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
目的:研究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炎症粘膜中IL-6及IL-23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4月到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60例,根据Sutherland疾病活动指数分为轻度组(11例)、中度组(19例)、重度组(14例)、缓解期组(16例),另选健康志愿者20名为对照组。分别检测各组粘膜细胞因子IL-6及IL-23的表达水平。结果:轻度组、中度组及重度组患者的IL-6和IL-23表达水平逐渐增高,显著高于缓解期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缓解期组患者IL-23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IL-6表达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IL-6和IL-23在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生与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其表达能够反应溃疡性结肠炎的炎性程度。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探讨改良Papineau植骨术与抗生素磷酸钙骨水泥局部填塞治疗牵张成骨技术使用中并发Ceirny III型骨髓炎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3年1月到2015年4月采用改良Papineau植骨术与抗生素磷酸钙骨水泥局部填塞治疗牵张成骨技术并发Ceirny III型骨髓炎17例。A组6例,采用清创后磷酸钙骨水泥5 mL混合0.5 g万古霉素粉剂清创后填塞治疗。B组11例,采用改良Papineau植骨术,即清创后,按5 mL体积松质骨混合0.5 g万古霉素粉剂,清创后植入缺损部位。两组病例术后均行封闭负压吸引(VAC)治疗7天。随访病人局部疼痛缓解情况,皮肤红肿表现、窦道愈合情况、骨缺损部位骨愈合情况以及术后复发情况来判定疗效并比较分析。结果:17例病人术后随访12~20个月。A组全部病例术后2~3周局部炎症消退,创口愈合,定期检测血白细胞计数(WBC)、血沉(ESR)和C反应蛋白(CRP)均下降至正常,2例再未出现感染征象,4例病人于术后3 ~10周再次出现渗液,局部皮肤发红,ESR、CRP进行性升高表现。再次给与清创,换药治疗后逐渐愈合,随访再无渗液出现。B组病人11例,创口2~3周内全部愈合,定期检测WBC、ESR和CRP均下降至正常。随访未见复发。结论:抗生素负荷磷酸钙骨水泥在牵张成骨技术治疗后并发Ceirny III型骨髓炎时,虽有效果,但复发率较高,改良Papineau植骨术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酪酸梭菌活菌胶囊(阿泰宁)联合美沙拉嗪治疗复发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疗效,分析其卫生经济学价值。方法将129例复发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其中A组64例患者给予酪酸梭菌活菌胶囊联合美沙拉嗪进行治疗,B组65例患者只给予美沙拉嗪,两组患者均治疗8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应答率、临床缓解率及成本效果比。结果 A组的临床缓解率及应答率分别为76.56%、95.31%,均明显高于B组的40.00%、69.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成本效果比为2 842.6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 139.50,达到单位效果时,A组可以节约成本296.81元。随访12个月后,A组复发率为9.37%,B组的复发率为40.00%,复发率降低了4.27倍,A组比B组人均节约复发治疗费用386.40元。结论酪酸梭菌活菌胶囊联合美沙拉嗪治疗可以明显提高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且具有很好的成本效果比,是一种有效、经济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回顾性分析带腓肠肌腱膜的腓肠神经营养皮瓣修复KuwadeⅣ型跟腱缺损的临床病例,探讨其手术注意事项及治疗经验。方法:总结2008年5月-2013年8月收治的KuwadeⅣ型跟腱缺损19例,应用带腓肠肌腱膜的腓肠神经营养皮瓣进行一期修复。7例为新鲜损伤,12例为陈旧性缺损。19例跟腱缺损均伴有皮肤及软组织坏死,皮肤缺损范围为4.0 cm×6.0 cm-6.0cm×12.0 cm,跟腱缺损长度为5-9 cm,术中皮瓣切取范围为6.0 cm×5.5 cm-12.0 cm×8.0cm,腓肠腱膜切取范围5.5 cm×6.0cm-10.0 cm×6.0 cm;供区游离植皮修复。客观性评价指标包括关节跖屈、背伸动度及形态学,主观性评价采用AOFAS评分。结果:术后17例跟腱功能重建良好,2例感染控制不良,跟腱移植体部分坏死。皮瓣完全成活13例,创面Ⅰ期愈合。2例术后6天皮瓣远端表皮坏死,经换药后愈合。2例术后10天皮瓣远端部分坏死,经局部皮瓣移位修复愈合,2例感染控制不良者,皮瓣未愈合,移植跟腱部分坏死,经再次清创后,行阔筋膜条修复术,局部皮瓣移位修复。术后19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8个月。术后皮瓣略臃肿,但不影响穿鞋,行走功能恢复良好,术后1年AOFAS评分平均80.31分。结论:带腓肠肌腱膜的腓肠神经营养皮瓣用于治疗KuwadeⅣ型跟腱缺损,可以同时修复皮肤及跟腱缺损,是一种较为理想的一期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参苓白术散联合美沙拉嗪治疗脾胃气虚型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及对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脾胃气虚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美沙拉嗪口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参苓白术散口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血清细胞因子的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Sutherland DAI评分均获得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IL-17、IL-23及TNF-α水平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苓白术散联合美沙拉嗪对脾胃气虚型溃疡性结肠炎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能够改善患者血清细胞因子的水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