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8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39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自1975年以来在江西省各地所采集的鸟类双腔科(Dicrocoeliidae)吸虫,经初步鉴定共32种,分隶二亚科10属,其中包括6个新种。本文将记载已知26种的名录(表1)和6个新种的描述。文中测量单位均为mm。模式标本存于江西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相似文献   
2.
鄱阳湖水生植被   总被引:34,自引:5,他引:29  
本文列出了鄱阳湖98种水生维管束植物的名录,叙述了水生植被的分布。鄱阳湖水生植被面积为2262平方公里,占全湖总面积的80.8%。湖中植被呈不规则环带状分布,并可划分为湿生、挺水、浮叶和沉水4个植物带,9个主要植物群丛。并研究了鄱阳湖水生植被的演变及发展趋势和湖水位的季节性变化对植被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鄱阳湖水生维管束植物生物量及其合理开发利用的初步建议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用4种不同的计算方法测定了鄱阳湖水生维管束植物的生物量。根据22个断面,199个采集点,398个样方的测定结果,得出鄱阳湖水生维管束植物的年生产量为431.76万吨(湿重),即相当于5.44×10~(-15)焦耳(能量)。其中,马来眼子菜、苦草和黑藻等3种合计约占总生物量的71.46%。全湖可供草食性鱼类食用的水生维管束植物约占总量的86.9%。文中还对4个植物带和9个群丛生物量的分布规律进行了讨论。提出了人工增殖草食性鱼类,调整湖中植被组成,保护和种植水生经济植物等合理开发利用鄱阳湖水生植物资源的初步建议。  相似文献   
4.
一、概述豆腐柴Premna microphylla Turez,又名臭黄荆、豆腐木、腐婢。属马鞭草科多年生落叶灌木。豆腐柴的鲜叶或干叶经加工后,可提取果胶、蛋白质、脂肪等,广泛用于食品工业,化工、医药方面的添加剂。加工后的残渣或鲜叶可直接用作牲畜的补充饲料。除此之外,其根、叶性味“苦、微辛、凉”是治疗疮、痢疾、肝火头痛、毒蛇咬伤,无名肿毒、创  相似文献   
5.
马尾松毛虫的光周期反应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 punctatus Walker和油松毛虫 Dendrolimus tabulaeformisTsai et Liu都属于长日照型昆虫。它们的光周期反应却存在着明显的差开。马尾松毛虫初龄幼虫对光照时数虽然敏感,可是只有在整个幼虫期都处在短光照周期条件下才能维持幼虫的滞育。 而且, 幼虫的滞育强度明显较弱,解除滞育所要求的条件也不如油松毛虫严格。在较高温度条件下,幼虫的滞育更不稳定,一般仅表现为生长的短暂停滞和幼虫历期的相对延长。温度和光周期还可影响到幼虫的存活和性比。马尾松毛虫幼虫呈典型的浅滞育现象。正是由于这一特性,在环境条件的影响下,长江沿岸省份不同年份马尾松毛虫二、三代分化的比例才有较大的波动,这直接关系着当地的种群动态,也是当年当地高虫口区二代虫能否成灾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室内研究结果表明,拟水狼蛛对白背飞虱的捕食作用小于拟环纹豹蛛,两种狼蛛种内种间均存在干扰作用,且主要表现为残杀作用,狼蛛密度越高,干扰作用越大;拟环纹豹蛛对拟水狼蛛的残杀作用大于对其身的残杀作用,拟水狼蛛只存在自相残杀作用,对拟环纹豹蛛无残杀作用。  相似文献   
7.
为挖掘湿地松(Pinus elliottii)松脂合成相关的基因,对不同采脂期的木质部和针叶进行高通量转录组测序,与火炬松(Pinus taeda)参考基因组进行比对,共获得了68 211条unigenes,546 356 450条clean reads,平均比对率达90.21%。将不同时期木质部、木质部与针叶间进行两两对比,以P<0.05,|log2FoldChange|>1.0为标准来筛选差异基因,并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结果表明,参与萜类物质合成的差异基因有133个,其中大部分富集在MEP途径,从差异基因中挑选8个产脂相关的候选基因进行RT-qPCR验证,确定HMGR、DXS、TPS、ABC转运蛋白基因与产脂存在关联性。通过转录组测序与分析,挖掘出133个参与松脂萜类物质合成相关的差异基因,其中萜烯合酶基因(TPS)和ABC转运基因在正调控萜类物质合成中发挥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8.
苦楝果实活性物质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报道苦楝果实中的生物活性物质。发现果实的抽提物和单体化合物不仅具有防治作物害虫的作用,而且,还对植物有生长调节作用。通过生物活性鉴定结果表明:果实种仁的水抽提物对水稻早期萌动、发芽与秧苗的生长均有促进作用。其中,处理稻种第2天(48h),其发芽率比对照高出24.67%~42.86%;第4天秧苗的根长在1cm以上占56.5%~65.0%,而对照组只有15.5%。尤其是抽提液浓度在6000ppm时处理的稻种,测得生长10d的秧苗总长为对照的120.27%,胚根长为对照的121.54%;以及叶片中的叶绿素总含量比对照高8.5%。还证明了从果实中提取分离的几种三萜类化合物和在果实中发现的一种新化合物对苯二甲酸二甲酯,均对菜青虫有拒食和胃毒活性。  相似文献   
9.
本文记述寄生于贵州省丹寨县水牛瘤胃内同盘科腹袋亚科腹袋属内吸虫的一个新种,巨盘腹袋吸虫Gastrothylaxmagnadiscussp.nov.,简述了该属的简史,并将新种与该属已有的种类的主要特征列表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0.
褐稻虱翅型分化因子的探讨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正> 褐稻虱Nilaparvata Lugens Stl长翅型和短翅型终年随着环境条件的变化,相互交替发生,借以不断维持种的生存。实践证明,长翅型的大量产生,往往是迁飞(扩散)的征象,短翅型的数量激增,预兆着大发生的到来。说明它们在繁殖为害规律上各具有不同的生态特点。对于这两种翅型是在什么条件下产生的,它们的繁殖为害习性有何不同,以及如何应用翅型分化规律来提高褐稻虱的测报和防治效果,这些问题有深入研究的必要。鉴于上述情况,我们对翅型分化因子进行了一些初步探讨,现将所获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