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14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选择性拮抗M5胆碱受体可成为治疗药物成瘾的新途径,本文旨在利用虚拟筛选、结构优化、分子与细胞水平的药理活性评价,以期获得新型M5胆碱受体选择性拮抗剂。方法:通过虚拟筛选获得具有新型骨架的候选化合物,以该结构为基础进行结构优化;利用放射配基实验对系列化合物进行活性测定;进一步评价其亲和力对各胆碱受体亚型的选择性,并利用细胞内钙离子释放实验评价其拮抗活性。结果:通过虚拟筛选得到具有新型骨架的M5胆碱受体拮抗剂WXY-1-1,对其进行三轮结构优化共合成20个化合物;放射配基实验表明,其中化合物WXY-3-5对M5胆碱受体亚型具有亚微摩尔级亲和力(Ki=0.7μM)且具有亚型选择性(高出其他4个亚型9-35倍);钙流实验表明,化合物WXY-3-5对M5胆碱受体亚型具有拮抗活性(IC_(50)=6.1μM)。结论:通过虚拟筛选、结构优化以及药理活性评价,获得具有新骨架的M5胆碱受体选择性拮抗剂,为后续药物开发提供了新的先导结构。  相似文献   
52.
罗俊  张湘  王赛华  马珏  严俊峰  苏芬  宋玮 《生物磁学》2011,(16):3162-3165
目的:观察短期阿托伐他汀治疗对高胆固醇血症的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78例高胆固醇血症患者每日口服阿托伐他汀共8周,服药前后测量患者血清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IDIr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以及NO值,并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反应性充血时肱动脉内径的变化。结果: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经阿托伐他汀8周治疗后,血清的TC、TG、LDL-C和ox-LDL明显下降,血清的HDL-C以及NO值明显增加,反应性充血时肱动脉内径扩张程度明显增加,这些与治疗前相比有明显差异。结论:阿托伐他汀治疗能使高胆固醇血症的冠心病患者血脂改变,NO值增加,血管内皮功能改善。  相似文献   
53.
本文旨在通过观察不同毒力钩端螺旋体激活人单核巨噬细胞株THP-1中细胞因子信号途径的差异,探讨天然免疫在钩端螺旋体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将3种不同毒力的钩端螺旋体--赖型有毒株Lai株、赖型减毒株IPAV株及非致病性Patoc型Patoc 1株与诱导后的细胞相互作用,在作用0、2、12、24、48 h 后收集标本,应用实...  相似文献   
54.
本研究采用多电极记录技术,在离体条件下研究外源性锌离子(Zn2+)对无镁人工脑脊液诱导的Sprague-Dawley大鼠海马切片癫痫样放电的起源、传播与频率特性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1μmol/L和100μmol/L的Zn2+作用于海马切片,不改变海马切片上癫痫样放电的起始位置,但能够降低癫痫样放电顺行和逆行两个方向的传播速度,并改变癫痫样放电不同频率范围成分所占的比例。以上结果提示,1μmol/L和100μmol/L的Zn2+可以对海马切片上的癫痫样放电起到调节作用,减慢癫痫样放电在网络中的传播速度,同时,可能对神经元放电活动起到去同步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55.
目的:探讨靶向多肽与标签蛋白(绿色荧光蛋白)的位置关系是否会影响融合蛋白与细胞之间的结合能力。方法:将获得的GE11和LyP1两种靶向多肽分别与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在不同位置融合表达,通过原核系统表达纯化,将纯化的蛋白加入血清饥饿的SMMC-7721肝癌细胞株培养液中,处理3h,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中绿色荧光蛋白的情况检查融合多肽与细胞的结合情况。结果:绿色荧光蛋白的羧基端和GE11、LyP1多肽分别融合表达,处理细胞后,融合蛋白显示与细胞有很强的结合能力;当GE11、LyP1在绿色荧光蛋白氨基端融合时,融合蛋白几乎不能与细胞结合。在此基础上,检测了多种靶向肽对多种细胞的靶向效应。结论:不合适的融合策略会降低,甚至消除靶向多肽的结合能力;融合大分子量蛋白也会改变靶向肽的靶向效应。因此,当使用靶向多肽携带基因进行研究时,其在融合蛋白中的位置应该非常谨慎。  相似文献   
56.
