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生长休止蛋白7(Gas7)在成年大鼠关节软骨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雄性SD大鼠(3个月、12个月)各12只。取膝关节和股骨上端关节部分,经脱钙石蜡包埋并切片,采用HE染色和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检测各关节软骨组织中Gas7的表达及其定位。结果关节软骨切线层与移行层Gas7的表达呈现强阳性,而在辐射层及软骨钙化层则弱阳性或阴性。结论Gas7在成年大鼠关节软骨各层细胞的表达不同,可能与各层软骨细胞的生长发育及代谢状况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骨肉瘤中AKT和PTEN表达的意义及其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48例骨肉瘤、15例骨软骨瘤标本中AKT、PTEN表达的阳性细胞。结果AKT的阳性表达率在骨肉瘤中为87.5%,在骨软骨瘤中为33.3%,两者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PTEN的阳性表达率在骨肉瘤中为41.7%,在骨软骨瘤中为86.7%,两者差异显著(P<0.01);在骨肉瘤中,AKT与PTEN呈负相关(r=-0.453,P<0.05)。AKT蛋白表达在有肿瘤复发、肺转移的骨肉瘤中的表达高于无复发及无肺转移的骨肉瘤(P<0.05),而PTEN则相反(P<0.05)。两者的表达均与年龄、性别、肿瘤的大小无关(P>0.05)。结论AKT蛋白的表达在骨肉瘤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PTEN则可抑制这一作用过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Nucleostemin(NS)在大鼠骨髓基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诱导分化中的机制及作用。方法取4~6周龄雄性SD大鼠两侧股骨、胫骨骨髓基质细胞,原代及传代培养。取第3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别用普通和矿化培养基培养,通过相差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生长、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碱性磷酸酶和茜素红钙染色了解成骨活性。免疫组化SABC法及免疫荧光法检测NS在细胞中的表达情况,比较NS分别在普通培养基和成骨细胞诱导培养基作用下的表达情况。结果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矿化培养基诱导下其NS的表达较普通培养基培养下的表达明显减弱,且呈时间依赖性衰减。成骨细胞的NS表达则为阴性。在矿化液作用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诱导为成骨细胞。MTT显示矿化液培养细胞生长潜伏期长,对数生长期较对照组延长。结论NS作为核干细胞因子,在干细胞中和某些肿瘤细胞中表达丰富。细胞分化后,其表达明显减少。因此,NS很可能作为大鼠基质干细胞是否具有潜在分化能力的标志性因子。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阿司匹林对去势(卵巢切除)大鼠腰椎骨密度及微观结构的影响。方法:取48只3月龄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6组:去势组(OVX组)、对照组(Sham组)及4个阿司匹林治疗组(Aspirin组),每组8只。OVX组及Aspirin组采用卵巢切除法建立骨质疏松模型。去势后1周,阿司匹林治疗组剂量分别为2.25、4.46、8.92及26.75 mg/kg(A1、A2、A3及A4组),每天灌胃一次,OVX组及Sham组予同等量生理盐水灌胃。灌胃3个月后处死,剖取腰椎椎体,以双能X线吸收骨密度测量仪(DXA)和Micro-CT进行测量分析。结果:DXA分析结果显示:阿司匹林各剂量组BMD值较OVX组有统计学差异(P<0.01)。Micro-CT分析表明:与OVX组比较,阿司匹林各剂量组BV/TV、Tb.Th、Tb.N、BMD均显著性提高(P<0.01),BS/BV、Tb.Sp显著性降低(P<0.01),阿司匹林各剂量组BV/TV、BS/BV、Tb.Th、Tb.N、Tb.Sp、BMD与Sham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阿司匹林可以改善去势大鼠骨小梁结构,增加骨质密度,对去势大鼠骨质疏松具有防治作用,其作用途径可能包括抑制骨吸收和刺激骨形成两方面。