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选定多个阶段小鼠卵巢进行切片染色和生殖细胞计数统计等分析,以发现该阶段小鼠卵巢的发育特点。结果显示在胚胎发育第12.5 d的生殖嵴中,大部分的生殖细胞正进行有丝分裂增殖,并以生殖包囊的形式存在;在出生后第2 d的小鼠卵巢中,有大量紧密接触的原始卵泡,表明生殖包囊刚完成重组形成原始卵泡;在第5 d的小鼠卵巢中,原始卵泡仍占有大部分比例,但也有大量的初级卵泡处于发育之中;在出生后第10 d的卵巢中同时有原始卵泡、初级卵泡和次级卵泡的发育;老年小鼠(16个月大)卵巢中已基本没有卵母细胞。  相似文献   
2.
《生命科学研究》2017,(3):228-232
辅助生殖技术(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ART)在给广大不孕不育患者带来福音的同时,也带来了男女出生性别比的失衡,相关影响因素有待研究分析。通过收集并分析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接受ART治疗并成功分娩4 635个新生儿的3 462个周期患者的临床资料发现,ICSI组与IVF组比较,活产男婴比例没有统计学差异(P=0.07),但PESA/TESA-ICSI组出生男婴比例较IVF组显著降低(P=0.036);同时,移植囊胚期胚胎出生的男婴比例要显著高于移植卵裂期胚胎的男婴比例(P=0.005)。进一步的分层卡方检验结果显示,除去授精方式的影响,移植胚胎期别仍然可以影响出生婴儿的性别比(P=0.021)。但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以上因素均不能构成独立预测因素。上述结果表明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周期中,移植囊胚期胚胎可显著增加男婴出生比例,而PESA/TESA-ICSI授精方式则会显著降低男婴出生比例。  相似文献   
3.
基因编辑技术极大地提高了对基因组靶位点精确修改的效率。人类早期胚胎发育的特异性和目前报道的上万种遗传突变的修复必要性使得基因编辑技术在人生殖细胞中的应用成为必然。对人生殖细胞基因编辑是一个新的领域,涉及到伦理的考虑。因此,这既是个科学问题,同时也是个社会问题。现综述基因编辑技术在人类生殖细胞应用的伦理之争和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激活处理对人未受精卵子和早期胚胎三磷酸腺苷(ATP)含量影响。方法:收集辅助生殖治疗周期中体外受精(IVF)以及单精子卵母细胞浆内注射(ICSI)时的未受精卵子(包括GV期、MⅠ期、MⅡ期卵母细胞),以及早期胚胎(2-cell、4-cell胚胎),采用生物化学发光法测定在未处理和进行激活处理后的ATP含量。结果:1未处理的GV期、MⅠ期、MⅡ期卵子和2-cell、4-cell期胚胎的ATP含量分别为1.14±0.15、1.41±0.14、1.45±0.12、1.61±0.25、2.05±0.23 pmol,激活处理后GV期、MⅠ期、MⅡ期卵子和2-cell、4-cell期胚胎的ATP含量分别为1.60±0.17、1.86±0.25、2.06±0.38、2.26±0.53、2.55±0.46 pmol;2激活处理后GV期、MⅠ期卵子的ATP含量显著性高于未处理组(P0.05)。结论:人GV期、MⅠ期、MⅡ期卵子和2-cell、4-cell期胚胎中ATP含量逐渐增加;经激活处理后,仅GV期、MⅠ期卵子的ATP含量有显著性变化。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