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摘要 目的:探索组蛋白H3K27me3甲基转移酶EZH2在人脂肪瘤、高分化脂肪肉瘤和去分化脂肪肉瘤的表达情况及EZH2酶活性小分子抑制剂GSK126对人脂肪肉瘤细胞系SW872的影响,并初步探索其可能机制。方法:筛选脂肪瘤、高分化脂肪肉瘤和去分化脂肪肉瘤患者术后活检标本共计23例,其中脂肪瘤7例,高分化脂肪肉瘤9例,去分化脂肪肉瘤7例,制成组织芯片,免疫组化染色检测EZH2的蛋白表达情况。体外培养SW872 脂肪肉瘤细胞系,采用CCK-8 法检测不同浓度GSK126对细胞生存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Realtime PCR法检测细胞的凋亡与抗凋亡(Caspase-1、Caspase-3、Caspase-7、Caspase-9、Bcl-2、Bag-3)、血管生成(VEGF-α)、干性(CD133、CD44、CD24)相关基因的表达,Western blot 检测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Bip和ATF4蛋白的表达量。结果:EZH2在去分化脂肪肉瘤的表达高于高分化脂肪肉瘤,在良性脂肪瘤中的阳性表达少见(均P<0.05)。EZH2酶活性抑制剂GSK126对SW872 细胞的存活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给药后细胞凋亡率增加(P<0.05),凋亡相关基因Caspase-1、Caspase-3、Caspase-7、Caspase-9均表达增强(均P<0.05),血管生成基因VEGF-?琢表达降低(P<0.01),干性基因CD133表达降低(P<0.01),其余基因表达无明显差别。GSK126组的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Bip和ATF4蛋白的表达增加。结论:EZH2蛋白表达量与脂肪肉瘤细胞分化程度呈负相关,EZH2有望成为脂肪肉瘤的生物学标志物及恶性程度标志物。EZH2抑制剂可能成为脂肪肉瘤潜在的化疗药物,可能通过增强内质网应激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去卵巢对小鼠肠道菌群和血脂的影响。方法 12只10周龄C57BL/6小鼠随机分为2组:假手术组(SHAM组)和去卵巢组(OVX组),每组6只,进行12周的喂养。每2周测定小鼠体质量,12周后测肝脏指数、血清三酰甘油水平和游离脂肪酸水平,小肠进行病理学检查,收集小鼠粪便并在Illumina MiSeq测序平台进行16S rRNA基因测序检测。结果与SHAM组相比,OVX组小鼠体质量、肝脏指数、血清三酰甘油水平和游离脂肪酸水平明显增加(t=4.745,t=15.090,t=11.140,t=4.038,均P0.01)。与SHAM组相比,OVX组小鼠肠道Shannon Wiener指数明显降低(t=4.520,P0.01);在SMB53属(P=0.001)、拟杆菌属(P=0.017)、优杆菌属(P=0.018)、粪球菌属(P=0.019)、赖氨酸芽胞杆菌属(P=0.020)的丰度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去卵巢小鼠血脂升高和肠道菌群失衡,提示肠道菌群可能是预防和治疗雌激素缺乏后脂质代谢异常的潜在靶点。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探讨祛毒汤联合红光照射治疗促进湿热下注型低位单纯性肛瘘患者术后创面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西安市中医医院肛肠科2019年12月至2022年12月期间收治的116例湿热下注型低位单纯性肛瘘患者分为观察组(58例,红光照射、祛毒汤熏洗、常规治疗)和对照组(58例,红光照射、常规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创面愈合情况、血清炎症因子、血清生长因子变化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创面愈合率更高,创面愈合时间更短,临床总有效率更高(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观察组同时间点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创面渗出评分、创面肉芽生长情况评分更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更低,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表皮生长因子(EGF)、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更高(P<0.05)。结论:祛毒汤联合红光照射治疗可促进湿热下注型低位单纯性肛瘘患者术后创面愈合,可调节炎症因子和生长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明确血管活性肠肽(VIP)对脑缺血后血清S100β的影响,探讨VIP的神经保护机制.方法:在SD大鼠侧脑室内注射VIP后,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诱导建立暂时性局部脑缺血模型,双抗夹心ELISA检测血清中S100β的含量.结果:注射VIP后大鼠脑缺血后1天和3天血清S100β含量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而7天血清S100β含量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VIP能明显减少脑缺血后早期血清中S100β的含量,可能是其神经保护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
嗜热微生物包括中度嗜热微生物和极端嗜热微生物,主要栖息于热泉、火山口、海底热液喷口、高温反应器以及工厂高温废水排放区等自然或人为产生的高温环境中。它们可以生活在40-80°C、甚至更高的温度中,其中有些具备嗜酸性及特殊的代谢类型,在高温生物冶金过程中具有应用潜力。高温生物冶金较传统中温生物冶金更具优势,其能浸出某些难处理矿、解决浸矿过程的钝化问题,以及提高浸出效率等,目前已引起了生物冶金工业的重视。本文概述了应用于生物冶金的主要嗜热微生物的生理特点、耐热机制以及对铁、铜和砷等离子的耐受机制,进一步介绍了嗜热微生物在高温生物冶金中的发展及应用。  相似文献   
6.