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Nucleostemin(NS)和p53上调凋亡调控因子(P53 up-regulated modulator of apoptosis,PUMA)在骨肉瘤中的表达。探讨其表达与骨肉瘤的病理分型,临床外科分期的关系。方法收集30例骨肉瘤患者手术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这组标本中NS和PUMA的表达,应用图像分析系统测量其阳性表达的平均光密度值。结果 1.NS蛋白定位于细胞核,NS在骨肉瘤组表达高于骨软骨瘤组(P<0.05),在骨肉瘤组随Ennking分期的递增而增加(P<0.05),NS的表达与骨肉瘤的病理分型无关(P>0.05)。2.PUMA定位于细胞质,在骨肉瘤组表达明显低于骨软骨瘤组(P<0.05),其表达与骨肉瘤Ennking分期和病理分型无关(P>0.05)。结论 NS和PUMA在骨肉瘤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某些调节因子对骨组织老化过程的影响,方法: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大鼠骨组织骨形态发生蛋白(BMP)和细胞转录调节基因蛋白c-fos的表达和相互关系,以及BMP和c-fos蛋白表达的年龄关性变化。结果青年和老年大鼠股骨组织周围骨膜下的成骨细胞以及骨组织中的某些骨细胞BMP和c-fos蛋白呈阳性表达。而老年大鼠骨组织中,BMP和c-fos蛋白的表达明显下降。结论:老年大鼠BMP和c-fos蛋白的增龄性表达变化。可能会影响老年时期大鼠骨组织的形成和改建过程。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探讨改良Papineau植骨术与抗生素磷酸钙骨水泥局部填塞治疗牵张成骨技术使用中并发Ceirny III型骨髓炎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3年1月到2015年4月采用改良Papineau植骨术与抗生素磷酸钙骨水泥局部填塞治疗牵张成骨技术并发Ceirny III型骨髓炎17例。A组6例,采用清创后磷酸钙骨水泥5 mL混合0.5 g万古霉素粉剂清创后填塞治疗。B组11例,采用改良Papineau植骨术,即清创后,按5 mL体积松质骨混合0.5 g万古霉素粉剂,清创后植入缺损部位。两组病例术后均行封闭负压吸引(VAC)治疗7天。随访病人局部疼痛缓解情况,皮肤红肿表现、窦道愈合情况、骨缺损部位骨愈合情况以及术后复发情况来判定疗效并比较分析。结果:17例病人术后随访12~20个月。A组全部病例术后2~3周局部炎症消退,创口愈合,定期检测血白细胞计数(WBC)、血沉(ESR)和C反应蛋白(CRP)均下降至正常,2例再未出现感染征象,4例病人于术后3 ~10周再次出现渗液,局部皮肤发红,ESR、CRP进行性升高表现。再次给与清创,换药治疗后逐渐愈合,随访再无渗液出现。B组病人11例,创口2~3周内全部愈合,定期检测WBC、ESR和CRP均下降至正常。随访未见复发。结论:抗生素负荷磷酸钙骨水泥在牵张成骨技术治疗后并发Ceirny III型骨髓炎时,虽有效果,但复发率较高,改良Papineau植骨术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回顾性分析带腓肠肌腱膜的腓肠神经营养皮瓣修复KuwadeⅣ型跟腱缺损的临床病例,探讨其手术注意事项及治疗经验。方法:总结2008年5月-2013年8月收治的KuwadeⅣ型跟腱缺损19例,应用带腓肠肌腱膜的腓肠神经营养皮瓣进行一期修复。7例为新鲜损伤,12例为陈旧性缺损。19例跟腱缺损均伴有皮肤及软组织坏死,皮肤缺损范围为4.0 cm×6.0 cm-6.0cm×12.0 cm,跟腱缺损长度为5-9 cm,术中皮瓣切取范围为6.0 cm×5.5 cm-12.0 cm×8.0cm,腓肠腱膜切取范围5.5 cm×6.0cm-10.0 cm×6.0 cm;供区游离植皮修复。客观性评价指标包括关节跖屈、背伸动度及形态学,主观性评价采用AOFAS评分。结果:术后17例跟腱功能重建良好,2例感染控制不良,跟腱移植体部分坏死。皮瓣完全成活13例,创面Ⅰ期愈合。2例术后6天皮瓣远端表皮坏死,经换药后愈合。2例术后10天皮瓣远端部分坏死,经局部皮瓣移位修复愈合,2例感染控制不良者,皮瓣未愈合,移植跟腱部分坏死,经再次清创后,行阔筋膜条修复术,局部皮瓣移位修复。术后19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8个月。术后皮瓣略臃肿,但不影响穿鞋,行走功能恢复良好,术后1年AOFAS评分平均80.31分。结论:带腓肠肌腱膜的腓肠神经营养皮瓣用于治疗KuwadeⅣ型跟腱缺损,可以同时修复皮肤及跟腱缺损,是一种较为理想的一期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