很少,精子鞘为单层,无法确认顶体端。隆线雄性生殖细胞的结构及其发生过程均较高等甲壳动物简单和原始,但在功能上表现出相对的适应性,使以隆线为代表的枝角类能适应复杂多变的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995.
高安慧  袁崇刚 《生命科学》2005,17(4):336-340
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受体在大鼠中枢神经系统(CNS)的发育早期开始表达,且受体表达的时空模式与脑发育过程中某些脑区神经元的迁移和分化相一致,这提示去甲肾上腺素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论述了胚胎和新出生的大鼠不同脑区肾上腺素受体mRNA的表达模式以及这些受体对体外培养的成熟细胞和相应的前体细胞的调控效应,通过离体和在体研究的实验证据,阐述肾上腺素受体介导了去甲肾上腺素对神经前体细胞的增殖、生长、迁移、分化和存活的调控作用。进一步明确了去甲肾上腺素在CNS发育中所起的作用,使其可作为成体脑修复的助动剂而赋予新的意义。  相似文献   
996.
多功能的蛋白:糖原合成酶激酶-3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糖原合成酶激酶-3(GSK-3)是一个多功能的丝氨酸/苏氨酸类激酶,在真核生物中普遍存在。在哺乳动物中包括两个亚型,即GSK-3a和GSK-3β。GSK-3至少在三条细胞通路上有作用:Wnt/wingless,P13-kinase以及Hedgehog信号通路,该酶的作用主要包括调节糖原的合成代谢,参与细胞的分化与增殖等。研究发现,GSK-3在某些疾病,如阿尔茨海默病和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中,其活性会异常升高。现已发现了几种针对该酶的抑制剂,如aloisine,paullones和马来酰胺类化合物等。这些抑制剂的确在分子水平特异性地抑制GSK-3的活性,而对其他激酶几乎没有作用。关于这些抑制剂的研究工作也已经在细胞水平和动物模型上开展起来,为开发以GSK-3为靶点的新的治疗药物创造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997.
选用节间长、节数和支持木大小作为攀援能力的指标,单株攀援的支持木种类、数量及水平扩展面积作为单株攀援效率的指标,对浙江天童常绿阔叶林中5类12种大中型木质藤本的攀援能力及生态适应性和其中2种藤本单株攀援效率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1)不同攀援类型的节间长和节数存在显著差异,对支持木大小要求不同,反映出攀援能力在类型间的差异;没有一类藤本兼具所有优势,攀援能力是节间长、节数和支持木大小不同组合的结果;卷须类的广东蛇葡萄(Ampelopsiscantoniensis)和暗色菝葜(Smilaxlanceifoliavar.opaca)节间最长、节数居中、要求较小支持木;枝卷类的香港黄檀(Dalbergiamillettii)节数和支持木大小与卷须类接近,但节间较短;不定根类的中华常春藤(Hederanepalensisvar.sinensis)、扶芳藤(Euonymusfortunei)、薜荔(Ficuspumila)和络石(Trachlospermumjasmi noides)以及吸盘类的异叶爬山虎(Parthnocissusheterophylla)节间最短、但节数最多,要求较大支持木;茎缠绕类的白花野木瓜(Stauntonialeucantha)、羊角藤(Morindaumbellata)、忍冬(Lonicerajaponica)和薯莨(Dioscoreacirrhosa)节间长居中,节数最少,要求中等但幅度较宽的支持木。2 )同类型不同藤本的节间长、节数和支持木大小的差异反映出由非亲缘关系植  相似文献   
998.
选用节间长、节数和支持木大小作为攀援能力的指标,单株攀援的支持木种类、数量及水平扩展面积作为单株攀援效率的指标,对浙江天童常绿阔叶林中5类12种大中型木质藤本的攀援能力及生态适应性和其中2种藤本单株攀援效率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1)不同攀援类型的节间长和节数存在显著差异,对支持木大小要求不同,反映出攀援能力在类型间的差异;没有一类藤本兼具所有优势,攀援能力是节间长、节数和支持木大小不同组合的结果;卷须类的广东蛇葡萄(Ampelopsis cantoniensis)和暗色菝葜(Smilax lanceifolia var.opaca)节间最长、节数居中、要求较小支持木;枝卷类的香港黄檀(Dalbergia millettii)节数和支持木大小与卷须类接近,但节间较短;不定根类的中华常春藤(Hedera nepalensis var.sinensis)、扶芳藤(Euonymus fortunei)、薜荔(Ficus pumila)和络石(Trachlospermum jasminoides)以及吸盘类的异叶爬山虎(Parthnocissus heterophylla)节间最短、但节数最多,要求较大支持木;茎缠绕类的白花野木瓜(Stauntonia leucantha)、羊角藤(Morinda umbellata)、忍冬(Lonicera japonica)和薯莨(Dioscorea cirrhosa)节间长居中,节数最少,要求中等但幅度较宽的支持木.2)同类型不同藤本的节间长、节数和支持木大小的差异反映出由非亲缘关系植物演化形成的藤本具有自身特性的一面;同种藤本个体间差异反映出植物的可塑性特点,是个体对群落内异质生境响应的结果.3)广东蛇葡萄单株平均攀援支持木(乔木)种类、株数和水平扩展面积大于香港黄檀,反映出前者单株攀援效率大于后者;两种藤本的单株攀援效率不与年龄呈正相关,反映出影响因素的复杂性;单株攀援效率可用来指示它们在群落中作用大小.  相似文献   
999.
神经干细胞的研究现状及运用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胚胎期和成年期动物的神经组织及人脑中可以分离出神经干细胞.神经干细胞能不断增殖并且具有分化成神经元、星型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的能力.神经干细胞的这种特性为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和损伤的治疗打下了基础.对神经干细胞的分布、生物学特性、鉴定、增殖与分化及其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000.
大鲵栖息地环境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001年4月至8月,对湖南省壶瓶山自然保护区河流中大鲵(Andrias davidianus)的栖息洞穴,首次使用量化指标进行分析。通过主成分分析发现,大鲵栖息洞穴处的水深、洞口宽、水流速度和河底的组成是影响大鲵选择洞穴的主要因子,而海拔高度和洞口高的影响不大。同时,对重庆市酉阳县、陕西省太白县、河南省卢氏县大鲵自然保护区和新安县青要山大鲵自然保护区大鲵的栖息河流特征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大鲵的栖息河流类型可分为溪流、U型河流、平底型河流和暗河4类,而且大鲵对其栖息洞穴的质量要求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