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李剑  张浩辉  钱程  常学科  袁玉川  罗增阳 《动物学杂志》2022,57(2):299-299,315
2020年10月10日6:40时,在云南省大理州无量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南涧管护局凤凰山鸟类环志站环志点(100°19′47″E,24°53′58"N,海拔2360m)网捕到1只鸠鸽.该鸠鸽体型、形态与针尾绿鸠(Treron apicauda)雄鸟相似,但颈背部羽毛为灰绿色,翼上腕部具紫红色小斑块,腹部白色,尾下覆羽鲜黄...  相似文献   
2.
海南岛越冬水鸟资源状况调查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2003~2004年冬季,对海南岛沿海及其内陆湿地49个地点的越冬水鸟状况进行了全面调查,旨在为海南湿地的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记录到越冬水鸟6目10科,共67种。发现了6种海南的新记录,分别为白琵鹭(Platalea leucorodia)、鸳鸯(Aix galericulata)、针尾鸭(Anas acuta)、绿头鸭(A.platyrhynchos)、红腰杓鹬(Numenius madagoscariensis)和流苏鹬(Philomachus pugnax)。  相似文献   
3.
在与英国鸟类学家Dr.Roger Wilkinson,Dr.Simon Dowell,Ms.Mary Richardson对云南思茅鸟类进行考察期间,于2005年5月4日上午9时30分左右在思茅菜阳河保护区内距“树上人家”约3km处的高大乔木顶部,发现1只雄性蓝腰短尾鹦鹉(Psittinus cyanurus),为我国鸟类物种新记录。通过单筒望远镜观察,该鸟体长约为200mm,头顶淡蓝色,嘴红色,翅上覆羽绿色,尾短,胸、腹部在阳光的照射下色彩显得甚浅。据以往报道,蓝腰短尾鹦鹉分布于缅甸南部、泰国南部和西部、马来半岛、新加坡、苏门答腊和婆罗洲等地。蓝腰短尾鹦鹉迄今所知有3个亚种,指名亚种cyanurus分布广泛,而亚种pontius和abbotti则仅见于苏门答腊西部海面的零星岛屿。思茅所处位置与指名亚种的分布区相距甚远。鉴于只见到1只雄鸟,故有关蓝腰短尾鹦鹉野生种群在中国云南思茅地区的状况,尚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中国北回归线附近岛屿及沿海初夏鸟类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2001年6月8日至19日对位于北回归线附近的粤闽沿海岛屿及沿海湿地(东迄福建省南部的东山岛,西至广东省东部汕头地区的牛田洋湿地和南澳及其附近诸岛)进行鸟类调查,后又于2004年6月做了补充调查.共记录到鸟类77种,其中海岛鸟11种,湿地鸟25种,陆地鸟41种,包括国家一、二级保护种类分别为白腹军舰鸟Fregata andrewsi和岩鹭Egretta sacra.观察新增了10种以往未曾在该地区记录到的鸟类,首次记录到岩鹭在南澳及其附近诸岛的繁殖,再次印证了粉红燕鸥Sterna dougallii、黑枕燕鸥.Sterna sumatrana、褐翅燕鸥Sterna anaethetus和黑叉尾海燕Oceanodroma monorhis在该地区的繁殖记录.通过对比该地区一个多世纪以来鸟类记录(包括繁殖记录)的差异,探讨该地区鸟类区系的演替过程.  相似文献   
5.
虎斑夜鳽分布与亚群态势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世纪以来对虎斑夜鳽分布地点的新发现,表明该种从滨海到内陆漫布于中国长江以南广大地区,并向北渗透直逼东洋界北限秦岭-淮河一线;作者据此将各地的虎斑夜鳽初划为11个亚群,提出目前该种存有3个相对健康而稳定的亚群,即黄山-天目山亚群、南岭亚群和广西亚群,且每个亚群的分布范围均至少不会小于5000km2,其中以黄山-天目山亚群的记录由历史至现今相对最为长久而完整,进而提出今后在上述诸亚群范围之外还会有新的发现.文中指出,尽管近期对虎斑夜鳽分布状况有了新认识,目前仍可视该种的受胁等级为濒危.  相似文献   
6.
中华秋沙鸭在中国的近期越冬分布与数量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中华秋沙鸭(Mergus squamatus)以往在我国广有越冬记录,但分布点零散,且多为小群或零星个体,很少在同一地点见到10只以上的个体记录。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个别地点虽发现有中华秋沙鸭的越冬群体,但缺少持续性观察结果。21世纪初在赣东北的弋阳、婺源相继发现中华秋沙鸭的较大越冬群,总数量至少超过100只,且数量和分布地点相对保持稳定。两地记录到的最大数量分别超过该种全球总量的1%,应当加强保护。  相似文献   
7.
新疆鸟类环志与回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鸣  Pau J.LEADER  Geoff J.CAREY  Barry WILLIAMS 《动物学研究》2002,23(2):105-105,106,112,135
2001年8月与14-26日在新疆阿勒泰,吐鲁番的8个环志地点进行了秋际鸟类环志工作。环志鸟类233只,约33种,多以莺亚科(Sylviinae)和鸫亚科(Turdinae)的种类为主。其中的新疆歌鸲(Luscinia sp.)等17种鸟类均属于中国首次环志种类,占环志种数的53%。  相似文献   
8.
在与英国鸟类学家Dr.Roger Wilkinson,Dr.Si mon Dowell,Ms.Mary Richardson对云南思茅鸟类进行考察期间,于2005年5月4日上午9时30分左右在思茅菜阳河保护区内距“树上人家”约3km处的高大乔木顶部,发现1只雄性蓝腰短尾鹦鹉(Psittinus cyanurus),为我国鸟类物种新记录。通过单筒望远镜观察,该鸟体长约为200mm,头顶淡蓝色,嘴红色,翅上覆羽绿色,尾短,胸、腹部在阳光的照射下色彩显得甚浅。据以往报道,蓝腰短尾鹦鹉分布于缅甸南部、泰国南部和西部、马来半岛、新加坡、苏门答腊和婆罗洲等地。蓝腰短尾鹦鹉迄今所知有3个亚种,指名亚种cyanur…  相似文献   
9.
帕米尔古称“葱岭”,多野葱,是中亚高山汇集之地,地质上称之为“帕米尔结”。2 0 0 4年5月8~2 3日,香港观鸟会一行9人由会长林超英先生率领,在新疆南部(环绕塔里木盆地)考察和观鸟,记录13 8种野鸟。5月18~19日,在帕米尔高原首次记录到纵纹角(Otusbrucei)、长脚秧鸡(Crexcre  相似文献   
10.
2007年4-5月间,笔者在中国河北省乐亭县祥云岛林场及香港特别行政区蒲台岛分别记录到红胸姬鹟(Ficedula parva),为中国鸟类物种新记录。红胸姬鹟和F.albicilla原为红喉姬鹟(F.parva)的两个亚种,近年来很多著者依据形态、鸣声、分子等证据,认为两者应为在古北界异域分布(allopatric)的对种(semispecies)。本文亦就两者的鉴定特征和野外辨识要点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