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再生是神经科学中令人关注的研究领域,胚胎发育的任何障碍均可能发生畸形及疾病。因此,了解其发育过程对预防先天畸形非常重要。本研究通过对人胚发育过程中大脑皮质神经细胞及突触超微结构变化的研究,探讨神经发育,了解先天性神经系统疾病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拟采用收集的3、4、5、6、7月不同胎龄的大脑组织标本,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探讨血清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及可溶性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sRAGE)与急性脑梗死后出血性转化(hemorrhagic transformation,HT)的相关性。方法:将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我院诊治的131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纳入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是否出现出血性转化将其分为HT组及NHT组,比较两组患者AGEs、sRAGE等实验室指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对影响急性脑梗死出血性转化的因素进行分析,并采用Pearson相关模型对血清中AGEs水平与sRAGE水平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HT组患者合并糖尿病史、心房颤动病史比例、脑栓塞比例、梗死面积、采用抗凝治疗比例及血清中IL-1β、TNF-α、AGEs水平明显高于NHT组(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示大梗死面积、高IL-1β、TNF-α及AGEs水平是患者出现急性脑梗死后出血性转换的保护因素(OR=0.625, 0.832, 0.874, 0.708;均P<0.05),而无抗凝治疗、高sRAGE则是患者出现急性脑梗死后出血性转换的危险因素(OR=10.901, 1.004;均P<0.05);相关性分析示血清中sRAGE水平与AGEs、IL-1β及TNF-α水平呈明显负相关(ρ=-0.852,-0.828,-0.826;均P<0.05)。结论:血清AGEs是急性脑梗死患者出现出血性转化的危险因素,而sRAGE则是保护因素,sRAGE可能通过抑制RAGE与AGEs结合,从而减少释放炎症介质,减轻血管损伤,降低HT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探讨香草醛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I)的神经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参考Rice-Vannucci方法建立HIBI大鼠模型。HIBI大鼠建模后立即腹腔注射20 mg/kg(HIBI+20Van组)或40 mg/kg(HIBI+40Van组)的香草醛,每隔12 h给药,连续7 d。然后评估大鼠的神经行为及脑组织中IL-1β、IL-6和TNF-α的水平。对BV2小胶质细胞进行氧糖剥夺/复氧(OGD/R)处理,并用20 μM香草醛培养。通过Western blot及免疫荧光检测HMGB1、NF-κB p65、SIRT1、MyD88和TLR4的表达水平。通过乳酸脱氢酶(LDH)释放测定试剂盒测定用不同BV2细胞培养基处理的原代神经元的LDH释放。结果:与HIBI组比较,HIBI+20Van组和HIBI+50Van组新生大鼠的前肢悬吊时间和旷场得分均升高,脑组织中的IL-1β、IL-6和TNF-α的水平均降低。香草醛均升高了HIBI大鼠和OGD/R处理的BV2细胞质中的SIRT1的表达水平,降低了TLR4、MyD88和HMGB1的表达水平及细胞核中NF-κB p65的表达水平(P<0.05)。香草醛降低了原代神经元的LDH释放量(P<0.05)。结论:香草醛通过调节SIRT1/HMGB1/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抑制HIBI引起的神经炎症,从而提高HIBI大鼠的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维生素C(VC)联合替莫唑胺(TMZ)对胶质瘤细胞活力的毒性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在体外条件下培养人胶质瘤细胞BMG-1和SHG44细胞,设对照组(不施加VC与TMZ)、TMZ组(0.2 mmol/L)、VC(0.5 mmol/L)+TMZ(0.2 mmol/L)组,TMZ(0.2 mmol/L TMZ)+U0126(10 μmol/L)组,每组实验重复3次。采用MTT实验检测细胞生存率;流式细胞术和Annexin V-FITC/PI染色检测细胞凋亡情况; ROS检测试剂盒检测活性氧簇(ROS)水平, Western blot检测与凋亡、自噬及ERK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TMZ组胶质瘤细胞的存活率显著下降(P<0.05)。与TMZ组比较,VC+TMZ组胶质细胞瘤细胞的存活率显著下降(P<0.01),VC+TMZ组中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且Bax、Cleaved caspase-3及Cleaved PARP蛋白表达显著增加,Bcl-2表达显著降低,而ROS水平及细胞自噬率显著降低,LC3-II/LC3-1表达显著降低,p62表达显著增加(P均<0.05)。同时,联用可降低BMG-1和SHG44细胞中的p-ERK1/2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且提高细胞凋亡率(P均<0.05)。结论:VC联合TMZ能够增强对胶质瘤细胞的毒性,而这一作用是通过ERK信号通路来促进细胞凋亡并抑制替莫唑胺所介导的自噬作用。  相似文献   
10.
医学微生物学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医学微生物学是医学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学生覆盖面广,实用性强。医学微生物学课程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是立德树人的根本举措,同时也能提升教学效果。要开展课程思政教学,不仅应该提高教师自身的思政教育能力,同时还要注重思政教学团队的建设。本文详细列举了医学微生物学课程中开展思政教学的一些案例,借此对医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引领,从而培养他们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社会公德及良好的职业道德,增强他们的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提升爱国主义情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