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31.
半胱胺对成年鹅糖和蛋白质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经瘘管收集 14只装有翅静脉瘘管的成年杂交鹅 (川白×太湖 )的血样作为对照 ,随后一次性添喂10 0mg/kg·bw的半胱胺 (处理 )。分别用放射免疫和分光光度等方法测定一些与糖和蛋白质代谢有关的激素和生化指标。处理后第 1、 3、 5、 7天分别收集血样。其中 ,4个检测日的血浆尿酸含量降低 ,谷丙转氨酶升高 ;第 5天和第 7天的血糖降低 ;第 5天胰岛素高于对照 ,而胰高血糖素低于对照 ,二者比值最大。这些结果暗示半胱胺促进了鹅机体的同化作用  相似文献   
32.
为探讨低浓度亚硫酸盐对于黄瓜光合作用的影响及其机制,在温室栽培条件下,以黄瓜品种Deltastar 为试材,采用低浓度的NaHSO3溶液喷施处理不同生育期的黄瓜叶片.结果表明:低浓度NaHSO3可以提高温室黄瓜叶片的光合速率.温室黄瓜NaHSO3处理的适宜浓度为2.0 mmol/L左右,在黄瓜苗期和开花结瓜期喷施低浓度NaHSO3溶液均可提高黄瓜叶片的光合速率,并能持续作用3 d左右.与对照(喷水)相比,2.0 mmoL/L NaHSO3处理提高黄瓜功能叶片光合速率20%左右,且与已知的促进循环光合磷酸化的辅助因子PMS的作用类似,其增加了ATP的供应,而并非影响叶片叶绿素PSⅡ的光化学效率.文章还对设施内光照不足情况下NaHSO3的应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3.
中国北方鸢尾属植物叶片解剖结构特征及分类学价值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王宏  申晓辉  郭瑛 《植物研究》2008,28(1):30-37
以中国北方生长的鸢尾属9种植物为研究对象,利用光学显微镜对叶表皮细胞形状及大小、气孔大小、气孔分布及气孔密度、气孔指数等叶表皮构造特征进行观察,并探讨了叶表皮特征在鸢尾属内各个亚属、亚组间的分类学价值,结果表明:表皮细胞的形状和大小显示了同亚属或同亚组植物之间较为明显的亲缘关系,在区分鸢尾属下不同亚属或亚组植物上也有一定的分类学价值。气孔密度和气孔指数在鸢尾属内分类学价值不大,但却能很好地反映不同鸢尾属植物与生境之间的密切关系。并从表皮构造特征上证实了野鸢尾与射干有很强的亲缘关系,且近于鸢尾属内的其他植物的结论;此外,通过对鸢尾属植物叶横切解剖结构的观察:从维管束、横切面形状、表皮细胞与角质层、乳突、气孔、气室大小、叶肉细胞的分化这7个较为明显的特征上的相关性和差异性,探讨了由于生境的不同而产生的植物形态结构的差异。  相似文献   
34.
甜瓜子叶离体培养直接再生不定芽的形态学和解剖学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甜瓜品种“西莫洛托”子叶离体培养直接再生不定芽过程进行了形态学和解剖学观察,结果表明:以子叶远轴面接触培养基培养能直接再生不定芽,以子叶近轴面接触培养基培养只能得到无序组织块;不定芽再生过程中,培养4d时,子叶变绿,但还不见有细胞分裂,约6d时,在子叶外植体的形态学下端切口处的近轴面到有局部的表皮细胞和亚表皮细胞分裂活跃,初步形成了拟分生组织,7-9d时,这些拟分生组织形成了肉眼可见的小突起,10-14d时,这些突起变得狭长,发育成幼叶或叶状体,它们在外植体上成族存在,但此时还没有典型的“芽”结构出现,15-20d时,成族突起形成幼叶丛,一些幼叶和叶状体的近轴面的基部出现叶腋分生组织,这些将外植体转入伸长培养基,3-5d后,幼叶充分展开,成丛叶状,多个叶腋分生组织同时发育成芽,再过2-7d,相继有不定芽从丛叶外植体上伸长,将伸长的不定芽切下,可促使外 植体上的其它不定芽伸长。  相似文献   
35.