周彦  王超杰  朱纯超  陈江荣  程酩  邓宇亮  郭妍 《遗传》2017,39(8):753-762
从单细胞尺度进行细胞异质性的分析是深度理解细胞群体关系的关键。组织中的单细胞由于细胞类型不同,尺寸往往相差很大,但是目前常用的基于微孔板和Fluidigm公司的微流控的单细胞组学研究方法,需要入口的单细胞大小相近。本研究以胃组织为例,建立了一种组织单细胞的基因变异分析方法,实现了尺寸差异较大的单细胞的基因变异分析。在该方法中,先将胃组织裂解获得单个腺体,再将单个腺体酶解得到不同大小的腺体内单细胞,然后把这些单细胞铺在聚乙烯萘膜载玻片上,进行激光显微切割分选、全基因组放大,最后测其微卫星的长度。利用该方法,成功在肠上皮化生腺体内部检测到微卫星长度的变化,并灵活地对尺寸差异大的组织细胞以及肠化生腺体细胞进行了精细分析。此外,这种单细胞分析方法还可以对带有不同标记的细胞进行低通量和高通量的基因组分析,为单细胞尺度上的组织异质性研究提供了一种高度灵活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57.
摘要 目的:探讨单孔和四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疗效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胆胰外科2018年6月至2019年8月期间施行单孔(单孔组)和四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四孔组)的临床资料,包括手术时间、腹腔引流管留置率、手术方案转变率、手术出血量、术后并发症率(胆漏、出血、伤口感染)、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24 h镇痛药物使用率和术后满意度等。结果:单孔组手术时间显著长于四孔组[(42.48±6.66)min Vs (32.18±7.08)min],单孔组腹腔引流管留置率显著低于四孔组(1.67% Vs 21.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孔组的住院时间短于四孔组[(2.22±0.65)天 Vs (2.71±0.57)天],单孔组住院费用高于四孔组[(2.19±0.17)万元Vs (1.81±0.14)万元],单孔组术后24 h镇痛药物使用率低于四孔组(4.17% Vs 16.67%),术后满意度评分单孔组较四孔组更高[(4.68±0.64)分 Vs (4.47±0.6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孔组的手术出血量、手术方案转变率以及术后并发症与四孔组比较没有差异(P>0.05)。结论: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术后疼痛轻,恢复快,手术安全性与传统四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相比无明显差异,同时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满意度更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8.
59.
由树突状细胞(DC)与细胞因子诱导的同源杀伤细胞(CIK)的共培养诱生的细胞群(DCCIK)对肿瘤细胞的细胞毒活性的研究。DCCIK细胞体外杀伤肿瘤靶细胞A549(MTT法),效靶比为10∶1、5∶1时杀伤率分别为61%、52%。DCCIK细胞诱导培养3周后,效靶比为10∶1、5∶1时杀伤率分别为64%和56%。数据亦表明DCCIK细胞对靶细胞的杀伤优于CIK细胞。动物体内实验分荷瘤A549、BEL7404和A375三组,每组分(A)DCCIK 化疗、(B)单用化疗。治疗20天、35天后测量各组肿瘤消失率。结果显示:DCCIK 化疗的抑瘤效果明显好于单纯化疗。提示DCCIK细胞有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0.
目的:探讨选择性断流术与传统断流术在门静脉高压症手术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分析我院从2007 年10 月至2013 年10 月行传统断流术52 例患者与行选择性断流术的3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两组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选择性断流术术后近 期脾窝积液、发热以及随访期间再出血、门静脉高压性胃病(portal hypertensive gastropathy,PHG)发生率明显减低(P<0.05),食管胃 底静脉曲张程度明显减轻(P<0.05),肝性脑病发生率未增加(P>0.05)。结论:选择性断流术可以明显改善断流术后再出血和PHG 发病率高的问题,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近期疗效显著。但术后6-12 月,食管旁静脉均基本闭塞,远期疗效还有待于进一步研 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