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0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5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使用吸量管度量液体样品,尤其在大量重复取样或溶液分装,或处理腐蚀性、有毒样品时,效率低,而且不安全。使用吸球较安全,但效率仍无法提高。用配液器高工效,但价格较贵,且量程局限,配套性较差。我们用实验室常规器具制成一种宽量程配液器,仍使用各规格吸量管,提高了工效。现将制作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观察减数分裂的材料很多。在动物材料中,蝗虫精子形成中的减数分裂是比较好的材料。蝗虫染色体数目较少(雄性2n=23,×0;雌性2n=24,××),染色体较大,易于观察。在同一玻片标本上能同时观察减数分裂各期的染色体,还可观察有丝分裂过程及精子的变态过程。其方法简介如下: (一)取材蝗虫雌雄个体易于区别,一般雄体成虫较小,其腹部末端如船尾状,雌体较大,腹部末端分叉。捕捉成体雄蝗,活体取其精巢。先将翅及附肢从基部剪去,沿腹  相似文献   
3.
肽聚糖、磷壁酸、脂多糖是细菌细胞壁的主要结构物质,了解这些物质的合成过程,对于阐明细胞壁与细胞膜之间的关系,阐明某些抗生素的作用机制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简要介绍上述几种物质生物合成过程以及某些抗生素对肽聚糖合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水螅是生活在溪水中的腔肠动物,是动物学教学中的代表动物之一.水螅有雌雄同体与雌雄异体两种类型,大部分种类为雌雄异体,只有少数水螅为雌雄同体。对于雌雄异体的水螅,它们的性别表型是由间质细胞决定的,还是由体壁细胞决定的呢?关于这个问题,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理查德·坎贝尔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坎贝尔做这个实验选用的水螅是雌雄异体的褐水螅(H·OLigactis)。他把雄性水螅和雌性水螅分别培养,使它们进行出芽生殖.实验前把它们产生的芽体再培养6周以上,以保证每个水螅个体大、出芽率高。从这些水螅中选出一部分制备“上皮水螅”,一部分用做供体水螅.实验主要分以下几步.  相似文献   
5.
不同苗龄的尾穗苋黄化苗对10 min,15Wm~(-2)白光的反应能力不同。光诱导的苋红素合成始于播种后第 20h,至50h合成能力最大,82h以后幼苗对短时光照的反应能力趋于消失。苋红素合成的滞后期为3h,光处理后18h色素积累达到高峰。光调节苋红素合成符合红光—远红光可逆诱导反应等两个基本模式,确证光敏色素参与调控苋红素合成.  相似文献   
6.
蓝光诱导的苋红素合成—隐花色素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蓝光对尾穗苋黄化苗苋红素的合成有明显的诱导效应.不同苗龄的幼苗对蓝光的敏感性不同:萌发22小时起开始合成苋红素,42小时达到高峰,92小时后趋向消失.苋红素合成带后期为3—4小时,蓝光诱导18小时后色素积累进入饱和期.吸收蓝光的隐花色素和吸收红光的光敏色素有协同调节作用.红光预处理能增强其后的光诱导效应,蓝光预处理抑制种子的萌发.隐花色素可能是黄素类物质.  相似文献   
7.
链孢囊放线菌及其相关菌的数值分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链孢囊菌属的28株放线菌和4株气丝可形成孢囊的放线菌进行了形态、生理生化特性、生长条件、抗生素敏感性、抗菌谱等107项试验测定。根据Ssm相似性系数及平均链锁聚类方式,借助于电子计算机对这些菌株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11株国际公认的链孢囊菌属的标准菌和一株已知的链孢囊菌与供试未知菌,在59%的水平上归为一群。通过数值分类把所比较的菌株在77%水平上区分为不同的表观群,为进一步的分子分类学研究和种的鉴定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原生质体诱变选育无孢平菇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紫外线照射紫孢侧耳(Pleurotus sapidus)双核菌丝原生质体,再生后筛选生长势好的菌株, 通过出菇试验得到了生产性状与紫孢侧耳一致的无孢和少孢平菇新品种。Abstract: This paper reported isolation and regeneration of the dikaryocyte protoplasts from Pleurotus sapidus, and the protoplasts were treated by U.V-irradiation for selection spore less mutants.  相似文献   
9.
电击法介导的紫孢侧耳原生质体转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使用基因脉冲导入仪成功地将糙皮侧耳DNA导入紫孢侧耳单核原生质体内,获得了具有"锁状联合”特征的双核转化菌株T1,和T2。转化率为8.2×10-5,转化比为3.6%。酯酶同I酶分析结果表明,转化菌株除具有受体菌的酶带外,还存在供体菌的酶带,由此证明转化菌株确为紫孢侧耳和糙皮侧耳DNA重组的产物。转化菌株子实体形态也发生了变化。两菌株子实体均不释放孢子;T1。菌柄中生,T2成熟子实体菌盖中部易长出菌丝。  相似文献   
10.
花生接种根瘤菌有明显的增产效果,但是在老种植区,由于土壤中存有大量的根瘤菌,人工接菌效果不佳。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选育竞争力与感染力强和固氮效率高的菌株。本文主要报道,用抗药标记法选育优良菌株和鉴定人工接种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