石蒜SRAP-PCR扩增体系的建立与优化   总被引:8,自引:5,他引:3  
以陕西产野生石蒜〔Lycorisradiata (L’Hr.)Herb.〕为材料,通过单因子实验分别研究了模板DNA、Mg2 、dNTPs、引物浓度及Taq DNA聚合酶用量对石蒜SRAP分子标记扩增体系的影响,并对扩增体系进行了优化。优化后的反应体系总体积为10μL,含20ng模板DNA、3.0mmol·L-1Mg2 、0.20mmol·L-1dNTPs、0.4μmol·L-1引物和0.50UTaq DNA聚合酶。运用优化体系对9个石蒜居群的基因组DNA进行扩增,获得的DNA条带清晰,多态性比较丰富。说明SRAP-PCR可用于石蒜属植物的亲缘关系、系统演化、物种鉴别和遗传多样性等领域的研究。  相似文献   
36.
慢性阻塞性肺病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是一种严重的呼吸系统疾病,该病主要包括慢性肺气肿及慢性支气管炎,其发病率、死亡率高,医疗负担重。由于其发病机制、临床发展过程较为复杂,对COPD诊断、治疗的研究工作进展仍然相当缓慢。目前,国内外研究人员通过建立COPD动物模型对该病进行了大量研究工作。旨在对COPD动物模型的建立及评价方法进行总结,并对模型动物选择,评价方法的选择提出一点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7.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上海超强毒株NH99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孙建和  陆苹  李晖  赵渝 《中国病毒学》2002,17(3):252-256
通过对上海近郊某鸡场数群10日龄左右的病鸡的临床症状、病理变化、病毒分离、纯化、动物回归、血清学检测及病毒核酸纯化、VP2基因序列的测定与分析,确认上海地区以发病日龄早,发病率、死亡率高为特征的鸡传染病为超强毒型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原具有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超强毒 (vvIBDV)的分子特征,为vvIBDV.  相似文献   
38.
利用根癌农杆菌介导技术(ATMT)转化深绿木霉(Trichoderma atroviride)T23,共获得6个稳定的转化子。利用愈创木酚法对转化子进行筛选,发现3株转化子产漆酶能力显著高于出发菌株T23。在限碳培养基中,转化子TA5的漆酶酶活为25.3U/ml显著高于发菌株。研究发现TA5所产漆酶较适宜酸性条件,当pH为3.5时,漆酶活性最高。在温度为18℃时,漆酶活性最高。  相似文献   
39.
通过向水中添加不同浓度的铜(Cu2 ),观察其对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Ⅰ期幼蟹(0.020±0.01g)和12月龄扣蟹(3.34±0.26 g)的毒性影响。Cu2 对Ⅰ期幼蟹24,48,72和96h的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0.70,0.43,0.33和0.22 mg/L,而对12月龄扣蟹相应的LC50分别是18.20,10.23,9.12和8.51mg/L。中华绒螯蟹Ⅰ期幼蟹在0.00,0.01,0.02,0.03,0.05和0.08mg/L Cu2 的水环境中的蜕皮率、增重率和存活率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虽然各浓度组存活率均高于50%,但其随着Cu2 浓度的增高而降低。增重率和蜕皮率的变化趋势与存活率相似。此外,研究了中华绒螯蟹12月龄扣蟹在0.00,0.01,0.05,0.10,0.50,1.00和2.50 mg/L Cu2 的水环境中蜕皮率、增重率和存活率的变化。结果显示,各组存活率均高于50%,除0.01mg/L处理组的存活率略高于对照组外,总的变化趋势是随着Cu2 浓度的增高而降低。增重率和蜕皮率随着Cu2 浓度的增高,总的变化趋势亦逐渐降低。相关性分析表明,中华绒螯蟹Ⅰ期幼蟹和12月龄扣蟹的生长、蜕皮和存活与水中添加Cu2 的浓度增加有极显著的负相关(P<0.01)。  相似文献   
40.
蛋白质组学及其在植物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蛋白质组学是后基因组时代出现的一个新兴研究领域。简要介绍了蛋白质组学的研究意义及其研究内容与技术手段,及蛋白质组研究在植物科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